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选择和培育合适的潜力产业,可充分挖掘区域优势、建立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该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厦门的产业结构及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增长差异,结果显示,厦门市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优势明显。借助区位商的定量标准,同时探讨厦门与台湾在经济资源禀赋的异同,确定了厦门潜力产业选择的重点,并提出促进厦门与台湾潜力产业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省发展氢能产业面临的产业链有待完善、关键技术受制约、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建议采取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完善产业基础配套等措施,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复杂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要素-信息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律、区域基础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路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复杂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要素-信息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律、区域基础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路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城市视角下产业协同融合的介入机会测度模型、介入能力水平测度模型,以及产业协同融合介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点城市产业协同介入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挖掘。结果表明:第一,沿线节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介入能力水平较低,但仍存在产业协同融合介入的可能;第二,沿线城市间存在产业协同介入机会与介入能力水平不相协调的问题、产业发展与对外介入能力匹配度不足的问题;第三,节点城市的政策环境、投资水平、市场发展程度、人力资本、科研创新、信息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等方面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城市产业协同融合的介入机会和介入能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资金的供求双方,两者之间具有协同发展关系:风险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而后者的发展则为前者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它们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健全一个完整、高效的风险投资体系和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超凡 《经理人》2014,(10):96-99
正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制造业的基础,着力推动基础制造产业,由传统加工制造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一方面要瞄准全球生产体系的高端,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产业和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全球热门的产业,如何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和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并运用科技与创新研发、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以及积极开发岛内外市场,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宗旨。该研究围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科技应用、创新设计等话题,探析客家文创产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客家文化内涵,运用创意加值、技术加值及服务加值等方式,协助业者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通过客委会与新北市客家事务局的案例分析,了解数字科技与产品创新设计等如何应用在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报告分析了哈尔滨市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及特点,剖析了当前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打造"双创"示范高地,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与产业协同发展;吸纳和培育高端管理团队,引进国内外先进孵化机构;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强化政策推进落实;健全绩效评价体系,推进众创空间差异化、专业化发展;发挥众创空间联盟、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作用;营造众创空间发展的良好氛围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决策咨询通讯》2023,(2):24-28+36
本文在对国家、四川和德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背景与形势进行分析基础上,梳理德阳产业基础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建圈强链补链、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优化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业强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存在着资本聚集重"外源"轻"内源"、产业结构偏重、区域结构重业轻城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尽快采取解决对策。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创新型功能区建设的经验,以体制改革促转型,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人才发展促转型,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技术创新促转型,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资源约束促转型,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以功能协同促转型,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相似文献   

12.
浙江是海洋经济大省,在全国海洋经济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从统计数字看,浙江省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但是,海洋经济发展,既要遵循海洋产业演进规律,更要依靠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的不断优化演进,同时又通过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基于产业协同角度对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现状、绩效及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海洋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泸州市抓住东部沿海电子信息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一系列成效,但仍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科技创新主体能力不足、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产业之间协同的方式与结构特征入手,以四川省白酒产业为例对产业协同模式进行了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产业协同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产业协同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本文通过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是产业集聚区持久发展的核心,不少集聚区采用外源型发展模式,但对于促进产业集聚内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合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践,总结出其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的三个步骤方法,即"引入龙头企业,发挥其外源型产业集聚的龙头效应"、"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提高基础配套保障功能,培养根植型产业"等,为其它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集聚区的顺利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铺开为中山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山市如何在湾区空间格局下谋求产业协同发展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论文以“核心-边缘”理论为研究基石,结合中山市在湾区中的经济地位、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等现实条件,对中山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山市在湾区中的城市定位、“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定位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中山市应立足于大湾区全域进行产业布局;承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中山市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促进“边缘”产业智造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调整与改革的压力,本文分别探讨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协同、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与产业集群外部企业协同、产业集群与地方政府协同三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成渝地区文旅资源丰富,既有相似性又各有特色,各自在行政区划内发展,如何实现文旅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必须要回答的现实问题。双城在宏观政策和微观操作方面有一定合作基础,但存在行政壁垒难以逾越、协同性不够导致的同质化、非核心节点城市文化旅游开发不足、旅游管理服务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双城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及路径,认为须把握好文旅融合基本原则、明确文旅融合重点方向两个关键,坚持政府管理与服务协同一体化、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协同一体化、文旅产品营销与推广协同一体化、交通设施建设与提升协同一体化、考核激励与扶持政策协同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学院符合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趋势,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推进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有力举措。笔者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检测产业学院为例,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检验检测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以期把现有政府监管部门、检验检测行业、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主体结合起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产教价值、利益、治理、育人、文化、情感等多元素共同发展,从而培养更多能从事现代信息化额检验检测技术、高端智能精密仪器使用与维护以及实验室设计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端技术人才,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