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称谓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语用意义。把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称谓的翻译,提出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在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例从称谓者语用用意的传达、情感的表达、身份的体现三个方面,探讨了称谓语语用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描述性称谓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性称谓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其理解和翻译不能局限于字面意义。从语境角度对原文及译文中的描述性称谓进行分析,阐释语境分析对于理解和翻译描述性称谓的重要性。指出描述性称谓的成功传译离不开译者积极的变通和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汉日语社会人际关系称谓和人称指代称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及表现特征进行了多重角度的对比探讨,认为中国和日本悠久的语言文化交流历史以及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语言结构和文化风俗给予称谓表现深刻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汉日语称谓表现的异同.并通过研究分析,展示了把握这些异同对准确理解、应用称谓表现,深入认识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语如何解读古汉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有+国名”和代词“有”为例,考察了其在古日语和现代日语中的翻译和具体使用,指出前者虽未被日语吸收,但是后者受训读的影响已经进入日语。并在古日语和现代日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误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练习是检验学习者外语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日语教学中的翻译练习实例,研究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翻译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误译产生的原因,探讨中国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汉日三种称谓语境下不同形式的用法、功能和认知视点展开分析和对比,发现汉语的视点主要是与语言形式有关,而与称谓语境并无多大关联,其光杆名词是可借位视点,直接组合形式是平行视点,加“的”形式是相交视点。但是,日语的视点则与称谓语境有关,而与语言形式的相关性不大,其表自称和对称是可借位视点,表他称是相交视点。文章认为,不同视点选择的认知动因是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汉语表自称和对称时,直接组合形式体现出较强的交互主观性,而日语有表交互主观性的形式标记,表他称时交互主观性最为凸显。   相似文献   

7.
称谓是社会学以及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的翻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社交称谓翻译研究相对缺乏。社交称谓能够体现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类称谓语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可以广泛运用语用学、文化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称谓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红楼梦》称谓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8.
称谓的语用意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具有多种语用功能 ,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语用意义。把语用学理论应用于称谓的翻译 ,提出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在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要遵循的原则 ,并结合实例从称谓者语用用意的传达、情感的表达、身份的体现三个方面 ,探讨了称谓语语用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日语长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翻译的复杂性及难度。本文论述了日语长句产生的原因、特点并进行了分析,对中日文语句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日语长句的基本译法。  相似文献   

10.
站在日语教育的视阈下,通过对日语句群的形式化研究和讨论,以话语表现理论(DRT)为基础,构建了日语句群形式描写的程序,在日语语篇形式化研究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积极的探索。同时,通过对日语句群汉日翻译的教学实例的研究,指出了句群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英文影视片流入我国,片名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试从文化、审美、商业、地域等方面探讨英文影视片名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大众传媒方式越来越多地涌入国际市场;并以其受众面广,表达形式多样发挥着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作用。电影不仅在教育、娱乐等方面不断发展,其商业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切都对电影的翻译,特别是电影片名的翻译提出了新挑战。由于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不同的文化因素、表达习惯、商业因素等,因此译者在翻译片名时,语境顺应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和制约尤为重要,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语境顺应是实现理想翻译的关键,也是评价译文质量的主要标准。本文主要从电影片名的特点和功能着手,论述了语境顺应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功效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陆与港台三地电影译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片名的翻译与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影片译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为探讨电影片名翻译的正确方向和途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 ,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电影的翻译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直观的手段 ,又是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中的重中之重。着重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 ,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角度阐释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大众和媒体传播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其它翻译,电影片名本身肩负着文化和商品的双重使命,因此,它具有简约特征、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商业特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这些独特特征方能翻译出准确本色且脍炙人口的译名。  相似文献   

16.
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可以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翻译。然而,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语言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误译,从而产生各种翻译问题。片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它的翻译原则。在影院日益萧条的今天,如果电影作品片名翻译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失败,影响票房价值。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翻译,可以采直译、意译、音译相结合的方法,以避免误译等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存在一个中文原书名派生多个英译名的普遍现象,这会引起书名可识别性功能传递的欠缺,并造成书名信息的缺失、原语与目的语间关联线索断裂、中国文化的深度传播与研究在海外受到局限、翻译资源浪费和图书管理不便等问题。因此,在汉译英的书名翻译中不应单纯使用译意法或译音法,而应考虑译音译意并行,以译音为主,译意相补,这既有助于资源的系统化利用,也便于译本更好地与现代图书管理体系结合。  相似文献   

18.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电影翻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角度分析大量英文电影的汉语译名,归纳出了当前电影译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广告性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相关的翻译原则指出了电影片名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为今后影片片名翻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而其书名又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因此,书名的翻译尤其重要,好的书名翻译能有效地促进作品的传播。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强调翻译目的与译文预期读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影下,在全球汉语热、中国热的热潮下,英译中国古典名著书名时应采取音译为主,后加夹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