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十佳示范校。近年来,该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党建铸魂、文化浸润、实践锻炼等措施,深入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场域,使民族文化在民族中学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需要重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民族文化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对"主课"的影响;二是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资源饱和度问题;三是民族文化课程的实施效果。研究认为,在现有基础上改善民族文化课程,国家层面积极开发课程,以及对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是长远高效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第二代民族政策"说是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提出的观点,其思想主要是推行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交融一体化和国家认同的政策等,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方面推行具体的民族政策,即在政治上以"去标签化"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策略,"取消民族优惠政策"等;在经济上促进各民族的经济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各民族经济联系的纽带;在文化上对各民族的文化进行整合,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等;在社会上推进"各民族混居杂居",主张"制度性通婚","取消民族学校"等。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实现民族平等,笔者以湘西州花垣县民族文化进校园为研究样本,围绕其素质教育这一主阵地和重要载体,就该县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现状、成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并提出了加快花垣县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根据该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自2009年开始,在全省民族中小学校开展了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了揭示此项活动的意义,在我们对宣恩县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此项活动实施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深刻内涵方面,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形式,强调交往的强度与广度;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内容,强调交流的精度与深度;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交际效果,强调交融的效度与限度。在结构样态方面,有本体结构、外延结构和总体结构之分。其中,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间的协同与共生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本体结构;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联结与整合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外延结构;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统领的“1+2+3+4+5”上下贯通的衔接与联动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总体结构。在理论特质方面,主要包含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四个方面,这为更好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静 《民族研究》2004,(6):10-19
民族认知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类依靠认知来认识客观世界 ,依靠认知有选择地收集周围世界的信息 ,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和不同经验、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或民族群体中的人 ,其认知必定受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制约 ,从而表现出独特的认知特点。研究民族的认知特点可以从民族认知框架、认知选择性及认知方式等心理维度入手。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对民族认知结构进行跨文化的诠释 ,研究各民族在认知及其结构方面的特点 ,探讨导致这些特点差异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及历史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民族数学是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深入探讨了"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与数学思想、民族数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实践、关注民族文化价值"等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民族数学进入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可能,也为我国民族数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2002年开始,一些中小学为了把民族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开展了一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为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以松桃苗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对象,对全县进行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云齐  郭立亚 《民族学刊》2022,13(5):100-107, 141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超越技能”的认识论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于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理论批判了“离身”特征的认识论,强调认知源于“身体体验”,重建了体育的认识论意义,阐释了体育认识论价值的实现机制。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体育路径包括:以“参与性”为出发点,选择共享度高和实施性强的项目进校园;以“情境性”为切入点,打造身体感知和文化历史结合的体育课;以“互动性”为着力点,构建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的学习共同体;以“生成性”为落脚点,树立技能表现与动态发展融合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顺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湖北省近年来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了以“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此,省民宗委、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工作标准,并采取了典型示范、培训骨干等方式,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推动了此项活动实践水平的提高。这项活动,弥补了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传承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凸显了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互嵌"是在民族交往联系中,民族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结互动或者某个民族的社会联结镶嵌于其他民族中,在内涵上具有物质形式和精神文化两个维度的意涵,物质形式方面如互嵌式社区建设,而民族互嵌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在推进民族互嵌工作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意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时期针对回族所采取的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践中的成功典型。陕甘宁边区时期回族政策出炉的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历史逻辑是党长期以来的民族观认知实践,现实逻辑来自陕甘宁边区"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复杂局面。陕甘宁边区中共回族政策的实践内容包括政治上实施民主政治,提高回族政治权利;经济上着力发展生产,提高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上帮助回族发展教育及尊重回族群众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陕甘宁边区时期中共回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观照下的实践创新,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现代化思想,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族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在增进各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知、培育中华文化认同和实现中华文化自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文化共生理论视角,中华文化根植于多民族文化共生,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创新的结晶。这一从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到共生性的中华文化,并最终指向共同性的中华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层次,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学生由中华文化认知内化为中华文化认同,最终外化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塑造行为自觉。因此,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贯穿于学校中华文化教育的始终,包括开展共生性文化认知教育,增进文化自觉;深化交融性文化情感教育,增强文化认同;强化规范性文化实践教育,实现文化自为。  相似文献   

15.
201中5年5月10日,由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以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主办的第三届藏文化节在该校学术会堂开幕。活动以“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旨在发挥学校宣传民族团结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校园。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具有多重属性,既表现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政治问题,还表现为文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可能认为是"政治化"或"文化化".民族问题的"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方面是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进步和共同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红岩寺镇民族小学创办于1935年,有着“鄂西窗口学校”的美誉。学校现有6个年级、24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名。近年来,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与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恩施州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浅谈少数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使一些民族学校更具有活力,但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校陷入了困境。本文从充分认识民族学校教育在经济建设和民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民族学校变成特色学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增强民族学校的活动等五个方面指出了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创新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在不同时期都有许多重要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载体,包括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中国梦"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繁荣进步等各个方面。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保障了我国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民族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生态特征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生态是指民族文化各要素之间以及民族文化与其所处民族生境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存在是维护民族稳态延续的根本动力.民族文化生态应包含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少数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不断地应对民族生境时,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态,要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准确认知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特征,这样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