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彝族和彝族语支各民族的先民是古夷人部族。古夷人的历史文化,比较完整地保留在彝族当中。远古时期,古夷人与古戎人、古羌人、古狄人、古蛮人、古苗人的各一部分在中原共同融为华夏的过程中,他们就共同创造了华夏古文化,即汉文化的前身。最早形成的华夏民族,其中古夷人的成分比重较大。古时的“五帝”,除黄帝是戎人、神农是羌人外,其他大部分为夷人。夏、商、周“三代”的主体族人,夏为夷,商为夷,周为戎。可见古夷人在远古时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他们对中国的远古文明作过重要贡献。若就彝、汉古文化作对比研究,可以看清这…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人类世界的哲学和各门科学,都离不开天、地、人“三界”的范畴。如果要问:是谁最早、最先注目到这“三界”哲学、科学范畴的?就是远古时期的彝族先民古夷人。 古夷人中除大部分传为彝族和彝语支各族而外,最早有四个分支与古戎人、古羌人、古狄人、古苗人、古蛮人的各一部分共同融合为华夏即汉族的前身。他们在与各族先民共同创造中国远古文化当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如他们首先着眼于天、地、人“三界”哲学、科学的观点,一直贯串着中华民族古今科技文化的思想体系。征诸世界科技文化史,也证明这一哲学、科学体系的普遍性。本文拟就此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3.
少皞部族原是东夷地区的重要部族 ,与中原地区的轩辕氏、颛顼氏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并遭到失败。失败后 ,少氏的主要力量迁到今山西汾水地区 ,仍有少部分留在东夷、淮夷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古和夷部族迁移路线、开明人及开明国史、三星堆等三个不同的民族、地域和国家进行了思考.古和夷部族的南迁,应该是五帝时期或之前已抵达古南海的西南面地域,在此过程中,和人部族完成了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尧舜之前,和人部族已迁至峨山一带定居,并成为一文明强盛的大民族.直到夏代前期,和人部族被迫再次南迁,从此失去了与中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联系.开明人对古蜀地域文明的影响,因春秋中叶开明人西迁入古蜀地域而起.大约周桓王或周庄王时,开明人雀古蜀地域建国,始有开明国.不久.开明王国就取代杜宇王国成为古蜀地域最强大的国家.开明王国延续了12代王朝,约三百八十年,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开明国,中原史家称之为"灭蜀".目前.三星堆出土文物被学术及非学术界认为古蜀人蜀国的遗物.事实上,诸多证据表明,三星堆并非古蜀人遗址,而应是苗族先民即当时的三苗部族在南迁过程中最后一个三苗国的遗址,它是两千多年三苗国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研究我国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发展过程,并从中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概况民族(含古部族)迁徙,分本地区与东西南北大迁徙两类。民族融合的过程又可分为自然与强制两种方式。现就历史顺序简述如下: 1.传说时代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依据《尚书》、《史记》、《帝王世纪》等文献记载,中原及今陕西东部生活着有熊,有(虫乔)氏族;今山东一带生活着古华胥氏族。这些氏族  相似文献   

6.
一、古蜀人的迁徒及与西南各族的融合 古蜀国居民是各民族的融合体,从执政者的变迁上就可以看出。蜀王蚕丛“居石室”、死作石棺,看来是一个石棺葬民族。蚕丛最初主要活动在青衣江,岷江上游一带。蚕丛氏部族的南迁西移当很早,起码是战国以前。到柏灌,鱼凫的时代,蜀人从事渔猎生活,鱼凫猎于湔山,主要活动在今灌县境内即岷江中游地区,鱼凫猎于湔山,得仙道,仙去,“蜀人思之为立祠。”这实际上告诉我们鱼凫部落又失掉了手中的政权,而率部迁往他处居住。既  相似文献   

7.
试论夏部族河宗氏后裔的南徙与河伯、冰夷神话的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上游及黄河河套一带,是早期夏人繁衍之地,有名的河宗氏部族即生活于此。河宗氏部族的后裔沿黄河南徙,其中一支跋涉至渭水下游及黄河河曲一带,号称“河伯无夷”。这一地域本是川神冰夷( 无夷) 崇拜者的故居之地,也是川神冰夷( 无夷) 神话产生和流传地。“河伯无夷”作为符号形式,既体现着河宗氏后裔与川神崇拜者的融合,又意味着河神与川神的融合。它是含容着不同文化内涵的两组符号的重组。  相似文献   

8.
[摘要]论文首先从古夷族群的历史渊源着手,阐明在史前时期曾经存在过庞大的古夷系统和古夷族群。文中运用汉、彝古文献等资料诠释了“伏羲”、“炎帝”、“黄帝”及其玄孙“大禹”都属古夷族群里的名人而非神话传说人物。同时还阐述了古代无论是“六夷、七羌、九氐”还是其他部落他们都是从古夷族群中发展分支的,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渊源关系,目前还不能简单地界定谁是谁的后裔问题。接着,用对比法就彝羌两民族在语言学、羊密码、服饰、习俗、乐器、宗教图画等七个方面的相近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爨文化时期南中汉族移民的"夷化"和随之出现的"西爨白蛮"、"东爨乌蛮",是由夷汉民族融合形成的新型民族群体.探讨这一时期夷汉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融合途径及其演变发展规律,对于认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彝族的民族再生始祖笃慕之族属为昆夷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古蜀地洪水之灾后的民族再生始祖笃慕,有人认为是人。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认为,笃慕的族属应为昆夷。  相似文献   

11.
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总体趋势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成分壮大,逐渐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融合的途径及融合方式复杂多样,由此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具有的博大精深、源广流长的特点。南北方古代民族的融合途径与融合方式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明清以前,南方民族地区大致经历汉族移民逐渐“夷化”的过程,少数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实。明清时因汉族人口大量进入,融合倾向改变为部分少数民族持续汉化,融合外来移民形成地方性汉族群体。北方民族地区在明清前后,基本趋势都是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融入汉族,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大致经历持续“汉化”的过程。产生上述差异,与南北方民族势力的形成及特点,南北方民族自身文化的不同,以及封建王朝施行的政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一、古黄国的建国与灭亡问题 据《左传》记载,春秋前期,在今河南东南部的潢川存在一个古老的黄国。先秦文献对古黄国情况记载不多,特别是春秋以前的黄国情况记载更少。 《太平寰宇记》卷127引《十三州志》云:“黄,子爵,赢姓”。 夏朝时期,赢姓部落发展较慢,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直至商初,赢姓部族中才有部分迁出中原,与夷狄杂居。 商朝建立后,赢姓部族受到商的重用,便迅速发展起来,势力发展越过中原。商也充分利用赢姓部族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样,到了商代大戊之世,赢姓部族力量更加壮大,与商关系十分融洽,开始形成邦国联盟,黄便是其中之一方国。甲骨文对此有记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许多地名是由古民族名音译过来的。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及辽西古地名的考察,论证从商周至战国中期,古句丽民族曾居住在辽西一带,并用本民族名称呼居住的山川。医巫闾山之名,即由古句丽人一部族之称谓音译而成,且沿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古代民族的形成,以及不同族系间的变迁、融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早在春秋时期,中原民族对四外的少数民族即有夷、蛮、戎、狄之分;《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夷、蛮、戎狄的区分,是依据他们的生活特点而言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中,将古代民族分为诸夏组、荆吴组东夷组、苗蛮组、百越组、氏羌组、群狄组、群貊组.史前史学者徐旭生以为,把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加以总括看,我国古代三个主要的部族集团是华夏集团、东夷集团、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凉山地区的历史,是以彝族为主体,包括许多民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 明朝在凉山地区推行的政策,出发点虽然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它对加强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明代三百年中,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交往,推动了凉山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是我们研究四川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第三次为宋辽金元时期,而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个时期,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因与汉族长期错居杂处,在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与汉族形成了共同的经济体制,最后多融合于汉族。而在南方,由于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及少数民族出居平地,也造成某些杂居局面,使一部分与汉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也有一些迁居或以其他途径进入民族地区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但由于汉族人数众多,文化较高,故在整个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汉化则表现为主要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却是局部的。 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我国各民族先进、优秀的经济文化也交融一起,汲取升华。  相似文献   

17.
祝融八姓是上古时期活动在北方地区一个颇有势力和影响的部族集团之一,姓和曹姓为祝融集团内较重要的两支。本文考证说明,姓郐人长期立国于祝融故墟新郑西北一带,春秋初年为郑所灭;其所别封的鄢、路、阳,除路的情况不明外,鄢在新郑东南的古鄢陵一带,与郐同时灭于郑,而阳几经迁徙,春秋晚期一度天于晋,后又复国,作为附庸长期存于楚境。曹姓莒族的情况不明,而邾周初受封于东土,西周后期又衍分出别支小邾,邾人长期活动于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峰山一带,与鲁为邻,战国晚期天于楚,君臣及部分族民被南迁于长江北岸的故邾县一带;小邾则活动在今山东枣庄市峄城以东地带,其灭于楚的时间大约与邾之先后不远。  相似文献   

18.
[摘要]水西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地区,明末清初形成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汉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穿青(未定民族)等族体在内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改土归流的实施使彝族势力急剧萎缩,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彝族族内关系、彝族与其他民族族际关系、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重塑了这一地区民族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大和民族的起源,是日本学界经多年查证却至今未能找到答案的重大疑难。笔者以史籍所载越人与倭人的习俗、变迁和考古发现为依据,对史书中似乎不符事实的“倭国位于东冶之东”和“倭国与朱崖、儋耳接近.故风习大体相同”等记载作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和推测,提出大和民族很可能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南一带的百越中的一支──于越人和古虾夷人、古朝鲜人等杂居后形成的民族.与现今的黎族可能有渊源关系的见解。这是我国首次在探讨大和民族起源问题上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民族语言中的新词语,大都既是社会生活变动的产物,又是民族文化变动的标志,同时还对社会文化的演变产生一定的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尤其如此。请看:“夷务”与“洋务”自春秋战国以来,古代汉语的名词“夷”所指称的对象一直是中原华夏族以外的四方部族,如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