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禹贡》巨大的历史地理学价值为学术界所公认。《禹贡》中的黑水问题一直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对于黑水是否存在、其数量与分布范围如何,一直聚讼纷纭。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关于《禹贡》黑水问题的研究脉络,并重点回归《禹贡》原文进行文本再解读,可以判定《禹贡》中的黑水是确定存在的,且分为雍州黑水与梁州黑水两条,雍州黑水位于今临洮、羌中以东与陇山以西之间地区,梁州黑水位于今四川成都、重庆一线与石棉、宜宾之间。  相似文献   

2.
作为“东洋学派”与“古史辨派”的创始人,白鸟库吉与顾颉刚都展开对《禹贡》“九州”名称由来的考证,二者在主要证据、结论、视角、考辨方式、论证层次上有明显差异。关于《禹贡》“九州”名称的产生时间,白鸟库吉认为产生于春秋时代,孔子之前,顾颉刚认为“九州说”产生于春秋中叶,而《禹贡》“九州”中九个州的具体名称产生于战国时代。白鸟库吉将《禹贡》“九州”中关于地理位置、民族疆域、人文、贡赋等记述认定为源于中国传统思想的传说,并不具有地理记述价值,顾颉刚则将其视作一个不断演化、渐趋具体化的地理学概念;白鸟库吉的考证只关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因素,完全忽视地理性因素,而顾颉刚不仅考虑到五行思想的因素,而且更多地关注地理沿革;白鸟库吉把《禹贡》“九州说”当作“尧舜禹抹杀论”的一个重要证据,而顾颉刚对《禹贡》“九州”的考证相对独立,没有较强的结论指向性。  相似文献   

3.
由历史学家顾颉刚创办于1930年代的《禹贡》半月刊,正式英文刊名为《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是我国第一份以"历史地理"一词命名的学术期刊。《禹贡》始终以"学术救国"为办刊宗旨;倡导分工合作的研究精神;坚持"无间新旧,兼容并包"的办刊风格;重视青年作者的培养。《禹贡》的办刊经验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北荆州张家山336号汉墓出土一枚法律文书残简记录了四个地名。四个地名均在陇西郡西部边塞,而且按照交通路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表明残简载录的法律条文可能与边塞管理或交通路线有关。依照残简四个地名的顺序,结合《后汉书·西羌传》,可以判定秦汉氐道在今甘肃省宕昌县城附近。秦汉氐道方位的落实,可知汉代曾将今宕昌县、礼县境内的清水江对应为《禹贡》漾水,将今岷峨山北段对应为《禹贡》嶓冢山。汉代另外存在把今天水市齐寿山对应为嶓冢山的意见。这种分歧可能展现了不同流派儒生对《禹贡》地名理解的差异。魏晋以后,为配合今齐寿山为《禹贡》嶓冢山,又出现了将今永宁河对应为《禹贡》漾水的意见。时至北魏,又把嶓冢山安放于今陕西省宁强县,把漾水对应为今大安河。漾水、嶓冢山观念的不断转移,与历代对汉水源头的认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禹贡新解》前言金景芳,吕绍纲《禹贡》是《尚书》中重要的一篇,也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所记禹时之山川、土壤、物产、交通、区划等皆至为精密、完整、系统,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有人说《禹贡》所记山川物产等自然状况是可贵的,而大禹其人及治水其事是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6.
该文依《禹贡》和《汉书》等古籍所载,运用现代考古学和民俗学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古时期的科学巨著《山海经》和中华文化圈的关系。认为《五藏山经》和《禹贡》所载的华夏文化圈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后来的大中华文化圈其地域东达库叶岛、日本和南太平洋诸岛;西至中亚和西亚;北至西伯利亚乃至极圈;南至中南半岛。这一广大地域正是中华民族后来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要地域。《山海经》早在2000多年前已为这一活动地域奠定了认识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针对《禹贡》提出了五条置疑,认为其撰写必不早于战国时代。通过解析顾氏的置疑,提出如果局限于西周或春秋时期,顾氏的置疑似难回答,但当放眼到夏商时期甚至是龙山时代,这些置疑就不难回答了。又通过对九州的排序和贡赋的分析,提出《禹贡》的内容,恰是舜禹时期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史学界,顾颉刚等一批现代史学精英在抗战时期成立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等学术刊物,最先倡导系统研究边疆民族史、民族地理学,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尚书》是我国一本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禹贡》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在对国土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和勘察后所采取的一系列符合国家发展实际、方便国家行政管理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初期诞生的禹贡学会,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初具雏形的重大标志”。学会虽然前后不到四载,然而,学会凭其坚强的团结、踏实的精神,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它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从《禹贡》半月刊论及禹贡学会对历史地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历代经传笺疏有关《禹贡》"江沱"与江水"东别"的地点、江沱故道及其流布区域的解说极为分歧.文章对这些分歧一一予以解说,并且指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文章的结论是江沱与江水"东别"的地点是灌县(今四川都江堰市)的"离堆",江沱故道是现在"柏条河"的故道.这一结论,不仅符合《禹贡》旨趣,而且与后代"沱江"的得名及其流布区域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近因偶然的机会读了辛树帜著《禹贡新解》一书(农业出版社1964年9月出版,全书共367页),这是一部颇有功力的专著。第一,它列举了前人的重要学说,并—一分析评判,这无异给《禹贡》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同时也给后人学者,指出蹊径,多所启发,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摸索,嘉惠很大。第二,辛先生的治学态度是值得学习的。虽然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持之甚力,但对于异说都加以尊重,并择善而从,甚至别人的意见,即令是一个字的是正,只要有当,都欣然接受,并标而出之,不掠美,不屈从,襟胸磊落朴直。第三,前之治《禹贡》者…  相似文献   

13.
《禹贡》中的秦岭淮河地理界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不仅对秦岭淮河有较详细的描述,认为它们在桐柏山相接,构成了横贯战国“天下”中部的东西向山川界线;而且利用这条界限进行了地理区划,以此为界,自西向东,此线北侧为雍、豫、徐三州,南侧为梁、荆、扬三州。《禹贡》还对秦岭淮河两侧地理环境的差异做了较客观的描述,指出竹、桔、柚等亚热带典型植物主要生长于此线以南;在田、赋等级、产业结构方面南北也迥异,以南地区有相当比重的原始经济成份在内,而以北地区则经济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纺织手工业发达。  相似文献   

14.
白鸟库吉是日本东洋文献学派的创立者,提出了著名的“尧舜禹抹杀论”.他带领其弟子对中国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在中国东北史和朝鲜史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顾颉刚是中国“古史辨”派的领袖,首倡民国“疑古”之风,后创办《禹贡》半月刊,掀起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热潮.二者的研究似乎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二者学术起源之“疑古”观念亦存在某些共性特征.本文以顾氏与白鸟氏对《禹贡》的考辩为出发点,比较二者“疑古”思想的学术渊源、辨析方法与观点倾向,试图探究二者在学术上是否存在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从《禹贡》篇的“贡道”谈起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艰苦劳动和无比智慧,在祖国锦绣般的原野上,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生产,因而展开了与洪水作英勇斗争的故事是很丰富的.古籍传说中,有共工、女娲、鲧、禹和开明等英雄人物.特别是夏禹治洪水的故事,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尚书.禹贡》篇里还有比较系统的记录.在这篇最早的地理文献里,它记述了祖国古代九州的疆界,山川纵横的地形,土壤物产的区别,还概述了  相似文献   

16.
正早在《尚书.禹贡》和《山海经》中已有关于中国地域的描述,它们记载了各地的山川、土地、动物、植物、农产、矿产,还记载了一些神话,可以视为有关地域文化的发轫之作。此后出现了许多地理书籍,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影响尤为深远。前者记载了西汉的疆域、户口、物产、风俗等;后者通过对《水经》的注解,记录了许多河流及沿岸的风物,保存了丰富的地理和人文信息。本书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研究,重视古代的传  相似文献   

17.
东周时期,中国已将麻、葛等植物纤维大量用于纺织生产,其中,麻类纤维一般强度高,不易腐烂,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之一.葛是属于豆科的一种藤本植物,是我们祖先最早用来进行纺织的植物纤维之一.本文结合《禹贡》《诗经》《尔雅》等经典史籍,以及相关考古发现,探析东周时期麻葛的生产区域情况.  相似文献   

18.
自来谈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人,大多着重它所代表的地理实体的特征描述,而很少有人去挖掘它的词源意义。这几年,注意这问题的人,多起来了,但问题并没有获得解决。这篇文章,拟以两方面探讨:一、历史上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描述远在《禹贡》和《淮南子》二书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文字和历史地理等角度看,《系年》及包山简地名“徒蔷”即先秦楚薮“云梦”.楚简“徒蔷”、《禹贡》“云土梦”、《楚语》“云连徒洲”、《晋语》“徒林”皆为“云梦”异名,其差异是由时、空以及语言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一《尚书》是我国上古时期早期的文史典籍,相传由孔子编纂而成。《尚书》的内容,除了后人追记的《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几篇是纪载上古尧、舜等帝王的历史功绩以外,其余大都是记载当时政府的文诰、命令。《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