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某自2007年3月开始在某公司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3月,刘某在上班时受伤,经鉴定构成残疾,刘某要求公司为其申报工伤,公司告诉刘某:“你和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没有劳动关系,不能申报工伤。”请问: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吗?在此种情况下能否申报工伤?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 申请人甲某于2007年10月到被申请人乙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甲某2007年的月工资为1200元,2008年的月工资为1400元。但2007年10月至2007年12月,乙公司以甲某处于试用期为由,按月工资1000元的标准为甲某发放了工资,2008年1月,甲某的工资调整为每月1400元。2008年9月,甲某因该公司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辞职,并要求乙公司补齐拖欠其2007年3个月的工资差额600元,并支付其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5,(5):102-102
请问.我1985年到一家建材公司工作,工作后一直遵守纪律且经常获公司的先进个人等荣誉。2002年,我因腰肌劳损,经常请假上医院。2003年5月的一天,我腰疼难忍,并伴有低烧,经医院检查,建议我休息20天,我便向单位请假,此时,单位正处于销售旺季,难以找人替代我的岗位,便以我的工作轻松,带病上班不要紧为由不予批假。我腰疼难当,在单位未批准情况下回家休息,休息20天后,因腰痛难忍,医院建议再休息10天,我再次向单位请假,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5,(6):103-104
请问:我于2003年8月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和总公司签订了一个用工协议,协议规定我必须在公司工作5年方能离开,否则必须每年支付1000元的培养费(共5000元),其实我在公司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2003年底,公司调我到下属公司工作,我又和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有限期一年,劳动合同中没有提到原协议的问题,但也有一条规定我仍然要在分公司工作5年(这一条超出了合同的期限)。2004年12月31日,我的合同到期。现在分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关闭,总公司要求我到其他部门工作,我认为该公司不适合我的发展,就不准备继续签劳动合同,请问,这种情况下我需要支付培养费吗?公司可以此扣留我的档案吗?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10,(5):44-44
问:我于2009年12月1日提出离职,注明工作至12月31日。公司文件规定,年终奖发放对象为12月31日在册员工。2010年1月18日,公司发文把计发年终奖的日期改为2010年1月8日在册的员工。请问我能拿到年终奖吗?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5,(9):101-102
请问:我原来在一家IT公司做业务员。2003年11月,我和公司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同我一同进公司的赵先生也是在这个期间与公司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但是我听说赵先生和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以后还拿到了一笔经济补偿金,为10000元。我找到公司经理,提出了疑问,要求也要给自己经济补偿金。但公司经理却拒绝了我的要求,说我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没有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并且我们双方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谁也没有违约,  相似文献   

7.
问:我因工作失误面临被辞退。我的劳动合同截止日期是2009年12月31日.但直到2010年2月底公司仍未与我续签合同。如果公司要与我先补签合同再辞退我,我能否拒绝补签?  相似文献   

8.
案例内容 CW司是一家大型生产企业,公司实力雄厚,发展态势良好。在2004年年初,公司在招聘会上经过几轮筛选,最终确定了10名新员工。这10名新员工收到录用通知时都非常激动,其原因之一是C公司是一家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企业,能进入这样的大公司无疑是每个人的向往;原因之二,公司在招聘之初就向所有人说明,这次招聘的新员工将安排三个月的海外培训,了解发达国家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学成归来后,将被公司安排从事新项目的研发工作,该项目将是公司在未来几年内的获利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5,(8):102-102
案情简介:中日合资的某广告艺术公司,主要从事广告制作、室内外装饰、承办国内外展览等业务,李某于1991年5月1日应聘到公司主持市场部工作,并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公司为其配置了传呼机,出资送其参加汽车驾驶培训,并提供大发汽车一部供其使用。1992年8月,又送其到日本培训3个月,当时签订了培训协议,规定李某在研修后两年内不能辞职。李某回国后为公司仅仅服务半年,即辞职到另一家广告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公司多次与李某通过各种途径接触,但他始终回避违约责任问题,交接工作也未积极配合,造成公司多种业务工作陷入混乱,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李扬 《人才瞭望》2010,(4):43-43
申请人:甲公司。 被申请人:乙某,男,25岁,原系甲公司职工。 案情简介:乙某2006年7月经招聘到甲公司设计室从事钢板仓设计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6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乙某已熟练掌握钢板仓设计技术.并于2007年由甲公司出资参加了专业性脱产培训.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  相似文献   

11.
段莉 《人才瞭望》2005,(9):26-27
一、问题的提出(一)A公司的困扰 A公司于1999年在纺织服装行业初具规模,短短几年中,依靠核心成员的不懈努力,主营业务大幅提升,从而积累了较为坚实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目前其公司总部人数约50人,全年出口创汇额已全面超过2000万美元,应属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并已酝酿明确产权制度。虽然业务量蒸蒸日上,公司人员与规模也日渐增加和扩大,但近期,经营者们愈发受到“人”的不良现象困扰,内部管理日显吃力。  相似文献   

12.
《人才瞭望》2005,(8):101-101
案情简介:郑某于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单位出资派其到国外公司学习,培训费用为12967.5元。回国后,郑即从事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国产化开发工作。1992年3月,郑与单位签订了为期11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至2003年3月终止。根据合同约定,单位出资培训过的技术人员服务年限不得少于10年。  相似文献   

13.
回扣故事     
我收过回扣,而且非常多。在当时相当于我10年的收入,大概是10万多元,那是在1998年,那时我年薪是18000元。当时我在现在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长天集团的前身施贝尔公司任最底层的职位——网管。月薪1500元。负责给公司的电脑擦擦灰、杀杀毒、连个网线啥的。公司高手如云,每个人都是月薪万八千,我就这么每天灰头土脸地工作着。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高某2002年由原厂破产重组到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工作。2009年4月17日,高某因认为公司发放工装收费不合理,煽动工人罢工,致使企业连续停工停产三天。2009年9月25日,公司以高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对高某作出除名决定。高某不服,要求:一是撤销公司决定。二是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该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的双倍工资,以此向仲裁委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5.
案例背景 XX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福建省百强重点骨干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利税300强企业、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省级文明单位。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公司确立了“重品牌、重人才、重创新”的三重战略,并在分配制度上对公司基层经营者实行了模拟年薪制。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5,(8):31-32
网星公司成立于1994年,经营手机的开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项目,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5,(9):104-104
案情简介:从1995年3月,某饮食娱乐有限公司7名员工就公司与他们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问题,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衰退。许多企业因此效益下滑,纷纷减产停产。但是有一个人,不但没有减产,反而扩大了生产规模。2008年底,他独排众议,投资一千万美元,从意大利引进了一条全球最先进的纽扣生产线。2009年2月,又投资两千万美元引进了另外两条生产线。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错,短短半年时间,他生产的纽扣市场占有份额就从55%上升到85%,公司盈利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在歌德堡创立了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经过此后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沃尔沃一跃而成为北欧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 沃尔沃一直被瑞典人视为民族品牌,更是瑞典现代工业的象征,而且因它的安全性能优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  相似文献   

20.
方园 《人才瞭望》2010,(2):47-47
案情: 2008年7月,王妃受雇于一家产品销售公司任业务员。2009年2月,经她联系,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并按约定将货物发给了对方。但事后经多次催要,对方却一直未付所欠16万元货款。近日,公司要求王妃个人支付货款及利息,理由是公司的《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货款由经办业务员负责催收,如在约定期限届满后1个季度内未收回,则转为业务员个人债务,由业务员垫付并承担逾期付款的利息。"公司认为,她在应聘时并没有对此规定提出异议,应视为已经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