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将会影响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作为高校后勤队伍中的一名管理者,该如何克服目前队伍建设存在的各种"瓶颈"?笔者认为,从事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各级管理者,应站在政治的高度真正理解这场改革的历史意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高校后勤队伍战线的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激情,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更新我们的用人观念,健全我们的用人机制,优化我们的考核方法,共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2.
龙君  吴国璋 《理论界》2002,(3):32-3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高校后勤改革从1978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期间步履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作为一种教育产业被人们所认同,对高校后勤改革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高校后勤如何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有许多迫切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 ,上级领导对高校后勤工作及其改革十分重视 ,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也为后勤社会化改革营造了一个非常有益的氛围 ,我们应把握住机遇 ,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 ,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总体上必须强化政府主导行为 ,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 ;具体操作上必须借鉴社会改革的经验 ,摸清后勤改革的家底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注重两个效益的提高 ,重视干部职工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 ,分析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性 ,探讨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模式 ,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后勤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要真正实现社会化,就必须要对高校后勤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这是解决我国高校发展瓶颈问题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由于高校和后勤企业之间没有理顺产权关系,加上管理体制及高校后勤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等因素制约,高校后勤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坚持“由政府统筹主导、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后勤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既按市场规律运作,又具有教育特点的后勤保障体系.为此,应指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常秀鹏 《河北学刊》2012,32(1):240-243
高校后勤全面推进社会化改革十年来,后勤管理在改革大潮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拓展视野,依据各自具体实际,勇敢创新,逐步确立了适合各高校后勤发展特点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其中"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与运行模式更具体、更灵活、更能够体现中国高校后勤发展的具体实际,因此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后勤改革的现实与问题,必须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构建市场化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出路。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内涵应是: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政府、学校和社会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对加强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工作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进程,逐步向服务社会化过渡,在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求生存,求发展.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分析了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高校后勤管理应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促进后勤社会化,以信息化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的观点,并对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首先解决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深化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社会化改革对于克服高校发展的"瓶颈"制约,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国内有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廓清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边界,为下一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理清头绪,找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成功与否对促进高校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正确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建立起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为此,从中国当前高校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入手,对高校在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理念的形成和实践 ,高等教育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了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 ,推动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坚持发展和稳定的原则 ;坚持“优质低价”的原则 ;坚持巩固和发展后勤职工队伍的原则。高校后勤要发挥好后勤自身的优势 ,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在竞争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全面启动,特别是第二、三次会议,进一步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向纵深化推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各高等院校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研究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院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管理和服务多方面工作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结合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解决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最终要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切实解决改革与稳定、发展、外化与内化、“无情改革”与“有情操作”、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追求效益与服务育人 ,职工素质不高与企业管理科学化等矛盾 ,唯有如此 ,才能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服务的产品性质是人们基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作出的价值判断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必须对其产品性质作出合乎规律的界定。在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时代 ,高校后勤服务属于基本公共产品性质 ;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以后 ,高校后勤服务则属于基本私人产品性质。高校后勤服务在后勤消费资源的配置、原有后勤资产的处理、原有后勤队伍的安置及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的改革 ,都必须依据高校后勤服务的基本私人产品性质。  相似文献   

17.
伴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塑造后勤企业良好形象,成为高校后勤管理的高层次追求。后勤企业形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提供服务保障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后勤企业形象的特点界定与分析,提出了确保后勤企业的长远发展要以塑造良好的后勤企业形象为基础,同时阐述了如何塑造后勤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队伍对高校后勤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后勤队伍建设.从"源头"即组建后勤队伍、从"发展"即后勤队伍的教育管理、从"领队"即后勤领导班子建设、从"动力"即后勤队伍监督考核机制等角度,结合近几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分析探索了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金水  李绍平 《理论界》2010,(4):213-215
高校后勤用工制度的改革,涉及高校职工人事身份的动态变化与高校的资产运营的产权分离。着眼于高校后勤用工制度的改革,以维权工作为支撑点,探索高校工会对职工维权机制的构建与用工制度的改革关系;推进高校的民主管理,保障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在《劳动合同法》的视域下,引领高校工会工作的法制化,解决学校工会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高校在可持续发展中用工制度的改革思路,发挥工会在高校管理中的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国 《理论界》2006,(2):128-12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对此我们需要在思想认识和理论依据上作出深层次和前瞻性的把握与研究,进行探索与创新,尤其要对各种改革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