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不仅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民主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压迫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且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  相似文献   

2.
科学和民主,是五四运动的战斗口号。六十年前,我国革命先驱者曾经高举这两面光辉的旗帜,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地不妥协地革命斗争,立下了伟大的功勋。当年战斗在新文化运动前哨的革命先驱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旗帜鲜明地把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他通过随感录、杂文,以及小说,热情奔放地宣传科学和民主,不仅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的基石,而且为解放思想,发展科学,实现民主,繁荣文艺创作等方面,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  相似文献   

3.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不仅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民主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压迫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而且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孙中山最终让位于袁世凯而结束的南北议和,客观上带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方面,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由于袁世凯上台,实行了新的独裁统治,民主共和国名存实亡,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南北议和,就其历史作用和影响而言,无疑功绩是巨大的。孙中山正是要通过南北议和达到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目的,从而“先成革命一圆满之段落”,在中国确立民主共和之基石,使民主思想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阻挡之潮流,“纵袁欲继满州以为恶”,“覆之自易”。这是孙中山在南北议和中的指导思想。本文拟通过对孙中山在南北议和中活动的分析来说明,孙中山主动让位於袁世凯,是为了适应客观历史条件而采取的灵活斗争策略,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它是孙中山整个民主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反动统治的重要基础。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着手解决农民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误。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奋斗了一生,为改造和振兴中国的伟大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了指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曾努力寻找思想武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救国救民的途径。他在思想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 5卷第311页),他的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今天,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斗争中,回顾当年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无疑是有益的。 一、论革命与建设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统治下,近代的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渊。…  相似文献   

7.
王杰  杨新新 《探求》2012,(3):113-120
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说早已有之,并非晚年师法苏俄之产物。孙中山“耕者有其田”说的提出,与孙中山的个人际遇及理想有关,其关键是要以之宣传革命、动员农民参加革命,乃至巩固革命政权。由此可说,很大程度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沦为其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之滥觞。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史界,一般都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要把行合于知,用知代行,取消行,因而是一种否认知、行区分,否认知来自行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不公正的。诚然,王阳明在论述知、行关系时,有不少糊涂的以至错误的观点。但如果我们全面地考察“知行合一”说的内容,就不难发现它强调的是行,而不是知,它并非用知去取消行、取代行,而是反对那种崇高空谈的离开行的所谓“知”,提倡知、行一致。首先,从“知行合一”说的提出来看,是为了反对只知不行的空谈,把注重行作为立论的出发点。王阳明生活在明代中期,当时由于土地兼并和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大批农民  相似文献   

9.
张謇是清末民初颇具影响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人是同时代的人。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亡,人民涂炭之际。他和其他有识之士一样,为寻找中华民族自救自强之法,上下求索。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和个人的经历不同,他没有象康梁那样走维新变法之路,也没有接受孙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主张,而是从经济领域入手,竭力倡导“实业救国”,主张并实行“棉铁主义”,想以此找到一条救国图强的道路。在政治上幻想通过渐近的、更加温和的方法,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张謇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反对帝国主义入侵,抨击腐败的官僚集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经济、政治方面与封建统治阶级保持着密切联系,害怕民众革命运动的保守性和软弱性的一面。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改革主张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乘时一跃而登中国於富强之域──孙中山关于加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江锋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向西方国家学习”①,“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②。他为了挽救国家危亡,长期致力于民主革命,同时又为革命后的祖国进行实业建设而...  相似文献   

11.
黄炎培与宪政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炎培与宪政运动尚丁1今天,我们正站在跨世纪的门槛上。回顾20世纪之初,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0年,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6月,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攻陷北京。清政府在帝国主义逼迫下,签订了丧权...  相似文献   

12.
<正> 孙中山先生毕生尽瘁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努力使国家独立富强。他曾设想过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怎样建设中国。在他的《建国方略》等著作和一系列讲演中,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描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极力主张对外开放,适应世界潮流,加强国际联系,积极引进外国的资本、专业人才、科学技术、管理知识,利用国际上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成果,加快中国的建设速度。孙中山把这一思想称为“开放主义”。他说:“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利用外资,利用外人,皆急求发达我凰家之故,不得不然者”。“仆之意最好行开放主义,将条约  相似文献   

13.
适乎世界潮流之选择———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张奕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回顾百年历史,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贡献,他说,孙中山领导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辛亥革命,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在评价他一生功绩时,毛泽东曾说过:“孙...  相似文献   

14.
一百四十年前,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英雄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向外国侵略势力、国内封建势力发起了进攻,写下了悲壮的篇章。这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许多年来,各种倾向的学者、政治家对太平天国运动论述甚多,而我又没有专门研究过“太平天国史”,似无置喙之地。好在我对中国近代史并不陌生,对于前几年史学界讨论的有关问题早就想说点看法。现在正好借纪念太平天国之机写下来。我要说的意思可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史上“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思想家。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也和政治思想一样是近代社会矛盾的产物,有着许多光辉的建树。一、重视法治早在一八七八年五月,孙中山随其兄孙眉抵达檀香山以后,看到当地“地方秩序良好,物产丰富,商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与清朝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下的黑暗中国,迥然不同,印象十分深刻,因而促使他去探索,得出了檀香山之所以取得上述成就,“实由政府  相似文献   

16.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土地的大肆劫掠,使东北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无地农户比例上升,佃农和雇农数量剧增。封建地主在新的形势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相结合,其势力得到扩充和发展,部分地主日益汉奸化。日本移民作为特权阶层,逐渐演变为中国领土上的新兴异族地主。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有给地主做雇工,过着殖民地统治下的亡国奴生活。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社会结构是殖民地统治下的畸形社会结构,是被抛出正常历史轨道的畸变与蜕化,极大地加速了东北农民的破产进程。  相似文献   

17.
刘继兴 《东西南北》2011,(22):76-77
在晚清,有一对亲姐妹与“鉴湖女侠”秋瑾被时人共称为“中国近代史中女界之三杰”。她们就是尹锐志和尹维峻。她们均深谙“内家”武当派武功.格斗时姐妹俩皆可以一当十克敌制胜.堪称“巾帼双杰”。她们曾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孙中山先生尊称尹氏姐妹为“革命女侠”,  相似文献   

18.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代君主专制 王朝。在其覆亡前的一九O六至一九一一 年间。在革命的紧锣密鼓声中,对中央官 制进行了厘定,并效仿西方建立“责任内 阁”。当时人们普遍感到;“以专制暴戾 之西太后,于晚年训政之日,乃有采用立 宪制之意,此亦事之至奇者也。”(中国近代 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册4,页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述这一 “至奇之事”,揭示清末封建统治者厘定 “责任内阁”的原因、实质以及权力之 争,对于了解辛亥革命史和清末政治制度 史是有意义的。一 近代中国社会最黑暗腐朽、反动保守 势力的总代…  相似文献   

19.
“神圣同盟”的产生,不是欧洲封建势力强大的表现、而是它们虚弱的表现。十八世纪末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广泛发展和取得胜利的新阶段。这次革命,继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再次更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它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大风暴。在这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的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领导和组织北方,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并且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李大钊同志不仅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在“五·四”时期对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也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版过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述“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时,对李大钊同志的功劳都作了肯定的评价。因为“史略”、“史稿”的性质所限,所以论述未得展开。长期以来,“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妄图打倒一批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