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父亲的生日     
叶炳昌 《社区》2005,(9):57-57
对于父亲的生日,我的脑中概念很淡。如今,我们兄妹6人早已先后为人父母,再过三五年,父亲恐怕就能抱上孙子,但他准确的生日是何时?他从未向我们透露过,我只是隐约从母亲的口中探知是农历四月初,与释迦牟尼的生日相近。所以,我们兄妹从来都是为母亲张罗生日,念叨父亲的生日却很少。1996年,父亲退休后,携母亲来广州小住。我便与三弟相商,为父亲过个生日。母亲节前的一天,我们在宾馆定了两桌席,既为父亲祝寿,又可庆贺母亲节,让为子女操劳了半辈子的父母开开心。那天,当有象征父亲生肖图案和美好祝愿的蛋糕上桌了,《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反复奏响…  相似文献   

2.
小兵 《社区》2001,(3):51-51
我们家有私房五间,都在我父亲名下。我们家就父母和我三口人,前不久,我父亲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父亲去世后,母亲决定把那五间私房改到我的名下。请问,怎样才能把房子改到我名下呢?  相似文献   

3.
苏东 《百姓生活》2012,(7):67-67
我的父母都是部队南下干部。1949年春,父亲17岁时从山西逃壮丁来到北京参加了解放军。入伍后,他在部队担任过文书、连队指导员。部队南下后驻扎在广东省汕头市。母亲是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岁入伍,到部队文工团,后来随军南下,转业到汕头市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母亲在广播电台工作时,经常要去部队采访,所以认识了父亲。他们1964年结婚,当时父亲32岁,母亲23岁,3年后有了我,后来又有了弟弟。“文革”前,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  相似文献   

4.
蒋元明 《新天地》2017,(8):18-19
我的老家在重庆远郊歇马场,现在叫歇马镇. 父亲退休后,每天的生活主要是坐茶馆.母亲也从农村搬到镇上与父亲住在一起,但她主要忙着为儿女们带孩子,待到最后一个孙子都上学读书了,才算"退休".我们兄妹5人,下一代8个.我常说,母亲用背篓背大儿孙两代人,恩重如山. 那段时间应当是父母最开心的日子.父亲每月的退休金全归自己掌控,想吃肉吃蛋自己买就是;母亲每月也能从儿女们那里收到孝敬钱.  相似文献   

5.
周玉文 《老友》2011,(8):31-31
编辑同志:我家兄弟二人。我哥哥于1979年考进大学,毕业后进入省城一家大型国企,任工程师。而我一直在农村老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居住在父母所有的5间房屋内。1988年。母亲因病去世;1990年初,父亲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父亲死亡后,我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父母所有的5间房屋内。  相似文献   

6.
何伟良 《今日南国》2014,(12):32-32
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地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地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称我是任弼时的大女儿,其实我排行老四。我父母共生了我们九个子女,有五个不是夭折,就是寄存在老乡家中没找回来。我是1931年3月出生的。那时我的父母在上海搞地下工作,后来中央政治局决定派我的父亲到中央苏区工作。父亲走后7天,我降生了,后因向忠发叛变,出卖了我的母亲陈琮英。不到一百天的我,随母亲被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在狱中,我的母亲死不承认是共产党员,一口咬定是农村妇女,后经“互济会”出面营救,母亲抱着我出狱了。这时,党中央安排我母亲去中央苏区工作,母亲怕我太小影响工作,就把我送回湖南农村老家,直到1946年我15岁时,…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的感情很好。可近几年,人越老越孩子气,常常因一件小事红脸。几年前,我在部队被选改为士官不久,母亲就吵着让父亲到部队看看我,顺便到南方城市转转,说看到他在家里晃悠就烦;而父亲却叫母亲到部队探亲,到我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也好,说听到她唠叨就生气。  相似文献   

9.
灵丹妙药     
姚剑 《老友》2011,(5):40-40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渐渐不如从前了,而我们兄妹三人却都在城里安了家,父母固守着乡下的几间旧房子,说啥也不愿进城来。我们兄妹三人拗不过父母,只好平时多汇点钱回去,叫两位老人多注意保养身体。但从去年开始,母亲就开始不断地给我们打电话。  相似文献   

10.
听父母聊天     
小时候,父母把我们都安顿好,两人舒服地靠在床两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说到高兴的事,两人失声笑起来,猛然想起睡着的我们,悄声说:“小声点,别吵醒孩子们.”有时,我假装睡着了,听父母笑,我也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父母就笑骂:“还不赶紧睡,明天还上学呢.” 说到家里面临的难处,父母会相对叹息几声,最后,父亲安慰母亲:“总会有办法的.” 父母聊了几十年,总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著名女抒情诗人隆福曰:“在皓月旁边,繁星失去了光彩,银光遍照着,是这样无所不在。”           年少有志 2004 年2 月9 日,一个春光流彩的日子,我们来到欧阳月娇女士家中采访。主人童年时代的坎坷经历,其贫穷和辛酸,让人想起了“山穷水尽疑无路”这句古诗。 欧阳女士1946年生於大马,祖籍广东顺德人,是父母离乡背井下“南洋”,才落脚於斯的。穷归穷,但“我的根在中国”,她对家乡一片情深。如今父母已过世,但儿时虽家贫记忆则犹新。 父亲两个家,她为大母亲所生,八个女孩二个男孩,甚至不能糊口。父亲“不让女孩读书”如一盆…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孔子言“父母在,不远游”之原因,学界未有定论。通过对春秋时期自然、社会条件之恶劣的论述,认为“父母在,不远游”乃孔子知晓其弟子求学之艰辛后发出的感叹与告诫,并指出注重自身安危,不让父母担忧即为孝亲观念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3.
邓全生 《老友》2013,(11):44-44
称呼父亲为“果树迷”,是因为父亲对果树特别着迷,栽种的果树品种多、果实个头大、果实味道甜。我偶尔回家乡,村子里的同辈们见到我就会说:“还是你父亲有本事,凡是赶集就有水果卖。”长辈们更是夸我父亲比年轻人还能干,笑说我父母都不用我们兄妹赡养了。  相似文献   

14.
编读连线     
《人生与伴侣》2006,(3):68-69
祝“新养生”更上一层楼 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们爱“新养生”,这是我们一家五口人的心里话,每期的杂志一到,我80岁的父亲、70岁的母亲和16岁的女儿,还有我和妻子都想先睹为快,因此常常是你争我夺,结果是女儿眼明手快,让她捷足先登,通过长期的拜读,我们对“新养生”的感觉是实在、实用、贴近生活,就像一款美味佳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大饱口福。  相似文献   

15.
亲情难舍     
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员,那时在我们镇上算是个文化人,可不知为什么,她和母亲老是吵架。我13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异,15岁便随母亲背井离乡。一直以来,我痛恨父亲,恨他对母亲、对子女的无情。离家一年后的我,再见到父亲时,我们竟无语,当我离开父亲时,父亲送了我  相似文献   

16.
孔子所鼓吹的对祖先、父母遵奉不违的“孝道”是维护与固巩奴隶制度的重要手段。他为此宣扬的什么“父母在,不远游”的伦理观念一直被反动统治阶级捧为做人的“正道”,神圣不可踰越的“信条”,成为欺骗、奴役劳动群众而巩固其反动统治的一根精神支柱。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更是孔子思想的狂热鼓  相似文献   

17.
父母都是年过花甲的人了,小时候的印象中,他们一直有些磕磕碰碰。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聊天,才知道母亲过去对自己的婚姻是不满意的。由于家里缺丁,外公想招个上门女婿好传宗接代。而父亲家弟兄多,十分贫穷,就进了外公家的门做了上门女婿。所以,我们兄妹是在外公家长大的。当时,母亲有个从小和她青梅竹马的意中人,可惜是个独子,无法满足外公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下厨房     
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是位从北京来到山区,奉献了一辈子、被组织上授予“山区人民的好公仆”的基层领导干部,但谁也不晓得父亲还是位精通煎炒煮炸的掌勺“厨师”。 其实,有关父亲“下厨”的经历以前连我也很少见。他经常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兄妹的生活和学习,一切“后勤工作”主要靠姥姥和当教师的母亲来完成。然而父亲是一个干啥都要干出个名堂的人。他管林业,当地的林业工作能在全省受表彰;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亲     
母亲今年78岁。她1940年参加革命,有50多年的党龄,老人家对党的感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母亲,什么慈祥、家事上的忍辱负重、挑灯夜补,都与她无缘。我们兄妹六人,除大哥外,都有奶母。在我这个小女儿的记忆中,一直担任领导干部的母亲,无论工作繁忙与否,总是衣着笔挺,表情严肃。从母亲脸上很难找到那种宽厚仁慈的“母亲形象”。所以,我们兄妹几个小时候在母亲面前总是很拘谨。那  相似文献   

20.
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在回答如何做到“孝”时提出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论断。有人由此认为,孔子提倡的“愚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阻碍了子女的发展。本文试图诠释《论语》中孔子有关“孝”的思想,消除人们对其中“孝”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