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清初康熙盛世诗坛上,山左诗人冯廷櫆自觉远离王士禛主盟的神韵主流诗风,其诗歌创作独具风貌,具有清警绝俗,风格超峻的特色,显现了康熙盛世诗人的疏离心态,成为盛世诗坛中的变徵之音。冯氏卓异诗风的形成来自其转益多师的诗学崇尚,他上继建安、六朝,近学唐、宋诗人,融合唐宋,诗学思想敢于独标一格;其诗歌既有怀才不遇的嵚崎胸臆吐露,也充满了迈古骇今的奇情险语,而其中吏隐金门的山林清趣的抒发,则"皭然出风埃之表",成为清初诗坛风格多样化的注释。  相似文献   

2.
活跃于清初顺治时代京城诗坛,被称为“京师三大家”的王铎、薛所蕴、刘正宗三位诗人,对清初京城后进的金台诗人群体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顺治末年至康熙初期的“燕台七子”“海内八家”“金台十子”等新兴金台诗人,多有受其教诲与提携者.  相似文献   

3.
权德舆在中唐诗坛上的地位——兼评《权德舆诗集》●郝润华中唐是唐代诗歌异常活跃的一个时代,诗人层出不穷,诗风各异其趣,最值得后人研究。论中唐诗歌成就,一般认为只有两个时期可称誉,第一个时期大历诗人独统诗坛,诗称“大历体”,其诗风清新闲雅,代表了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陆游、杨万里诗坛地位的考索,以觇知南宋诗风趋向;从诗学观念、统绪意识、政治影响、子嗣绍继等方面探讨陆、杨不同地位之成因;复就陆、杨往还文字揭示其真实关系.本文认为杨万里具有强烈的"统绪"意识,专精锐意于变革创新,诗风易于效法,在当时的影响力较陆游为巨;陆游则"统绪"意识淡薄,萦心系怀于家国时事,诗歌抒写恢复之志,效法者少,加以仕途蹭蹬,故未能转移风会,是一位"孤独"的诗人.  相似文献   

5.
徐祝林 《唐都学刊》2012,28(1):11-13
初唐时期,当宫廷诗人用绮靡艳丽诗风点缀风雅之时,诗坛上相继崛起了锐意改革、位卑而名著的青年诗人“四杰”。他们在诗坛上首先树起了改革的大纛,拓宽了诗歌的题材,从市井宫苑走向大漠风光,从咏花草树木走向唱响人生情感的主旋律,使诗歌真正担负起了讴歌现实生活的使命。从“四杰”诗歌魅力价值的现时律、延时律、永时律等三个层面加以诠释,可以窥视其审美价值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初江南故宋之地,其诗风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宋末诗风的延续,江湖诗风占据主流的位置。其原因则与蒙元统治的逐渐稳固、遗民心态的淡退、江湖诗人群体的依然存在,以及诗歌的发展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因素有关。其诗风则表现为形式上的偶俪熟俗、风格上的流丽清圆,以及空疏无学、矫激任气,这样一种风气,直到延祐开科取士、诗风崇雅,才有了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在宋初诗坛因循前人之际,西昆诗人奋意出新,一洗诗坛芜鄙之习,以西昆体雅丽典重的风采耸动天下.其诗作在"于唐却近"的风貌之下,实际上却具有强烈的互文色彩而不离宋调畛域.尽管曾饱受"挦撦"的指责,但西昆体在诗学发展史上实具重要意义.修纂类书的共同经历强化了勾稽文本、编排改造的书写方式对西昆诗人创作思维的影响,喜欢"检阅书册"的李商隐成为他们在书写理念方面的异代知音.在西昆诗人手中,互文书写方式真正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自觉性创作手法.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自足结构,在与他种文本交互渗透、经纬编织的过程中,诗歌的意义与韵味向多维角度播散,从而具有深度广阔的释读空间,使诗作在审美特质上与唐音拉开了距离.其互文手法的多样化更为宋调形成提供了形式技巧方面的丰富借鉴,成为宋诗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清别集提要在评价清初文人及其作品的同时,也体现出了馆臣对清初文学图景的建构。四库馆臣在建构清初文学图景时,不仅极力彰显清初文学与明代文学的异质性,更在反驳明代文学的基础上力图勾勒出一幅以学问为根柢、风格醇雅的盛世文学图景,并以王士禛“神韵说”为清代诗学特色形成的标志。四库馆臣以此建构起来的清初文学具有明显的缺陷,如遗民、贰臣群体中重要人物的缺席,明清文学继承性关系的主观割裂等,这是典型的以政教统摄文学的官方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9.
《明昌辞人雅制》与赵秉文的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达科 《学术交流》2006,(5):144-151
《明昌辞人雅制》是金代重要作家、文学批评家赵秉文编辑的一部大定末和章宗时期的诗作总集,已亡佚。以是其诗学史意义和价值历来为人们所忽略。明昌诗坛流行的清脱、风雅、尖新、浮艳、圆成诸诗体,前两者均为“明昌辞人”所创。他们的创作代表当时诗坛的主流和健康方向,为金诗中后期反思宋诗流弊、倡扬宗唐复古的思潮和南渡后诗风全面转变的先导。《明昌辞人雅制》是赵秉文诗学思想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赵氏力图反拨当时尖新浮艳诗风的结晶和总结金代前、中期诗师法苏、黄的利弊之产物,标志着赵秉文诗学思想走向成熟和趋于定型。  相似文献   

10.
刘昕华 《唐都学刊》2003,19(3):29-33
20世纪80年代前期,西部"新边塞诗群"以其强劲的冲力雄起于新时期诗坛,其豪放激越、粗犷强悍的"新边塞"诗风给新时期诗坛灌注了一种全新的活力,也引领了人们热烈的目光.一时间,周涛、杨牧、昌耀、章德益等诗人的名字频频醒目于不少文学报刊,一度领尽风骚.但当"新边塞诗群"画上它辉煌的句号,西部似乎又复原了它往昔的沉寂.还好,这种沉寂不算太久!继起的西部第三代诗人(这里的所谓西部第三代诗人并非一个诗歌流派和诗歌群落的概念,而是一种代际指称.是对继"新边塞派"之后,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的西部诗歌创作新人的总括)复又打破了这种沉寂.沈苇、杨梓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有代表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大历诗坛在其清淡省净的总体艺术风貌中,既存留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悠远意境,又投射着衰乱之世的冷寂氛围。大历诗人大多经历过开、天时代,造成其时时眷恋盛世的怀旧情结;同时,由于身处衰世而促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得这种对盛世的回味带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12.
米彦青 《阅江学刊》2013,(1):100-105
作为清初文名与科名俱显的诗人,学界对梦麟早有关注,研究内容涉及其身世、诗歌中的民族特点和诗歌风格,但俱是简单叙说,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颇不相称。对梦麟诗歌风格和意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体味其宦海生涯中的人文关怀、诗歌写作中的笔力思致及所表达的李杜式的生发感动之力量,而这些都为其后的蒙古族诗人汉诗创作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13.
元代诗歌在特殊的历史进程中摆动发展。元初的北方诗坛承金末的演变趋势,在宗唐宗宋间摆动;南方诗坛则延续了对理趣诗的反思,在摆动中寻找诗歌真趣。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诗人北上,使南北诗风合流,形成了诗歌的文化心理归宗,引导了元诗创作高潮到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8 0年代前期 ,西部“新边塞诗群”以其强劲的冲力雄起于新时期诗坛 ,其豪放激越、粗犷强悍的“新边塞”诗风给新时期诗坛灌注了一种全新的活力 ,也引领了人们热烈的目光。一时间 ,周涛、杨牧、昌耀、章德益等诗人的名字频频醒目于不少文学报刊 ,一度领尽风骚。但当“新边塞诗群”画上它辉煌的句号 ,西部似乎又复原了它往昔的沉寂。还好 ,这种沉寂不算太久 !继起的西部第三代诗人 (这里的所谓西部第三代诗人并非一个诗歌流派和诗歌群落的概念 ,而是一种代际指称。是对继“新边塞派”之后 ,成名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或 90年代初的西部诗…  相似文献   

15.
沈奇诗学批评述评吕刚沈奇是从诗歌创作转入诗学批评的。有着20年以上诗龄的沈奇,于1986年4期《文学家》发表了集数年思考而成的全面评价第三代诗人的重要论文《过渡的诗坛》,引起诗界强烈反响,从此他把主要精力投注到现代诗学批评,尤其是对第三代诗人、诗歌的...  相似文献   

16.
影象主义是印地语诗歌领域曾经风行一时的主要流派之一,其鼎盛时期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到四十年代中期。该派的代表诗人是杰辛加尔·普拉萨德(1889—1937)、苏尔耶冈德·迪利巴蒂“尼拉拉”(1897—1962)、苏米德拉南德·班德(1900—1977)、马哈戴维·沃尔玛(1907—)。影象主义诗歌出现在1918年左右,1921年到1938年期间曾风靡一时,占据了整个印地语诗坛。这个诗派从兴起到衰败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作为印地语诗坛上的一代诗风,我们不能不对它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张守华 《社科纵横》2003,18(6):55-56
李金发的诗不但是对古典诗歌最富有挑战性的叛离 ,同时也是现代诗歌发展中最大胆的创新 ,体现出富有波特莱尔恶魔主义风格的异质色彩。具体表现“审丑”的诗学取向和朦胧晦涩的诗风。这种异质色彩的诗学价值及历史意义才是真正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8.
论贾岛、姚合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英 《学术交流》2006,(4):158-161
文学史界对于贾岛、姚合的时代归属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把他们看作中唐诗人,有的认为他们是晚唐诗人,还有的认为他们是中唐向晚唐过渡的诗人。贾、姚二人的生活既然跨中、晚唐两个时期,那么,其诗风形成时期便成为判定其所属时代的一个重要条件。经笔者考察,认为二人诗风均形成于中唐时期,理应将二人作为中唐诗人看待。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8,(3):123-133
北宋文人的诗学典范经历着不断的选择和不断的否定,诗学理念与审美追求也经历着不断的兼容、会通、修正、转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矫枉过正。天圣至嘉祐诗坛以韩愈和杜甫为诗学典范,又批判地继承了西昆体诗歌,吸取了其"尚学""尚雅"之诗学观以及一些诗歌特质,并用古体诗的"气格"及"以文为诗"的方式加以矫正。天圣至嘉祐诗坛对于诗学典范的选择及其诗学沿革,与宋代诗学"尚意""尚健"诗学审美观的形成,与北宋诗歌题材、文体、艺术、语言的革新以及宋调的发轫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元泰定、至正年间,李孝光、杨维桢唱和古乐府诗,以关注民生、讽刺时事、吟咪怀抱之作代替当时流行的颂扬昌明盛世之音;以张扬一己性情之趣改变一趋于正的风雅之声;以风骨遒劲、瑰诡奇绝的诗歌风格取代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致使泰定、至正诗风为之一变,为元末以张扬个性为主的诗歌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