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国各地方政府,都有义务确保城市(镇)居民居者有其屋,但是该“屋”不是国内普遍推出的经适房——居者经一定的申请、审查程序获得该“屋”的阶段性居住权,而不是不动产意义上的私有财产权,简言之,该“屋”不能作为商品在楼市上作买卖交易。  相似文献   

2.
周群 《公关世界》2008,(1):33-33
“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惦记着中国的住房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带着建设部长汪光焘狮城“取经”。 18日至21日,温家宝访问新加坡,并出席在狮城举行的东亚五国领导人系列会议。走进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温家宝了解到,新加坡约80%居民住在组屋里。组屋工程是新加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为使“居者有其屋”而实施的政府主导的普惠性住房工程。  相似文献   

3.
陈长缨 《安家》2007,(10):187
人必须真心相信点什么,才能活得有滋味,企业也一样. 分房政策取消后,房地产行业担当起了政府的部分责任,担当起了实现大部分人"居者有其屋"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刘成碧 《城市》2007,(10):34-36
一、房地产业调控的目标和背景 "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愿景.当年孙中山先生将其列为民生之大要;当今的执政党和中央政府更视其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前30年,基本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在"产品经济"的制度环境下无法启动其他的社会力量,"居者有其屋"只能是低水平、低标准的:广大的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仍延习几千年的传统自建住房,而人民公社制度使农村人群已无穷富之分,自然也见不到旧时的豪宅大院,大多数农民的住房以土坯建造:城镇居民的住房来源,一是以"单位"的名义建公房分配给本单位员工使用,一是由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收集、新建所谓"社会公房"租给市民使用.  相似文献   

5.
杜小平 《城市》2003,(5):38-40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一直都非常关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维护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利益.天津市在经历了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后,已初步建立起新的住房供应体制,即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或是合作建房,最低收入者则可申请廉租房.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1978年的7.2平方米增加到2001年的15.9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也从1995年的74.3%上升到2001年的91.4%.但从"居者有其屋"的意义而言,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之后,如何建立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主流市场的住房供应体制,还面临诸多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许多关于房价的利空消息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包括央行数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建设部明确表示增加政府指导价的住房供应,不久的将来中低收入人群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个人集资建房成功个案不断破茧而出;市长出面承诺坚决拉低房价等等。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消费者一致认为,与去年房市调控的碌碌无为相比,2007年的房市将会出现转折点,中国房地产正在大踏步地进入"民生时代"。然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5.6%,4月份全国房价同比上涨5.9%,成为去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涨幅,上涨幅度甚至超过去年房地产宏观调控之前。  相似文献   

7.
记者日前获悉,作为"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的牵头部门,住建部正抓紧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起草完成后将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订。据了解,"条例"草案拟对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退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路径进行规定。(《中国经济网》4月8日)在一个文明和谐的国度,不论贫穷贵贱都应"居者有其屋",居住权应当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8.
《城市》1998,(4)
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近代史上,住房问题都曾经是令世界上许多国家困惑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已成为吃穿不愁的城镇居民的共识,“居者有其屋”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城可谓是寸土寸金。在这里,卖到12万新元(约合60万人民币)一平方米的私人公寓毫不稀奇,这个数字即使是对富裕的新加坡平民来讲,也是难以承担的。然而,新加坡却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归功于政府提供的"组屋",  相似文献   

10.
过去10年里,北京房价大约涨了10倍。中国政府正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在中央政府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开始争相修建保障性住房.其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中国今年的保障房建设指标比去年增加了70%,按照3月份中国政府宣布的计划,将在2015年前建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几乎可以容纳英巨是为了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和波兰的全体居民。中央政府还希望以此刺激中国经济。不仅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地产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问题的提出房地产业是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现代化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城市化,对土地和房屋都产生着旺盛的需求,从而成为推动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我国房地产业虽起步晚,但房地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城镇百姓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已从“居者有其屋”发展到“居者优其屋”。基于我国房地产业目前所处的环境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必然选择。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在WTO背景下,中国作为WTO的新成员,外商将以直接投资或…  相似文献   

12.
邱少君 《城市》2009,(1):62-64
住房作为民生之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住房保障的进入、监管和退出机制是住房保障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运转的前提,是顺利实施住房保障政策、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最根本保证。完善住房保障的进入、监管和退出机制对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保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包蕾萍  吴岩 《科学发展》2013,(12):97-102
上海推进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是上海"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同时也与上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呼应。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上海公租房政策对推动"人的城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强化了对非沪籍居民和中等收入阶层居住权的保障;有助于对工作者居住权利的保障;有助于带动整个区域的和谐、均衡发展。政府在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过程中,还须适度扩大规模,改变产权式保障的传统思路;从严实行进出筛选机制,鼓励向上流动;坚持运作市场化、社区社会化、政策政府化;关注产业布局,突出其人才属性。  相似文献   

14.
日前,在全国房改及房地产工作会上,建设部刘志峰副部长发表了题为《以启动居民消费为中心,全面推进城镇住房新制度建设》的讲话,指出1999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和启动居民住房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在住房分配、供应、二级市场、住房公积金、住房金融、物业管理、住宅产业现代化和消化空置商品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住房制度改革继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多年来,上高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县城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县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2007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2010年6月,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弥补了长期以来"夹心层"住房政策的缺位。2010年我国建设保障性住房580万套,2011年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房价成本揭秘”调查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有关部委也予以回应和支持,认为公布房价成本清单,还购房者知情权,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也有一些开发商提出质疑甚至表示反对,认为这一做法会侵犯商业秘密,称供求决定价格,只要房子能卖出去,再高的价格也是合理的。在这个两难选择中有四个问题需要追问: 公开房价成本有无必要?公布成本清单是否会侵犯商业秘密?公布房价成本是否难以操作?公布房价成本能撼动高房价吗?作者指出,房地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居者有其屋”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政府有责任适当干预,让开发商保持合理  相似文献   

18.
靳杨  武若愚 《城市》2010,(8):65-67
住宅是满足人们居住需要且具有人为空间的一种建筑类型,人为空间包括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两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简单的居者有其屋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居住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这种需求正不断推动住宅的发展与进化。  相似文献   

19.
王魁  张晓星  吴南 《城市》2010,(9):56-61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居民住房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办发[2010]10号)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文件,加强了政府对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干预,进而定下了未来住房建设的主要基调。  相似文献   

20.
《城市》1993,(1)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我国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提出实施住房制度改革放大效应策略,旨在在正确引导消费、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缓解居民住房困难,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有效地启动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消费服务市场),并推动建筑业以及一切相关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