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驹 《中华魂》2008,(9):19-21
1李鼎铭,陕西米脂人,生于1881年,幼年时家境贫穷,寄居在舅父杜良奎(杜聿明之父)家读书。少年李鼎铭勤奋攻读经史,兼学中医,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国文、史地和医学知识的功底。民国以后,李鼎铭拥护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过短暂的从政经历,曾当过两次区长,还任过榆林道尹公署顾问、民政科长等职。从政时,他有自己坚  相似文献   

2.
康庄  王莹 《中华魂》2011,(6):32-33
1947年春天,国民党胡宗南军队大举进攻延安,为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的安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决定他转移到晋绥边区山西省吕梁临县曲峪镇。3月下旬,李先生来到曲峪镇的前曲峪村,前后生活了半年多时间,直到1947年11月才回到陕甘宁边区。这期间,他不顾自己的安危,也没有好好休息,硬是抱病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李鼎铭先生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管文教卫医工作的副主席,为边区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卫生状况的改善、中西医的结合、人口素质的增强以及文明风尚的确立竭尽了全力,他高明的医术与良好的医德也为人们所称颂。  相似文献   

4.
读过《毛泽东选集》的人,都知道提出“精兵简政”建议的开明绅士李鼎铭,还知道他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毛泽东选集》上还提到过另一位开明绅士刘少白,他是晋西北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刘少白是他的字,其名叫刘象庚,1883年6月30日生于山西兴县黑峪口村。是前清最后一期贡生,辛  相似文献   

5.
何天立(1951.8),男,汉族,浙江义乌人。早期革命家何战白先生之后。何战白先生生于1900年,1926年毕业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1924年在当时中共天津地委书记李季达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参加一系列党的革命活动,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鼎铭的“精兵简政”思想是在边区经济困难,财政拮据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对于度过困难,巩固边区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今天的体制改革也起着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龚云 《中华魂》2008,(4):20-22
从1940年开始,在日本侵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严密封锁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到了1941年,进入抗日战争的极端困难时期。为了应对这种困难局面,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虚心采纳了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美高邮籍同胞、原台大教授李祖寿先生,70岁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博士学位。 今年2月李祖寿先生偕夫人吴海林女士第一次回故乡高邮探亲,我们有机会见到了他。 李祖寿先生虽逾古稀之年,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神采奕奕,毫无老态,他说:“我从不认为自己老了,天天与年轻人接触,我的内心与年轻人一样,还很年轻”。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的李教授,谈起他进修的  相似文献   

9.
红丽 《山西老年》2013,(7):20-20
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有一篇《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到两位开明绅士,一位是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另一位就是晋绥边区的刘少白。毛泽东说他们"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马师孔(号蓝天),1909年出生,1934年2月由一个叫李进步的人介绍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因病去世。从我能记忆到父亲去世这些年里,他经常有病,很少谈及过去。对父亲来说,谈及过去,似乎是一件痛苦、悲伤、  相似文献   

11.
“我能在革命历史巨片——《开国大典》中扮演党和国家领导人林伯渠,感到很荣幸。”这是原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主任、离休干部李金水同志的深刻感受。 李金水同志系沁源县城关镇城西村人,今年72岁。他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从小就爱唱爱跳,有个好嗓子,经当时城乌镇党总支书记任云芝同志介绍,参加了沁源的“绿茵剧团”。他在剧团先后担任过组长、队长、副指导员。剧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沁源“二年半围困”中,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上演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和戏剧。他曾演出过《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刘胡兰》、《虎孩翻身》、《血泪仇》等现  相似文献   

12.
孙伯鍨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以一种基本的信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他在晚年曾多次说过,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他任何一种西方哲学都不能  相似文献   

13.
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取胜的唯一道路。中国共产党陕北党组织的创始人李子洲,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事教育工作和党的领导工作,为创建革命武装力量,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懈奋斗,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的武装力量献出了宝贵生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人李子洲永活人间。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正视现实、与时俱进的气度和观念,使他的思想在其一生中不断发生变化。他的一生有许多独创的理论和政策,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携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便是晚年孙中山先生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杨靖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出色的抗日民族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一九○五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河南确山县李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四年在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曾先后担任国民革命政府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委员,豫南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南满特委书记和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思恋泪水般晶莹,有一种记忆阳光般温馨。小时候唱起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向往着陕北蔚蓝色的晴空;长大后唱起回延安的深情歌调,遥望着宝塔山巍巍的塔影。多少岁月像滔滔流水逝去,多少往事如渺渺春梦消隐。有一种追寻定格在神奇的黄土高原上,倾注在闪亮的延水涛声中。大秧歌的鼓点,信天游的嗓音,绣金匾的心愿,南泥湾的情韵,唱响的是同一首歌——边区的太阳红又红,人民,人民,真正的主人是人民。啊,延安,我追寻着你,追寻着人民当家的珍贵历史,追寻着历史留下的瑰丽图景。边区参议会上来自民间的李鼎铭先生,在掌声中畅谈“精兵简政”,毛…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是中国共产党最忠实可靠的朋友与同志,保卫无产阶级文学,保卫人民革命事业,保卫共产主义成了他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他以实际行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他与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真诚、崇高的友谊,中国共产党把鲁迅引为自己最亲密的同志,始终坚决地捍卫了这面光辉的旗帜,党中央及其领导人对鲁迅作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邵力子对国共合作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力子先生是现代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他一生致力于和平事业,特别对国共合作起过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就邵先生对国共合作的贡献作些粗浅的论述。邵先生于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转为国民党员,曾积极追随孙中山进行辛亥革  相似文献   

19.
李国香先生生前是我院汉语系教授,在国内外突厥语学术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和影响,在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应李国香之子李深、李汀、李岗三位同志要求,为了缅怀李国香先生,激励后人继承他未尽的事业,经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八日院行政会议研究,决定设立“李国香奖学金”基金,总额为10500元。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父亲李顺达,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1938年入党,一生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在农业生产中争当英雄,在爱国战线上树立典范,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今年是父亲逝世15周年,我们仅将他在建国初期发起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支援抗美援朝的主要事迹整理成篇,以寄托哀思激励后人。 爱国丰产竞赛成绩突出 荣获金星奖章全国学习 早在1943年,父亲李顺达就积极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在西沟村组织起太行山第一个由6户农民组成的互助组。并在短期内取得突出成绩,曾两次荣获太行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