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凯歌 《可乐》2011,(4):64-64
上海无疑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地方。无数的高楼拔地而起,无数的人群涌八城市,无数的灯光照亮夜空,无数的梦想在这里受到时代的检阅。无论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城市的历史多么久远,今天,它才真正实现了光荣的绽放。不仅在上海,  相似文献   

2.
《女人世界》2008,(8):11-11
“梦想”最古老而又最年青;“梦想”最遥远而又最贴近;“梦想”最伟大而又最细小;2008说得最多的时尚话题也许莫过于2008奥运梦想,中国梦想,2008北京奥运令世界人们万众瞩目,百年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天就要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莱布尼茨的设想似乎为人类建造巴别塔重新树立了信心。后继逻辑学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奋斗不已,这个梦想在弗雷格那里得到了实现吗?基于莱布尼茨和弗雷格的关于“普遍语言”和“概念文字”的思想和工作,尝试对这个问题做一个探索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青春总是怀揣梦想。南京是座千年古城,同样也是梦想之城。自古以来,南京就是年轻人孕育梦想,实现梦想的圣地。这里的激情,将为“青奥”孕育最辉煌的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5.
《百姓生活》2012,(5):I0001-I0001
世界卫生组织曾向全世界声明,如有哪个人能攻克癌症,就为他塑一尊“半身金像”。这一声明曾在全世界医务界引起轰动。无数个学者、专家都梦想着能为自己塑个半身金像。  相似文献   

6.
在某种程度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梦想并非真正的“美国梦”,而是歪曲变质了的“美国梦”。他的梦想缺乏传统美国梦实现的客观条件,这也就决定了他梦幻必然破灭的最终结局。他的梦脱离了现实,甚至与现实相悖,这是他的梦想与美国梦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7.
“美国梦”一直是美国作家所探究的一个主题。在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中,这个主题贯穿整个故事:女主人公嘉莉抱着发迹的梦来到了城市,她经过一番努力成为了纽约红极一时的舞台明星,她似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故事的末尾她还是坐在摇椅上不停地摇,似乎还在寻找自己的梦想。本文通过阐释主人公对“美国梦”的追求与实现和梦想的破灭,分析梦想成真的偶然性和非道德性,并且通分析这样一个特殊的“美国梦”的追随者,来暗示“美国梦”的虚幻性和幻想破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漂浮海上的梦想。邮轮的兴盛,或许就是因为它使这无数流浪的梦想变成了真切的现实,并且使这个本来可能充满艰辛的梦想实现得精彩迭出。  相似文献   

9.
陆建华 《今日南国》2009,(22):36-36
这是一个什么人物呢?林煌,一个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于福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的人。他从小好强,勇敢,充满了梦想。一点也不像他父母的性格,从8岁开始独立生活,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时间过得飞快,他长大成人,充满了勇气,为了实现梦想,当过兵,创过业、打过工,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而他却越挫越勇。  相似文献   

10.
周芬 《成才与就业》2013,(15):58-59
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是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标志。从一开始步入社会的懵惜懂懂、跌跌撞撞,一路走到现在,我不是一个成功的“菜乌”,但我始终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有梦想的“莱鸟”。不论我的梦想多么不切实际、遥不可及,但我依然坚信,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投了很多份简历,参加了很多场面试,不为别的,只因为梦想不能将就。  相似文献   

11.
凯文 《21世纪》2010,(11):66-66
在“中国热”的大潮中,不少西方年轻人前往中国寻找工作。甚至,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最佳乐园”。  相似文献   

12.
梦想家     
台湾《梦骑士》广告一出,哭倒一片。这是一支引起情感共鸣的广告,更是一次引发情感共鸣的事件营销,唤起普罗大众重新审视“梦想”。毫无疑问,它是成功的。关于“梦想”这个词,听起来已渐觉疲乏。自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一系列以“梦想”为名的节目、广告、选秀活动蜂拥而出.好像全国都冠”梦想”姓。似乎进入“梦想”大家族.就能麻雀变凤凰.平淡晦涩的生活即刻就七彩无穷了。那么请问,什么是“梦想”?  相似文献   

13.
慢生活     
醒狮 《社区》2012,(5):50-51
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大丁业时代的座右铭,曾影响了整个世界,激励了无数人化身为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为了梦想,日夜运转不息。“快、快、再快一些!”如此的催促声似乎已成为人们内心不得不面对的声音。自大工业时代以来.对速度的崇拜推动着快文化成为一种霸权,使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时间的奴隶。“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慢》一书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2,(2):30-31
[引子] 城市意味着财富与机会,城市意味着自由与文明。城市的先进令人羡慕,城市的繁华充满诱惑,“进城”成了无数农民的梦想。 因此,当改革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冲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当户籍制度的紧箍咒有所松动,当中央文件用一个个“可以”、“允许”开启了城市之门,农民便义无反顾地、堂而皇之地吹响了进城的号角。从  相似文献   

15.
《成才与就业》2023,(2):18-19
有这样一群青年,以兴趣爱好为指引,积极发挥创意,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向外拓展,实现成长与蜕变。他们会学习也会“玩”,把“小梦想”变成“大世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把兴趣爱好“玩”出了新花样?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梦”的深入认识思考,有赖于准确把握“梦想”和“空想”的异同。本文从审视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出发,通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从而对“中国梦”的成功实现的现实条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追梦的距离     
“如果梦想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晓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这是范玮琪的歌,也是每个追梦人的歌。 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浸泡了每个追梦人的心血,有时是美好的青春,有时甚至是生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家的女孩,因一次意外而深爱上了登山运动,从此便抛弃了一切荣华富贵,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她从小有一个“蓝天”梦,然而上天却给了她女儿身,在这个行业“潜规则”的排挤下,她抛弃梦想另觅未来。然而,阴差阳错中她与曾经的梦想越走越近,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一名人人艳羡的“空姐”。眼看和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却又隔着一道现实的鸿沟,在又一次机会降临时她甚至放弃升职机会再次为梦想拼搏……  相似文献   

19.
科技火炬     
星期六到了,我的爸爸妈妈随着拥挤的人群,来到体育馆看我—“一名光荣的火炬手”。现在已经三十一岁的我,举着奥运火炬“天龙”站在银光闪闪的台上,想想二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梦想。现在,它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陈婷 《阅读与作文》2009,(12):11-11
走进高三,我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了曾经的闲情逸致。但是,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什么叫付出与回报。走进高三.我没有东坡“成败任西东”的豁达,也没有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但我却要以东坡那种“西北望,射天狼”的飒爽英姿,去实现我多年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