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郭晓蓓 《唐都学刊》2011,27(3):38-41
当代中国,上海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符合一般人想象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尽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传口号早已不胫而走,妇孺皆知,但人们对城市的疑虑和担忧,也从未停止过。这不仅因为近年来在城市生活中,安全、健康、满足和幸福都让我们感觉渐行渐远,也因为现在的城市似乎只一门心思地要去成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大本营、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对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确是公认的,这就是:生活在那里的居民认为这是最适宜于自已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宜居城市的条件中既包含优美、整洁、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也包含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这也是人们的共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求我们必须在建设宜居城市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这里有最便捷的生活线条/最大胆的生活想法/最讲究的生活方式城市上空。因为酒店式公寓,让我们享受一种孤独、年轻、简洁。青岛最热门的年轻公寓。我们以楼盘顶层俯视的角度和周边资讯的消遣形式为读者捕捉最鲜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历史如人之血脉,在最深的地方流淌,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影响着天地万物;历史是一座城市的心灵归宿,即使在最迷茫、疲惫的时刻,也不会失去信心、迷失方向;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深厚的根基给了这座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以归属感和安全感,以最深沉的底气,在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有质量的!我们都是城市潮流生活方式的缔造者,我们拥有这个城市健康、活力之美的话语权,奥运的到来,也让我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美",关注和时尚、活力相关的生活品质,行动起来,选出你认可的"岛城最爱",让你我更时尚,让城市更美丽!  相似文献   

6.
心在城市,就要为它找到最理想的居所。居住的真谛,即是感知无上的空间舒适度,尽管"好"的标准见仁见智,但一些生理、心理和生活习惯上的科学标准是应该遵从的,我们在青岛楼市撒网,为你寻觅符合"黄金分割"的理想房型。  相似文献   

7.
城市与生活的关系构成城市意义研究的基本问题域,让生活更美好则是批判与建构城市意义的核心价值场.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对"怎么发展城市"已经创制了一系列实践典范和成功经验,但城市化进程中所滋生出来的、让生活变得更糟糕的城市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澄明人类究竟"为了什么发展城市"这一世界性的意义难题.我们应该以生活的名义叩问城市意义,展开"去生活化"的城市空间批判,倡导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理念规范和引领域市空间变迁的新型城市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城市个体户以它特有的经营手段、社会作用和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为社会学工作者,我们对城市个体户的生活方式极为关注。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城市个体户生活方式的特点,我们调查了哈尔滨市南岗区的88例个体户,方法是半结构式访谈法,样本是随机选取的。通过调查,我们对个体户这样一个突起的社会阶层及其生活方式特征——两重性有了比较切实的认识。我们发现。由于城市个体户在生活方式上所体现出来的两重性,使得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城市个体户又是一个统一体,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应该是统一的。就  相似文献   

9.
以下现象曾经司空见惯:年三十长途奔波赶着回家吃一顿年夜饭;平时舍不得化钱沾荤,盼着过年院子里琳琅满目挂着膀鱼腊肉,然后是大小医院肠道急症科爆满……。春节几千年来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然而,如今许多人感慨:似乎是少了点或根本没了旧时对“过年”的雀跃与期待。这是心理的成熟?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生活快捷的工作节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我们丧失了对美好气氛的感觉?是“洋节”登陆分流了我们对春节的关注?暂且不作回答,且看如下描述——有钱天天过年,人们对以往以“吃”为主的春节还有多…  相似文献   

10.
一朵蒲公英也可以落地生根,但往往会经过千飘万飘的过程,它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人们选房子同样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方水土超市、饭店、水果摊亲戚、朋友、邻居……这种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给人一种身份得到认同的"在场感"。这个"在场感"是你选择的房子和周边配套共同支撑的。不得不承认,作为根深蒂固的"城市动物",我们再也离不开购物、健身、饕餮、享乐等这些城市习惯,正是这种依赖感使我们对成熟的周边配套产生了深深的眷恋。让我们在3.15这个有点不同的日子里,共同走进青岛楼市,寻找最能给你"在场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一点点时髦来点缀。在青岛这个有着一百多年醇郁欧陆味道的城市,你得学会讲究……因此,我们特地制作这样一个专题,期待给你的生活添点佐料。  相似文献   

12.
刘潇 《青岛画报》2012,(3):16-27
2011年《财富》(中文版)推出的"中国最适宜退休城市调研"中,青岛仅次于杭州、成都,位列第三.同时青岛在幸福感最高、人文环境最好、城市与自然最和谐等榜单中均排名第三,在生活品质最好城市排名中进入前五.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青岛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经济社会发展在许多方面再次取得了新的成就,众多亮点为我们这座城市增光添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3.
唯美水滴     
王凯 《青岛画报》2015,(1):70-71
开栏的话:元素源于生活,生活创造元素。我们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被各种元素包围着、簇拥着、环绕着,它们往往转瞬即逝,片刻的定格就是最宝贵的留念。20)14年,开办"一元素"栏目,意在用相机记录下生活中最细微而不可或缺的元素,放大这种元素之美,体味摄影的力量。水,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最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需要水,但我们却很少发现水的优雅与魅力。"滴嗒,滴嗒"水珠与水面撞击的一瞬,个个姿态各异、妖娆无比的"小精灵",便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水滴、水冠,甚至是漂亮的水花,争先恐后、千  相似文献   

14.
<正>"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国内文学艺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讲话被认为是新时期引导中国文艺创作的思想指南。也有媒体认为,这篇讲话基本阐释了习近平的当代文艺观。学习和解读这篇讲话,需要我们树立全局观、历史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的前进或者升级,会发生原有老城生活节奏变动。如今老的生活形态在全新思路下出场,老城区也因为慢活主义开始流行全球化,人们开始流连它的生活节拍和气氛。帆船之都青岛将在50年后成为亚洲知名大都市,这足以让你心生骄傲。也会让你内心留恋成为大城市之前老区生活的日子。火热的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已经被授予"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熟悉青岛逛街场景的人应该知道老城最热门最集中生活重点,那些老城老区现在将有青岛最潮流的年轻人来代言,真情留下在自己"地盘"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农民工们在城市工作,但是生了病就得回老家,这是把红利留在城市,成本摊在农村。"——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解释政策时称"手绢是最便宜的奢侈品,拿出来特给自己长面子,更重要的是这种面子会保护里子。"——在"政协委员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记者会上,白岩松说"我们的家长对我们期待有加,并为了成功而给我们施加了很多压力。压  相似文献   

17.
"5·12"的生死之门考验了全中国的应急反应能力,救灾、捐款、重建……一切都在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13亿人为离去的人们唏嘘悲痛之余,我们也在反思—假如危难来临,我们是否有应对突发灾难的能力?毕竟,灾难总是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发生,对于城市人尤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领女性,如果遇到火灾、车祸、台风……该如何逃生?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无疑,在灾难发生之前就掌握一些有效实用的逃生技能,是每个城市人的生存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正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是一座海内外瞩目的现代都市,林立高楼和溢彩景观,呈现着蓬勃向上的城市风貌;这也是一座绿树成荫、环境洁净的宜居之城,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日益显现健康和谐的独特魅力。蔚蓝之城青岛,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方向,高起点谋划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19.
龙建安 《探求》2002,(2):22-23
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一项基础工作 ,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 ,尤其是“三年一中变”工作的开展 ,东山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有了巨大的发展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文化气息日益浓厚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运行环境更趋完善 ,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也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建设和管理好城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增强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认识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人们从过去追求温饱转向追求高素质…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一个城区比喻成一个人,你会用不同的年龄和个性去感知城区的印象,城区也会因此变得生动。当我们把目光集焦在李沧区的时候,健康、阳光、朝气蓬勃、激情飞扬等等,这些形容青春的词汇,找到了惊人的契合度。不错,现在的李沧区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以昂扬的姿态,奔跑在梦想的路上。品质:理念与规划的特色角逐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大师彼得·霍尔说:"每个城市都应有其个性,让人只需置身其中,无需别人告诉就知道自己在哪。城市个性显示了城市的竞争优势,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城区亦是如此。彰显城区的个性和特色,首先是从规划理念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