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了"在现代汉语语法里被称作助词,因其跟动词所表示的时间有关系,并且所处的位置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于是分出"了1""了2"两种形态。但由于二者都是动词"了"虚化而来的,所以两者之间有相似性,表达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本文就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了1""了2"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了"在现代汉语语法里被称作助词,因其跟动词所表示的时间有关系,并且所处的位置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于是分出"了1""了2"两种形态。但由于二者都是动词"了"虚化而来的,所以两者之间有相似性,表达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本文就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了1""了2"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结合实例进行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壮语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虚词,"jщ33"就是其中一个,它由一个表示"在、居住"意义的动词虚化为两个语言成分:一是介词;二是进行体的标记.  相似文献   

4.
汉语介词框架"PX时"通常在句子里中做状语,常被看做是汉语的同时性时间结构。通过对一系列的语言事实考察发现,它在表达时间范畴时既可以与句子的主要谓语动词是同时关系,也可以是非同时关系。在语义虚化的促动下,这一介词框架还能表达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  相似文献   

5.
准确梳理和认识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流变,有利于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和话语重塑中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大汉族主义""五族共和""国族主义"等内涵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趋向于关注和关怀少数民族"多元",中华民族概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虚化.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中华各民族""中国各民族"等概念的更高层次表达,是中华民族概念的最优表达.  相似文献   

6.
民生图文     
<正>"民生"是国家乃致全民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民族论坛》杂志的所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民生话题的内容又是如此广泛,甚至包括世间万象,于是我们总是渴求在这万象中去寻找最不平凡的。什么是不平凡的呢?媒体把焦点集中在了"不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平凡人的不平凡生活",于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不经意间被我们遗忘在一个看不到的角落。可是,谁说过:善良的人们,总是会把关注和赞扬投给真实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边疆民族地区特别要全面反对各种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各种虚化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象发生。多维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全面研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多重挑战,有利于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指导,探索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复线的历史"确立的对手是"线性历史"(linear history)。杜赞奇说,以往"历史"以"线性历史"(linear history)的方式来书写。"线性历史"通常具有稳定的历史主体如民族国家,"用来对付线性时间经验的困境,即过去与现在的分离以及流动的时间与永恒的时间之间的脱节"。于是散失的事件被选择进入"历史",进入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产生于六朝,起初只作为人物画叙事场景的点缀。唐朝中期,青绿山水画由李思训父子推向成熟。另一面,王维力主变革,在士大夫们"水墨更宜乎道"的时代呼唤中,王维提出了"水墨兴吾唐代"的口号;在"度物象求其真"的时代追求中,理法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視。于是"皴法"应运而生。五代,荆浩、董源的出现,确立了皴法的型态基础,使山水画技法得以初步完善,促使了这一画科进入了文人画自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大约从2005年开始,每年"9·18"前后,我都会和同学们交流一篇曾在北大BBS上引起轰动的文章"一个东北人和一个日本人在上海的对话"。在交流的最后,我往往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哽咽甚至泪流满面。2009年""9·18""前后,一年轻班主任问我星期一班会要说些什么,我说我将要读一篇在北大BBS上引起轰动的文章,于是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11.
<正>"复线的历史"确立的对手是"线性历史"(linear history)。杜赞奇说,以往"历史"以"线性历史"(linear history)的方式来书写。"线性历史"通常具有稳定的历史主体如民族国家,"用来对付线性时间经验的困境,即过去与现在的分离以及流动的时间与永恒的时间之间的脱节"。于是散失的事件被选择进入"历史",进入  相似文献   

12.
最近,家里办了一次喜酒,请来的都是稀客——来看恩施的湖北作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家的"说,按正宗土家族规矩"进出三天"的最高礼仪接待。于是安排"家庭主妇"拿出筹备已久的绿色山珍腊味,在深山采摘的珍馐水果等特色食品,按祖传私房菜的配方、厨艺,煨炖蒸煮,煎炒烹炸,去烹制满蒸满扣四盘八大碗的土家全席;安排"家里"出得趟,会说话的"知客司"带领稀客看山水风光,赏民族风情;安排"家里"端庄大方,聪秀标致的女孩子筛茶,上果品。  相似文献   

13.
<正>侗族民间广泛流行着一种非常独特的迎宾习俗,侗语称"sagp singp"。"sagp"是阻拦或堵塞的意思;"singp"是指寨门。由于有些村寨没有寨门或寨门已经消失,于是"sagp singp"(拦门)便演变成"sagp kuenp"(拦路)。无论"拦门"还是"拦路",其形式都是主人用板凳、火钳、纺车、鸡笼、笤帚、树枝、草结等物把客人阻拦在寨门或路口之外,并唱"拦门歌"或"拦路歌"盘问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要到  相似文献   

14.
山水画产生于六朝,起初只作为人物画叙事场景的点缀。唐朝中期,青绿山水画由李思训父子推向成熟。另一面,王维力主变革,在士大夫们"水墨更宜乎道"的时代呼唤中,王维提出了"水墨兴吾唐代"的口号;在"度物象求其真"的时代追求中,理法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視。于是"皴法"应运而生。五代,荆浩、董源的出现,确立了皴法的型态基础,使山水画技法得以初步完善,促使了这一画科进入了文人画自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叶     
经典误会1、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小心肝!""病人微笑道:"小宝贝。"2、有位大嫂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即将下车的男人掉了包烟在踏板上,于是赶紧对那男人说:"同志,你烟掉了!"男人大怒:"你才阉掉了!"3、公交车上,站着的孕妇对身旁坐着的陌生男子说:"你不知道我怀孕了吗?"只见男子很紧张的样子,道:"可孩子不是我的呀!"  相似文献   

16.
卣的名称是宋代学者推定的,在传世器物中尚未见到自名为卣,但在《诗经》《左传》以及铜器铭文中,却常有"秬鬯一卣"的话.而在《周礼·鬯人》:"庙用修",郑玄注:"读曰卣,卣中尊".①于是,在研究学界对卣字的来源各个学者观点不一致,且存在歧义与争议.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不同学者对卣字提出的观点与现出土的器物铭文中对卣字的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这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咏笋名句。其实,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有爱笋之好。传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期间,路过于潜县大片竹林,于是即兴赋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救。"诗尚未成,于潜县令便以"笋焖肉"款待他。诗人吃得津津有味,食毕仍连连称赞,并情不自禁地提笔续诗:"若要不瘦且不俗,自当日日笋焖肉。"  相似文献   

18.
卣的名称是宋代学者推定的,在传世器物中尚未见到自名为卣,但在《诗经》《左传》以及铜器铭文中,却常有"秬鬯一卣"的话。而在《周礼·鬯人》:"庙用修",郑玄注:"读曰卣,卣中尊"。~①于是,在研究学界对卣字的来源各个学者观点不一致,且存在歧义与争议。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不同学者对卣字提出的观点与现出土的器物铭文中对卣字的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的时候,查处了一个叫做李卿的恶霸。李卿的父亲李君,是当朝的刑部大官,他听说此事后,立即找郑板桥说情。李君来到郑板桥的家里,只见旁边的几案上放着文房四宝,于是他眼珠子一转,心中有了主意,对郑板桥说:"郑兄,你我题诗作画以助雅兴,如何?"郑板桥爽快地说道:"李大人请便!"李君也不客气,当即上前拿起笔,就在纸上画了一片尖尖竹笋,上面飞着一只乌鸦。郑板桥上前见了,也不搭话,就挥笔画了一丛细长的兰草,中间还有只蜜峰飞舞。李君画完后,笑眯眯地对郑板桥说:"郑兄,我这可有名堂,叫做‘竹笋似枪,乌鸦真敢尖上立’。"郑板桥微微一笑,说道:"李大人,我这也有名堂,这叫做‘兰叶如剑,黄蜂偏向刃中行’!"李君听了郑板桥之言,知道来硬的不行,于是就换了  相似文献   

20.
正张里侗寨,位处"百越襟喉"要隘的通道甘溪乡青龙界山脉脚下,属于珠江支流的源头村寨,长期以来,张里侗寨与周边的侗寨、壮乡、客家屯寨的交往(月耶)很密切,"赛芦笙""演大戏"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主要纽带。近年来,甘溪乡政府很重视文化旅游的推广,于是,很多文人骚客常常三五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