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杜贵晨 《河北学刊》2012,32(3):88-92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的传统自唐代发生,至元明间《三国演义》、《水浒传》逐渐被突出起来,但至明中叶《西游记》写"紧箍儿"始,才有了真正作用于人物性格命运的物象设计,至《金瓶梅》写"胡僧药"、《红楼梦》写"冷香丸"而渐次发扬光大。其后先相承,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在"文学是人学"方向上的进步,而其为物之来历与作用大都神异怪诞,表明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形象,虽在细节的写实上可能精妙绝伦,但其基本性格命运却多因作者的意图而成,很大程度上是作家理念的产物,与西方所谓"现实主义"的风格相去甚远。我们切不可只是套用西方文论来解读中国古代小说,而应从文本出发,适当参照西方理论,独立自主地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点与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2.
(一) 如果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将会发现在漫长的文学发展中,有许多传统的主题和方法,经过上千年无数次的演变,经过历代作家的共同努力,终于从萌芽、发生、发展到成熟、到高峰。一步步完善起来,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突出的特点。离魂就是我国古代叙事性文学中的传统主题与创作方法之一。“离魂”就是活人的灵魂离开肉体。最早写离魂小说的是晋干宝《搜神记》中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古代小说史的著作,书中论述的小说颇具代表性.“积累型”是古代小说繁衍发展的方式之一,这类小说在形成历程中有厚实的母本文献基础,小说的情节内容、人物角色、艺术构思等世代积累,后世文人的改、增、删等润饰加工提高了其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4.
以他称写己与自我称扬,可谓古今一也。这是据人称以辨古代作品真伪时,应当注意的。不少学者因屈原《卜居》、《渔父》及《文选》所载宋玉诸赋以第三人称口吻写而否定其真,虽似极有道理,却实非缜密,经不起推敲。从自我称扬这一角度切入,《招魂》必为招君王之魂说难以成立,而屈原完全可以称自己为“贞臣”。  相似文献   

5.
"情痴说"是潘之恒戏曲表演论的基石,它是晚明戏曲理论中"主情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与晚明文人的审美情趣息息相关."情痴说"强调演员的情感体验,与西方戏剧表演论中体验派的理论接近.通过潘之恒的"情痴说",我们对中国古代伶工注重内心情感体验的认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看似纷繁杂乱,但只要加以梳理,也能化零为整.其中,围绕小说功能与价值的"依经"论辩,即可自成谱系.一方面,针对某些道学家关于小说"淫邪""低俗"等"不经"之论,小说批评者常依据"皆以情教"的《六经》,辩护小说写男女之情属于"正经""雅道".另一方面,针对某些按照史学家"信实"原则对小说"虚妄诞幻"的指责,小说批评者常"依经"予以辩驳,强调小说叙事写人合乎情理.最终,为调节相持不下的"经"与"不经"之辩,古代小说批评者常依据《周易》以来的"阴阳双构""相反相成"等经学思维,推演出以"奇正相生"为主调的"雅俗共赏""庄谐相映"等系列辩证话语.  相似文献   

7.
古代书画理论对古代小说技法批评有着重要影响,是古代小说技法理论的主要来源之一.古代小说批评者在描述小说的传神效果、揭示小说细部的描写技艺、反映小说总体的构思布局等方面分别借鉴了古代书画理论资源,使得古代小说技法批评呈现出妥帖允当而又生动形象的特点,由此可见援引书画理论在小说技法批评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正>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所写的主人公或其他人物,是动物、植物、鬼物、神物,偶尔也会是矿物.通常是由物化成的人,偶尔也会是由人化成的物.这个突出的特点,也是一种特异的构思或手法,其作用、效果相当复杂,是研究古代文言小说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尤以动物形象为错综纷纭.文言小说中的动物形象,最早出现的纯属异闻,简短而荒诞,为志怪书本色.干宝的《搜神记》、传为陶潜作的《搜神后记》中都不乏其例.如《搜神记》中的《狗作人言》:"永嘉五年,吴郡嘉兴张林家,有狗忽作人言云:'天下人俱饿死.'于是果有二胡之乱,天下饥荒焉."此类之作,既不表现动物的生活习性,又无深刻的寓意,是文言小说动物形象中浅薄无聊的一类;严格地说,还不足称小说,也没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较有研究价值的是具有生活细节而记叙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类:一类是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的小说,通称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不为史志著录而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采用西方现代小说观念,离白话通俗小说较近,而离史志子部小说较远,故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前者而相对忽视后者,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利用.在中国文化本位意识和学术本土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反思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对中国史志子部小说的歧视、误读和曲解,发掘史志子部小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推进中国现代文化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当前中国古代小说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应该回归中华文化本位,将重点放在史志子部小说方面,以弥补一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两类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失衡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郑光祖是元代后期的著名杂剧作家。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曾将其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迷青锁倩女离魂》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共称为“四大爱情剧”。该剧以独特的表现角度、丰富的思想意蕴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不仅推动了爱情剧的创作,而且对后世作家产生了较大影响。 《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它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内容,通过倩女与王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及其由此展开的戏剧冲突,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反抗斗争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原小说的反封建婚姻的主题。 与陈玄祐的《离魂记》相比较,我们发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对原作情节做了一些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