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富强复兴之路。今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为纪念这一关系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大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  相似文献   

2.
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前后两个三十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就实践而言,前三十年的实践是后三十年实践的前提,后三十年的实践是前三十年实践的发展;就理论发展而言,如果后三十年的理论创新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史"的话,前三十年的理论探索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前史";就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而言,离开前后任何一个三十年,都很难理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两个方面.政治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共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源溯和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之源在于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境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就理论体系本身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整合,其概括有利于深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主旨和思想内涵的认识和把握;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其指导思想,其概括有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概括和提炼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成功范式,必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发展变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主线,就会抓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利益根源,对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四点规律性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弄清楚中国特色,这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二是经济模式的中国特色,三是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四是建设目标的中国特色.这四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旺盛的生命力的深厚根源.  相似文献   

8.
○问 ●答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您觉得究竟应该如何历史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小平同志在1982年明确提出来的,但是,他的思想脉络,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在那个时候,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学术界存在二律背反现象:一方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为理由,从而简单地否定"始于毛,成于邓"的说法,看不到两个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在极力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又花大力气来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孕育等,这就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用"源于毛、创于邓"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毛泽东等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八大前后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深层理论基础,具有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意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理解,有助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维度包括: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的历史相承,理论的内容整体,以及理论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至今已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反思、研究、总结这30年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建树和文艺工作实践,是当前加强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研究,推动我国先进文艺建设和文艺事业发展具有鲜明时代意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的重大课题。由"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开启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走过的90年,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和不断丰富发展的90年。以改革开放的30年为研究中心点,切入主题,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运用实践的历史时代特点,把这90年划分为具有各自不同历史内涵又有内在联系的3个30年的历史阶段,可以通过对90年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在历史演进的承续与发展中认识与把握改革开放30年文艺创作、文艺工作和文艺理论研究实践的理论建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他从制度的属性、内涵、价值目标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从基本制度、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三个层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架构,通过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当今中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开放,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计河 《河北学刊》2008,28(2):204-2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逐渐总结出来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性、实践性和中国化特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任务、发展规模和自身特点决定的。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加强校风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育途径,构筑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增强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通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探究而形成的制度体系,凝结了全党上下的汗水和付出,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该制度系统地统领下,全党全国万众一心,从而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显著的优势。在我国,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工作都需要依据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而进行。通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影响因素及时代价值,最终提出当前我国的制度自信的实践路径。这对新环境下贯彻和落实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未来发展的自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不仅具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重大理论意义。深刻把握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意义,必须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本身的辩证关系视角去理解;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去理解;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角去理解;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去理解。只有深刻把握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意义,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从容应对"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越来越成为时髦的词汇和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的时候,潜心厘清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仔细辨析这些概念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真诚地指出值得注意和防范的错误倾向,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尤为重要,有助于我国坚定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