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近代文献对钱江有大量记载 ,其中在记述他与太平天国关系的问题上互相矛盾 :一说他曾入江北清军雷以幕府 ,为之策划“厘捐”以济军需 ,对抗太平军 ,是“厘捐”制度的始作俑者 ;一说相反 ,称他是洪秀全的高级军师 ,在武昌为洪秀全策划了进攻并建都南京的战略。罗尔纲曾因此撰《钱江考》予以考证 ,否定了后说 ,但所据史料不充分 ,问题未根本解决 ,迄今异议仍存。本文运用在太谷学派遗书中发现的新史料 ,考证太平军占领武昌之前到建都南京之后 ,钱江在扬州与张积中、李龙川、雷以均有直接交往 ,补充并纠正了《钱江考》论据的缺失和部分判断的失误。钱江确是“厘捐”的策划者 ,而未加入太平军。  相似文献   

2.
陈玉成(1836——1862),原籍广西桂平县,后移居广西藤县。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十五岁时就加入了太平军,从藤县随军北上,在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锻炼成长。定都天京后被杨秀清选拔为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一八五四年五月,太平军进行西征和南进时,在攻取武昌的战役中,他率领五百“天兵”攻克武昌。十八岁的陈玉成在这次战役中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略,因此被超升为殿右三十检点。一八五六年二月,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一起随燕王秦日纲去救镇江。当时镇江守将吴如孝被清军围困城中,外粮断绝,处境十分危险。陈玉成亲自驾一小舟,突破清军水师的重重包围,冲到镇江城里,和吴如孝一起制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上海史上,太平军攻打上海是足可大书一笔的。多少年来人们通称“太平军三打上海”。这三次时间,一般是指1860年8月、1862年1月和5月。根据当时中外官方与私家文字记载,我们认为太平军为要夺取上海,曾八次发起对它的进攻。现按进攻上海先后顺序,稍作叙述:1860年4月,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等部,攻破围攻天京经年的“江南大营”后,乘胜挥师东征。6月,陈玉成部靖东主将刘玱林攻占苏州。太平天国设苏福省于苏州,作为经略淞沪的基地。下旬,李秀成派所部大佐将认天安陆顺得、荷天安麦冬良率先遣队一千五百人扫荡长江三角洲。陆顺得等势如破竹,占领太仓、嘉定、青浦,虽一度在松江受挫,无锡船工出身的承天福樊玉田被俘,但松江府城仍为攻克。此时英国牧师戴着“友好”面具,从上海相继赶到苏州,企图阻止太平军攻打上海。李秀成一时为“洋兄弟”  相似文献   

4.
北伐军从困守独流静海到退据连镇阶段,兵力总数急剧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内部大批量的出逃所导致。那么,为什么在北伐后期太平军内部会出现大量逃跑现象?北伐太平军对此采取了什么态度和措施?史学界对此尚无充分注意,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北伐后期太平军内部之所以出现了,大量逃跑现象,有三个原因: 第一、北伐军沿途盲目扩军,致使士兵队伍中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性,这是日后大量出逃的潜在原因。 沿途群众参加北伐军的方式,大致有两种情况,即自愿投入和裹胁,“裹胁的乡民,也有用银钱邀买跟随的,亦有怕杀跟随的”。其中,“怕杀跟随”的数量大大超过自投的数量。由此形成过“将兵日日加增”的高潮,但是,这种剧增的数量却是一个“不稳定量”,因为参加者并非出自真心。特别是在宗教信仰上与太平军存在着差异,北伐军沿途焚烧庙宇,使北方农民在思想感情上与其又形成  相似文献   

5.
太平军北伐之进攻天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军北伐的最终目标自然是北京,但它的前一个目标却是天津。咸丰三年(1853年)七月末,太平军从怀庆西行,八月初二日入山西境,连克垣曲、绛县、曲沃,初十日攻下晋南重镇平阳府(临汾)。此时山西清方的原有兵力被巡抚哈芬“扫数带出”,逼留阳城一带,已落在太平军的侧后方。自“平阳以北至省城一路平坦,各州县存城之兵,多者七八名,少者一二名,……城守无兵,势必望风瓦解,旬日之间即可直抵省城。”①十二日,太平军克洪洞。“至洪洞时,赵城各村镇先……送赢马米粮,霍州城门大开,……备粮石以待。”②但太平军并没有乘此有利形势继续北进。固然后路林凤祥尚在平阳,清方榆林镇总兵郝光甲插在平阳、洪洞之间拦阻,但郝部只不过二百人,③是挡不住太平军前进的。  相似文献   

6.
李元度(1821-1887),字次青,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更号超园老人。湖南平江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于乡。大挑选国史馆誊录,补黔阳县教谕,晋内阁中书。咸丰三年(1853)迁郴州州学训导,时太平军已路过湖南,东下武昌、九江,占领南京,建立大平天国。曾国藩以在籍侍郎奉旨在长沙办团练,元度上书言兵事,获曾国藩激赏,即邀之入慕。咸丰五年,回乡募平红勇数百,自成一队,转战江西抚州、崇仁一带。咸丰十年,再募平江再三千,奉命驰援徽州,为太平军李世贤部所败,即免职回籍。不久,又募得八十人。奉旨率师援浙,有功授…  相似文献   

7.
一、太平军永安突围的战略意图永安突围是太平军由防御战变为运动战,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击的转折点。太平军坚守永安州城长达半年,遭到近十万清军的四面包围,在“粮草殆尽,红粉(火药)亦无”的危急情况下,决定“移营”,进行突围。其主观意图;一是粉碎敌人“聚歼”阴谋计划,保全革命力量。二是转移到富庶的大地方去,开创“小天堂”。早在永安突  相似文献   

8.
苏元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元春字子熙,1844年4月15日(消道光廿四年二月廿八日)生,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人。父苏保德,廪生,太平军围攻永安州时,出任州团总,后因抗拒太平军入城,被杀。苏元春19岁时与胞兄元章同投湘军统领席宝田部。先后在江西、安徽、广东等地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不到四年时间由武童接连拔升为参将衔军官。1867年又奉檄统领中军,残酷镇压黔东苗民起义。五年后,“全黔底定”,苏  相似文献   

9.
140年前,在广西金田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太平天国起义,如疾风骤雨横扫长江中下游,攻克600多座城镇,占有半壁江山,与清王朝南北对峙了十二年,从金田点燃的拜上帝教圣火燃烧了十八年之久。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波澜壮阔的反清斗争革命高潮,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所处的时代,一方面外国侵略者的魔爪已伸向中国,国内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  相似文献   

10.
林启容是太平天国优秀将领之一。他踞守九江达六年之久,与清军展开了数以百计的规模较大的激烈战斗,牵制了敌军主力并给以重创,在扭转太平军西征军的被动局面、屏障天京等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 林启容是广西人,一八二○年出生。当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兴起时,他就积极参加了太平军,一直随军战斗,英勇杀敌。太平军夺取南京后,林启容于一八五三年四月始授土官正将军,接着于五月又擢任殿右八指挥。  相似文献   

11.
史载:“赖文光本隶太平军,封遵王,太平军贩,始变而为捻。”(《安徽通志馆大事记稿》卷上)据此可知,赖文光是个跨太平天国和捻军两个时期的人物。但对捻军时期的赖文光的研究在许多方面意见歧异,今就下列两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是赖文光加入捻军还是捻军加入太平军。对这个问题,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稿》(增订本)卷一《序论》中认为“‘蒙、亳之众(指捻军——引者)’的人数多于赖文光的部队,但组织的主体,组织的骨干却是赖文光的基本队伍,而最高的领导又是赖文光本人,所以我们说是‘蒙、亳之众’投入太平天国队伍”。窃以为,这与史实不符。实际上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赖文光领  相似文献   

12.
呤唎在太平军中度过了四年的从军生活,给太平军做了不少工作。一八六四年,他回到了英国,仍深切地怀念着他曾为之奋斗的事业,并继续“做着他所应该做的事情”。在1866年2月,写成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目的是想使英国人民了解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次革命的真相。可是,对于这位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友的生平,我们过去却知道得不多,包括他的生卒年月也付阙如。前一时期,英国著名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者柯文南博士在访问中国的时候,谈到了呤唎的一些情况:呤唎出身于英国一个普通的家庭,十三岁开始在船上当学徒,十七岁时通过统一考试,成为“二副”。1859年到中国后,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考察研究,使他认  相似文献   

13.
<正> 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在它的告谕中往往要求“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又在1854年颁布的“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中,准许地主收租,承认地主阶级的合法地位,这就使人怀疑太平天国究竟对地主阶级采取什么态度?它对封建主义打击的程度又如何?笔者曾收集太平天国前后期在各地的有关资料,今择其要,略加论述。关于准许地主收租与实行“着佃交粮”的问题,与此有关,但另有专文,此文不加详述。一、太平军对官僚、富绅与团练的打击镇压太平军是一支反封建的农民武装,拜上帝会的教义又视妖魔为“该诛该灭”,它以“阎罗妖”影射清朝最高统治者,号召“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太平军所经之处,揭擎“奉天诛妖,斩邪留正”的义旗,以清方官吏、地主豪绅为“妖”,痛加诛锄。太平诸王对下级的谕文中,要求“遇妖即诛,见民必救。”故太平军所克之处,  相似文献   

14.
太平军永安突围后去向的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档案》1985年第二期,刊载了崔之清同志的《太平军进军桂林决策的形成与实践考略》一文(以下简称《考略》),认为太平军1852年从永安突围北上时,并没有攻取金陵为都的计  相似文献   

15.
一、成立与特点共和建设讨论会,1912年2月由孙洪伊、汤化龙等人在上海发起。孙洪伊,字伯兰,天津人,清末立宪政团宪友会发起者与组织者。武昌起义后,他南下上海,以观后变。汤化龙,字济武,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清末立宪派头面人物,宪友会重要成员。武昌起义后,他出任湖北都督府政事部长,后因革命党人排挤,于汉阳失陷后随黄兴到上海。1912年1月,为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副长,不久即“以不愿食鸡肋”而辞职。2月12日,南北议和告成,清帝退位,孙、汤等认为:“今后之民党,果挟有大党以盾其后,政府将俯就之不暇”,遂联络上海的一批立宪党人发起共和建设讨论会,“集合同志,讨论民国建设诸问题,以为组织政党之备”。经过两个多月的广泛联络,签名入会者已达三百人。计划刊行的会报也筹备就绪。4月13日,在上海老靶子路扆虹园召开成立大会,一致通过刘崇佑提出的共和建设讨论会会章及各省交通处规则、经费出纳规则各草案,并公推汤化龙为主任干事,谢远涵、林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家罗尔纲曾为太平天囯的开国史勾勒出"集结团营→揭帜起义→登极建元"的发展脉络。其中心事件是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于金田的揭帜起义,此前的金田团营是其准备阶段,而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洪秀全于武宣东乡的登极建元等则是其后继的结果。本文依据确凿的史料,提出:天王洪秀全早于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1850年4月3日)即已秘密登极,其后才是同年十月初一日杨秀清等人于金田等处发动的公开揭帜起义、十二月初十日在金田的祝寿建元等一系列事件。太平天囯开国的真实历史进程应是"天王登极→起义勤王→祝寿建元"。本文对是否仍以公历的1月11日为太平天囯起义纪念日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一首先,想以明末生员阶层对统治体制持批判态度这一事实进行探讨。万历年间,屡次发生“民变”,当时有的生员与市民一起参加“民变”,甚至出现了生员本身在民变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情况。一六○○年十二月,由于派往武昌征收商税的宦官陈奉横行霸道,而引起了武昌“士民”的激愤,这个士指的就是生员,他们也显示了批判权力的态度。据说一六○一年六月苏州发生“织佣之变”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积极支持佣工的行动,给宫绅、城绅的作法以严厉的批判,估计他们也是属  相似文献   

18.
唐炯,字鄂生,贵州贵阳人,1829年4月24日(道光九年三月二十一日)生于湖北省天门县。其父唐树义官至陕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护理湖北巡抚和二品顶戴补授湖北按察使等职,曾率兵在湖北黄州、武昌、汉阳等地与太平军为敌而被杀。 唐炯继承父志,亦与农民起义为敌。1855年夏,唐炯在成山守制时,贵州各族人民起义反对清王朝,他即效法曾国藩,呈请官府批准创办团练,名“忠孝团”。团分十二局,每局推举“父老之公正殷实者主之”;贫者出人出力,富者出钱出粮;选择其子弟之壮健者数十人,勒以什伍,教以击刺;购置枪炮、火药、刀槊、旗帜,各存于局,听候唐炯总调遣。1856年初,成山附近巴香汛少数民族龙丹山起义,唐炯一面调其团练沿贵阳城外南明河岸防守;一面亲率五百人,配合在籍翰林院庶吉士丁宝桢所率兵勇进攻巴香义军营垒,迫使义军撤退。 1859年2月,唐炯署南溪县知县。10月,云南昭通李永和(李短鞑)、兰朝柱(兰大顺)、兰朝鼎(兰二顺)起义。唐炯又令南溪县“四乡备器械,联保伍,练丁壮”;“城中适中地设城防局”,“富者捐资,贫者出力”,昼夜严密防守。并亲率练勇八百人主动攻击李、兰义军。历时八、九月,“野处露宿”,“扶疾行军”,“患疫痢几殆”,仍“每以孤军独  相似文献   

19.
1927年8月初,驻扎湖北武昌的我党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在追赶南昌起义大军途中,团长卢德铭和参谋长韩浚、政治指导员辛焕文,是在什么地方离开部队的?离开的原因是什么?党史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他们在奉新离开,是因为追赶不上起义大军,需要向党组织请示部队下步行动问题。湖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一书就是这样说的:警卫团“抵南昌附近的奉新县城时,得知起义部队早已撤出南昌,向南行动了,追赶不及。因此,卢德铭同志放弃了与大军汇合的意图,决定自己和参谋长、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金田起义在道光三十年庚戌,年份无可疑,但各种资料所记月日不同,还须考证。罗尔纲先生最初考证是十一月初十日(《太平天国史纲》,1937年初版)。简又文考证是十二月初十日(《大风》1940年73期)。一九四二年冬,简、罗两位同作金田之游,罗同意简说。以后,罗尔纲的《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年谱》(1943年),简又文的《太平军广西首义史》(1944年),罗尔纲的《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日期的考证》(1951年,后改名为《金田起义考》),都作十二月初十日,论据大致相同。一九七九年,茅家琦先生在《太平天国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质疑》一文中,认为,金田起义应定在十月。俞政、姜涛发表题为《金田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