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毛泽东军事辫证法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充足的思想资源与养料.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对中国古代兵书中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直接汲取和利用;(2)对中国古代典籍中具有谋略意味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进行改造、利用;(3)对记载于史籍的有关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战争谋略和智慧进行摄取并加以灵活运用;(4)对中国古代文艺作品、历史典故、民谚俗语、棋艺戏曲中的生活智慧加以提炼萃取,并用于对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阐释与说明.正是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智慧,从而使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具有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
汉初三杰之一韩信,是我国古代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他“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用兵艺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所创造的一些战法,如暗度陈仓、背水阵、木罂缶渡军,等等,千百年来在我国人民中广为流传。清代方苞说,司马迁所以于汉兴诸将中独详述韩信之用兵,是因为“信之战”,不仅“刘项兴亡系焉,且其兵谋足为后世法也”,这是很有见地的。为批判地继承古代军事理论遗产,本文拟对这位名将的用兵韬略,爬梳剔抉,一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到敌人后方,先后建立了十九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了大片国土。这些根据地深入敌占区腹地,迫近敌人控制的交通要道和工业城镇,钳制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①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是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敌人,保存自已,进行战争活动的军事依托,而且  相似文献   

4.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法著作,内容闳廓,思想深邃,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统军思想,一直为历代统治者、兵家及学者所重视。它的“杀人安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礼义为先、兼爱其民”的政治观以及“敌若伤之、医药归之”的人道主义精神突出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思想渗透到军事斗争领域,并逐渐形成为中国传统武德中颇具特色的“贵仁尚义”的仁本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对中国历代战争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5.
军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主要是气候)的变化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的重要起因.环境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战术的重要作用因素.中国古代长城的修建,凸显了环境对军事战略的影响;骑兵的出现,则集中体现了环境对军事战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6-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世界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补充、发展和修正;敢于以弱制强,号召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争取中间地带国家,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孤立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加强中国军队现代化与国防建设,以人民战争防止敌人突袭;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不怕战争,准备战争,更要和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 ,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 ,历代论兵之书如林垂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思想观念的解放 ,国学热的兴起 ,兵家文化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学者们研究的触角涉及兵家文化的方方面面 ,而军事思想是兵家文化的主体 ,研究成果尤为深入细腻 ,引人注目 ,本文拟对此作简要回顾和总结。一、关于军事战略战术思想  对于兵家战略理论的总体把握 ,学术界普遍认为《孙子兵法》奠定了兵家战略理论的基础框架 ,后世兵家在战略理论方面有所发挥和延伸 ,然一直未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德通史》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重视发扬文德,而且重观发扬武德。所谓武德即是军事道德与军人道德。军事道德即作战时应遵守的道德;军人道德即作为将帅或士卒应遵守的道德。中国古代以军事为达到一定道德目标的手段。春秋时代,楚庄王解释所谓武的意义说:“夫文,止戈为武。”又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认为武的意义在于止戈,即使干戈停止下来。《周易系辞传》有云:“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不杀而能取胜,谓之神武。《孙子兵法》讲论了战争的若干规律,而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历代兵家都强调武德,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中外军事史上,应给予成吉思汗军事思想,以应有的地位。成吉思汗创建统一的蒙古帝国,并奠定了元朝统一全中国的基础,但也不能回避成吉思汗的向外侵略、扩张,给各国人民和蒙古民族本身带来巨大灾难的历史事实,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分析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这一历史遗产。 本文拟从分析成吉思汗战略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入手,试图从哲学思想的角度,对成吉思汗战略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军事学界和哲学史学界的同志们。 (一)成吉思汗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毛泽东同志说:“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说,战略是把握战争全局的,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战略制定得正确与否,对整个战争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和总结成吉思汗的战略思想,不能脱离当时战争的特点及其和政治,经济的关系,不能不联系他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10.
就世界范围而言,战争往往是历史演进的最直观的表现形态,军事思想是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古代中国也没有任何例外。自先秦至清末,中国兵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是一份厚重的珍贵遗产。然而,相对于儒家、道家等思想学说的研究,有关兵家思想的研究,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这有“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后天失调”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在思想认识、资源配置等方面注入新的活力之外,更关键的是,要积极调整和转变兵家研究的基本范式,实现研究重心的转移,从以研究军事人物思想、兵家典籍理论为主导,变为以研究战法与思想共生互动为宗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叙事结构,即武器装备的进步,引起作战方式、战法战术的变革,在此基础上促成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这种变化,最终又推动了兵家理论的创新,军事思想的升华,而兵家思想的发展又反作用于作战领域,使得战法的确立与变革,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更趋成熟。总之,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在中国兵家思想的研究上开辟新的局面,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文化观是对马克思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正确认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毛泽东关于文化方面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兵家军事立法理念兼具理想性和现实性,既讲求战争和法律的正义性与合人心性,也研究作战指导、治军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兵家对治军中的“礼”与“法”的相互关系已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提倡和重视教化与刑罚的结合,即“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在兵家看来,“礼”的要求也是“法的内容”,“礼”与“法”各有所用,只有礼、法并用,才能治理好军队。  相似文献   

13.
赵彦 《南方论刊》2010,(11):72-73,71
本文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分析毛泽东军事谋略中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析普遍联系、矛盾运动、实事求是、事物发展变化等哲学观点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灵活运用,揭示批判的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军事遗产和历史经验是毛泽东研究和指导战争不竭的动力。进一步说明,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要灵活运用毛泽东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思想,紧密结合战场实际,确保打赢未来的高科技战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葛兰西文化的“人民性”认识的通约在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他们都确认了“人民”在进步文化中的基础性地位;他们都强调了文化的“人民性”与“民族性”的联系;他们又都把文化生产者与人民的关系视为一种教育学关系.他们文化的“人民性”认识的互补性在于,面对民族文化传统,毛泽东在批判的同时强调了继承,葛兰西则突出了批判向度.在以“人民性”视域观照同时代的文学时,毛泽东侧重探讨民间文化,葛兰西则侧重于商业文化研究.面对“人民”内在的差异性,毛泽东是既承认协商的必要,又更强调斗争,葛兰西则是承认斗争的不可避免,但更强调协商.  相似文献   

15.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伟大军事斗争中,坚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吸取了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军事思想的精华,特别是研究了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富有哲理和注重战争谋略的军事艺  相似文献   

16.
兵家之绝唱──毛泽东四渡赤水兵逼贵昆沈逸高毛泽东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其杰出的军事才于举世公认。在与蒋介石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事较量中,他亲自指挥的上百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名扬海内外,无论是代表哪个阶级、哪派势力的人都不能不为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所折服。由...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毛泽东和墨子军事思想在战争观、民众观、武器观等方面具有的惊人相似性,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墨子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中和”思维的精义是“执两”、“用中”、“行权”,三者相互为用,即把握矛盾着的两个极端(“两”),肯定事物与概念相对安定的质(“中”),以达到“和”的目的。为此,必须实行“权”,即所谓“反经合道”。儒家强调“执中”,形成了系统的“经”的理论;兵家强调“行权”,形成了系统的“权”的理论。二者的结合,就是老子的“以正治国,以专用兵”论。中国古代的“中和”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古代国家管理中发挥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国家管理,说到底,就是对国家生活中一些重大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中国古代的国家统治者用“中和”思维处理中央统权与分权的关系,国家变革与稳定的关系,管理中用严与用宽的关系,对军队御与不御的关系,对边远地区怀柔与威服的关系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进行国家管理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战争法是国际法的分支 ,它既是对敌斗争武器 ,又是在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的衡量标准。一个国家对未来的战争该不该打、控制在何种规模、采用什么手段、使用何种武器等 ,在决策中都要注意战争法的有关规定。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善于运用国际法这个武器 ,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1]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我们应对其中的战争法问题进行思考 ,以便在新时期军事斗争中能恰当地适用战争法 ,正确决策 ,更好地打击敌人 ,保护自己 ,夺取军事斗争的全面胜利。  一、师出有名 ,具备使用武力合法性 ,是进行战争的前提  现…  相似文献   

20.
论墨子的军事防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赞同正义战争。他的军事防御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有备无患”是积极防御的基本前提;二、全方位的防御思想;三、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系统;四、全民皆兵的群众战争思想。为了军事防御,他还设计制造了相应的武器装备,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墨子立足于小国的军事防御思想与孙子研究大国进攻规律的《孙子兵法》,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两者构成了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