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是50多个民族共同创建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曾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毛泽东选集》合订本499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同甘苦、共患难,为开发广阔的国土,建设祖国,反对国内外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共同洒下了血汗,贡献了各自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的事业和长期共同的劳动、生活、斗争,把各族人民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培育了亲密团结的优良传统。数千年的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证明,统一和团结是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我们党和国家一贯主张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裉本利益。赵紫阳  相似文献   

2.
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达四千余年的民族交往过程中,逐渐组成一个民族大家庭。造成中华民族牢固结合的成因中,有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文化教育,宗教信仰诸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在共同发展历史中所孕育出来的共同感情。有清一代,在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下,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在进行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沟通和加深。在共同开发祖国边疆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并肩劳动,共同生息繁衍,感情日趋融洽,形成互助互爱的兄弟民族关系。尤其是近百年来,蒙汶各族人民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及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民族关系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维护祖国  相似文献   

3.
十七世幻四十年代,清朝贵族侵入关内开始建立其残酷的民族牢狱统治后,曾遇到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坚强反抗。1647年,广东人民和国内许多地方的人民一样,在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王兴、赖其肖等领导下,也掀起过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毛主席说:“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来解除这种压迫”。广东人民的抗清斗争,正是具有这种反侵略、反奴役的性质,因此有加以探索的必要。本文拟就当时形势与广东人民抗清斗争所起的作用以及几个领导人物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以备史学界进一步研究上述诸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时期”.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深重,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有的少数民族解放前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残余形式.我国少数民族这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这种差距只能在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消除解决.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我们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方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改革.逐步解决了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这样,使原来许多发展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跨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发展阶段,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既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四十多年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十分正确的论断。自周秦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人民民主专政和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 1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形成的。现阶段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钓共同繁荣,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战,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国内民族压迫制度,结束了近  相似文献   

7.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三十八个少数民族成份。全省总人口74,419,054人,少数民族四十一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千分之五点五。其中以回族为最多,有三十九万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为发展山东的历史和文化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长期的反压迫、抗外侮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亲密关系。一、山东回族的分布状况目前,山东省回族人口约占全国回族人口7,219,352的百分之五点四。其中约三分之二居  相似文献   

8.
“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的结果,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表述。它深刻地揭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利益所在。因此,“两个离不开”是正确处理今天民族关系的思想武器,是对各族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维护和发展“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两种表  相似文献   

9.
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领导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中,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则是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并在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加以发展,是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对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完成统一的四化大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发展规律和民族问题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制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以此作为做好民族工作,处理民族关系,发展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行动指南。因此,向各族人民宣传马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区,在这里很早就居住着壮、汉等十多个民族,他们披荆斩棘,共同开发着祖国美丽的南疆。近代以来,他们都受帝、官、封的压迫和剥削,相同的遭遇和命运,使他们携起手来反对共同的敌人,特别是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了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今天,广西被人们公认为全国民族关系最好的省区之一,这固然是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认真的贯彻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与近代以来良好的民族关系分不开。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的传统,使广西友好的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为广西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由于跨界民族使我国的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特点,因而它直接影响到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跨界民族问题也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和组织干涉我国内政,阻挠我国和平发展的主要借口,直接影响我国和平崛起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从和平崛起战略的高度重视解决跨界民族问题,尤其是加大跨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18 4 0年鸦片战争以来 ,在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复兴而奋斗的 16 0年中 ,有 80年的时间是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在 80年的奋斗历程中 ,为中华民族开拓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这就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由各民族共同参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同缔造多民族共有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外驱逐帝国主义势力以实现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独立 ,对内推翻阶级压迫以实现国内各民族间的政治平等 ;在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的条件下 ,通过全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相互支援 ,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传于世的民族文献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文献,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民族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振兴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具有现实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维护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其基础是各民族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这些共同利益是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坚实基础.文章以中华民族共同利益视角,探析构建新疆各民族和谐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寻找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和谐关系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它的成立是内蒙古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统一祖国的大家庭内,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走民族解放斗争道路的必然结果。这条道路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使各民族获得解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运用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成果和贡献,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认识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不仅创立了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领导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使各民族走上了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二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十分重视内蒙古的民族问题,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未放松过对内蒙古革命斗争的领导,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内蒙古革命的顺利发展。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一系列关于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政策,就没有蒙古民族的解放,没有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斗争的胜利,也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的大国。辽阔的国土,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精神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之所以能如此,是同各族人民历来的友好交往分不开的。下面仅就文化上的交流谈点个人看法。 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产生于经济基础。有了经济关系,才发生文化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也就不平衡。发展程度较低的民族,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提高本民族的发展程度,只好向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争取平衡。其方法:一为掠夺,二为交流。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以来的民族史研究,已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诸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期的民族关系等,仍有讨论的空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