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疆一个牧业连队的实地调查,发现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很多定居牧民因生计转型不成功而陷入贫困,牧民生计方式的转变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使牧民的本土知识和护生价值观逐渐丧失。自然环境的变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贫困和传统生态文化的缺失这四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竞争性牧业、草原生态与牧民生计维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进程在内蒙古草原的推进,使得农牧民的生计适应模式由生态适应变为市场适应。本来具有生态多样性、畜牧业生产、牧民生活、民族文化、旅游休闲、民族多样性维系、边疆稳定与国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多种功能的草原畜牧业,在食品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农牧产品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被单一化为竞争性牧业,仅仅生产功能和少部分产业化的旅游休闲功能被强调,从而使得草原牧业的其他功能被剥蚀、改造,甚至无从发挥,由此也危及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和牧民的生计与文化维系。认识草原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殊关联,并采取科学化的生计适应方案,可以缓解牧民、牧业和牧区这"三牧"问题。走出竞争性牧业,以及背后的单一市场逻辑,才有可能朝向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边疆稳定与国防安全等多功能性持续发挥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新疆北部牧区牧民在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进入城镇生活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成了“半农(牧)半工”的生计模式,进而促成牧区社会进入后定居时代。调查发现,定居后牧民面临着农牧业生产边际效益下降与草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双重暴露的困境,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关系从平衡走向了失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新疆北部牧区牧民生计方式持续调整和优化,为重塑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应持续优化牧民生计方式,推动新疆北部牧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牧民与草原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一套关于游牧民与草原、牲畜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延续性体系。它以游牧生计为基础,以牲畜和草原为主体,并包含一套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规范人们行为规则的知识。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游牧民的实地调查,把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纳入人类学本土知识体系研究的序列之中,探讨其在保护和维持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关系中的意义。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哈萨克游牧知识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也是这套本土知识体系的信仰或精神层面,它根植于游牧民对草原上一切生物的认识。基于此,游牧民在长期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并在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的指引下维系着游牧民对草原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利用青海省牧区455牧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牧户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认知对政策评价影响。研究表明:(1)政策内容认知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评价。当政策内容认知提高1个单位,政策生计效果评价提高0.211个单位,政策生态效果评价提高0.175个单位。(2)政策执行认知显著正向影响政策评价。当政策执行认知提升1个单位,政策生态效果评价提升0.283个单位,政策生计效果评价提升0.18个单位。因此,应加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宣传,规范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执行程序,提升政策执行中的公平性与透明性,以此调动牧户参与草原生态补偿项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继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是提高我国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四川草原在省内和全国的战略地位和生态功能极为显著。加强四川草原的保护建设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求,也是进一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四川草原的保护建设为主题,一是着重梳理了其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问题,二是以若尔盖草原(湿地)为典型归纳了其保护建设的成功经验,三是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人类顺应动物的采食特性和迁徙规律,顺应草食家畜与草原资源的互动规律,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生计方式;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放牧制度的主体格局如何由传统游牧方式逐步向定居游牧、定居移场放牧、定居划区轮牧制度转型的历史变迁以及评估现行放牧技术和制度;研究传统游牧中的精华,即轮换使用草牧场和适度放牧技术与与现代科学的放牧技术有效地互补、对接,发挥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8.
蒙古高原属温带草原,其特定的地形、气候及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人们只能以畜牧业为主要生计,并在此生态基础上创造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文化适应方式。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证明,无论对环境还是对人,这都是一种两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草原文明作为工业化之前的既有文明,曾恪守一套环境可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些传统方式之上形成的生态价值观,是草原生态文明价值观赖以生成的源泉。本文致力于发掘草原文明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结合现有诸多生态文明的既有经验,以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草原生态恢复和改善步伐,使草原踏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长期延续下来的传统经济模式 ,是牧区生态 -经济恶性循环关系链的基础 ,是导致牧区经济贫困落后和草原生态急剧退化的共同根源。由于现有的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只针对已经浮现出来亟待解决的牧区经济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并未触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 ,因而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解决牧区生态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传统农牧业经济模式 ,使其向可持续发展的牧区生态经济模式转变。构建以草原生态牧业、草原生态工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框架的生态经济模式 ,是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治理草原生态退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生政治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然而,在研究当前中国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容易把当代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相互混淆,因此,对当代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必然。当代民生政治主要探讨的是在人民主体性的历史前提下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而生活政治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本主义体系范围内如何生活的问题,其理论逻辑起点、核心命题和理论逻辑归宿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当代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被列为全国重要的草原生态保护地区,由此必然产生其提供草原生态保护服务的义务及取得相应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的权利。分析西藏自治区草原生态补偿制度,发现相关生态补偿法律缺失、补偿主体限定过窄、补偿标准低、补偿形式单一、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及制度体系、拓宽补偿主体范围、提高及明确补偿标准、完善生态补偿监管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草原地役权制度是平衡草原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私法制度。通过比较国外的地役权制度,可知罗马法的地役权"不作为"原则局限了地役权作用的发挥。承认"作为"原则作为地役权的存在原则,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框架下通过"肯定地役权"构建草原地役权的内在逻辑结构,给草原供役地人施加积极的作为义务,对草原地役权制度进行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设计,对于保障草原生态效益的实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和草场沙化引起了举国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斥巨资治理,同时国内的游牧文化研究也出现了生态学上的转向。学界目前认识到:草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观念和制度)—草场—牲畜是草原生计不可分割且需要相互平衡的三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变动,都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因此对草原生态的治理也应该贯彻整体论。今日内蒙古草原生态的变化只是问题的表征,它显示出草原生态的三要素构成的稳定框架或共存关系正在被打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内蒙古牧区非自愿生态移民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模型对非自愿生态移民生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其生计状况持满意的态度。其中,男性要比女性满意度倾向性高;非农收入、看病方便程度、安置区治安条件、生活状况自我评价、生活习惯性以及生态移民政策评价显著影响着非自愿生态移民的生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东风村的田野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村落社会空间迅速变迁与重构并极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活空间的变革,形成前店后厂式的新型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出现与发展;生产空间的扩大,专业工业园区的建立与完善;“网络+实体”的产销模式造就多元的产业空间。究其原因,生计模式的转型是促成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主要因素。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新的生计模式呈现出自发性、多元性与科技性的特点。社会空间的变迁与生计模式的转型不是单一的互为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关联。一方面,生计模式的转型促进了村落空间的变迁,另一方面,社会空间的变迁也为了适应生计模式的转型而不断做出调整。从现阶段的发展结果来看,村落社会空间为淘宝村实现生计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可能,同时生计模式的转型促使村落社会空间走向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林业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处理林人关系的经验总结。西南少数民族中传承着丰富的林业谚语,是西南少数民族利用森林与认识森林的思想结晶,其间隐含着用林—护林—用林的林业生态逻辑,其内核是林人共生思想。分析西南少数民族林业谚语,探寻西南少数民族与森林相处的思想轨迹,从中探取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秘诀,可为处理现代社会因森林遭到毁坏而导致的生态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金融共生理论的再认识,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户之间存在着金融共生关系的设想,并对农村信用社与农户金融共生的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之间满足共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适合两者共同进化、发展的目标模式———金融互惠共生,并对该模式的运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建设指向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核心内涵方面,强调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世界共赢观,有利于走出中心主义思维的局限,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在建设指向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美丽城市,也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有利于超越城镇化的单一思维,实现美丽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在实现路径上,强调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生态制度体系,有利于走出唯生产力的误区,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