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由20世纪80年代单纯的北大荒知青作家的报告文学和回忆录,到90年代最早的非作家知青们的集体回忆录,再到新世纪以来众多的北大荒知青参与到"我们的故事"的回忆写作中,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呈现出个人化、民间化的写作方式,回忆与反思相结合并逐渐打破了北大荒知青中沉默的大多数缺席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民俗节日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庆祝或纪念某些历史事件、人物或自然现象的文化活动。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河流域的民俗节日文化,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化内涵,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有助于推广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从未来发展来看,研究黄河流域的民俗节日文化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增进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演义人物的高度理想化 ,是作者在塑造人物时 ,受英雄史观、道德史观的左右 ,将人物视为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艺术载体以及民众学习的榜样导致的 ;而人物的类型化 ,则不仅是人物理想化的结果 ,同时也与演义小说以情节为中心 ,从事件的角度来写人 ,人物在小说中扮演着固定的角色 ,演义因袭宋元以来戏曲、讲史的人物造型原则 ,迎合读者大众对英雄人物的审美期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印度古代史的分期问题是研究印度古代史的一个关键,它对古代印度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与批判,对古代印度文化成就的理解与评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问题不解决,对其他问题就不可能取得明确统一的认识。如对释迦牟尼的评价,主张当时是奴隶制社会发展时期的,就认为他是代表新兴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进步的历史人物,而主张当时是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兴起时期的,则认为他是维护旧的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反动的历史人物。两者的结论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5.
夏目漱石的《三四郎》之所以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中具有深刻思想性的作品,是因为它通过对爱情道德的探索,对明治时期“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是因为通过对三四郎从幻想到追求、从追求到幻灭的爱情命运的表现,反映了明治末期那一代青年精神上的觉醒和成长过程。而且,这部作品人物心理过程的表现,思想发展动因的揭示,是同步运动、协同发展的。作品从人物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内心活动中理出一条心路历程来,并赋以鲜明的时代色彩,进而揭示出人物心路历程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因。从而既成功展示了变动时代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物心路历程,又通过人物心路历程的展示,形象地反映出变动时代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五四”文学是中国20世纪文学第一个实验时代,80年代是第二个实验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文学三大板块,即寻根文学、纪实文学、新潮文学。作者结合有关作家和作品对三大文学板块形成的多种原因、审美特征和流向进行了分析论述。寻根文学是一种“过去时态的文学”,它从“未来”出发,通过“现在”,去检视“过去”;纪实文学则是一种“现在时态的文学”,它从“未来”出发,通过“现在”,去折射“过去”。新潮文学是“未来时态的文学”,它立足于未来,通过现在,去反叛过去。  相似文献   

7.
马兰 《社科纵横》2012,(3):177-178
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已成为整个外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语阅读材料中所涉及到阿拉伯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乃至民族特性,无不可从其历史中找出。本论文通过阅读资料中出现的阿拉伯著名人物和历史事件,认识了解其历史脉络和时代背景。反之,通过分析文章中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真正达到培养他们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赵建霞 《社科纵横》2006,21(9):139-140
《三国演义》直接模仿借鉴了史书的编纂体例,将通鉴式的编年体叙事结构与人物列传体的叙事结构相结合,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以时间的自然延续和空间的不停转换来编织纵横于时空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力求全面反映一个时期的总体面貌。同时又以人物的重要经历为结构线索,以主要人物参与的重大事件构成结构的主要环节,刻画出了人物的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情景模拟教学?简言之,就是指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员进入相关的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比较、  相似文献   

10.
陈玉洪 《社科纵横》2006,21(2):147-149
E.A.罗宾逊的人物肖像画诗歌运用客观叙事方法,侧重观察和记录事件本身,悬置事件背后的本质原因、动机和作者价值判断,消解作家意图和感情,取得了非个人化的效果。这种创作方法客观上为阅读设置了障碍,取得了陌生化效果,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并且为文本意义的多元阐释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康德美学和心理学美学角度出发,认为罗宾逊的人物肖像画诗歌之所以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根本在于作家在主观心理和对象之间保持了适度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5,(5):100-102
僻居东南的台州创造了具有重要地位的佛道文化,涌现了有全国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考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征引的台州人与事,一方面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台州自宋代以来的重要发展,另一方面,也能管窥台州文化的某些个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能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能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那将会使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起来,使死气沉沉的历史事件鲜活起来,使离我们遥远的模糊的历史人物走近我们,清晰起来,甚至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笑貌.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从中得出对我们有价值的知识,比学会历史史实的相关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传统构成了后人文学活动由以出发的必要起点 ,但文学传统也离不开个人才能 ,文学传统只有是在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卡里斯玛”型天才人物手中方能生生不息地得到延传。天才人物在文学传统革故鼎新的过程中首开风气、建立规则 ,但又不将传统和规则概念化 ,他只是提供一种典范。这种天才人物所建立的典范又不与理性活动势不两立 ,它以理性为基础又超越了理性 ,扬弃了理性却又将理性保存于自身之中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科学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因此 ,对计算机科学发展史的研究也成了科学史研究中新的课题。由于计算机科学在短时期内更新换代数次 ,并涌现出许多对其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家 ,所以历史上对其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看法不一 ,这是和史学家们所使用的理论背景分不开的。本文认为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相对来说更适合于说明计算机科学这类综合的、开放的学科。并试图运用它对从计算机产生到现在的发展理清脉络 ,以廓清人们认识上的一些偏颇  相似文献   

15.
汪耀明 《唐都学刊》2012,28(2):39-42
《史记》常用对比、烘托等手法来加强人物形象描写,突出人物本质特征。其中不少佳作能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展开细致入微的描写,作鲜明的对比和巧妙的烘托,使不同的性格在对比中得以充分展示,也使人物的特征在烘托中给人留下浮雕般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在走向近代化的艰难途程中,中印两国具有很多共同的经历:深巨的民族创痛,严酷的解放斗争,近代民族意识的激扬,民主观念的传播,新式正党和领袖的活动,大量悲壮的事件,无数风云叱咤的人物,民族资本的先天不足,近代经济的艰难发生及其不良发育……它们在人类社会经受着深刻剧烈变化的巨大背景下纠结冲撞,相衍相化,构成一个丰富壮丽、多姿多态的  相似文献   

17.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中永无止境的课题.不管如何评价,都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真相.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考虑,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8.
李宝梁 《社科纵横》2007,22(7):113-114
现代口述史的兴起得益于人类记载历史的手段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人对过往历史和当代所经历事件的一种文化自觉。现代口述史远超出传统历史学范畴,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和社会记忆,不仅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更可贵的是通过口述的研究方法,真实记录下不同时代所发生的变化,为后人重温历史,从中分析提取有益的经验或教训提供丰富翔实和可以考证的历史资料。开展口述史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口述史的真实性;要面向民众,多视角地反映各种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历程和规律;尽快建立起口述史工作规范;善于总结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更好的开展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9.
解放以前,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长期在反动统治的心脏地带进行英勇的斗争,谱写了光荣壮丽的革命历史篇章,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由于过去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有些事件和人物至今很少为人所熟知。本文仅作一概要介绍,以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五四运动前后,浙江人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巾国的传播,曾经作过重要的贡献:最早把列宁的著作《俄罗斯的政党》译成中文的,是温州人郑振铎;义乌人陈望道,则在其家乡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当时全省许多县市,曾经组织过一些爱国、进步的社团,创办了诸如《浙江青年团月刊》、《教育潮》、《双十》、《浙江新潮》、《钱江评论》、《曲江工潮》、《浙人》、《责任》、《浙江学生联合会周刊》、《杭州学生联合会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会十日刊》、《进修团团刊》、《晨钟》、《越声》、《新学报》等数十种进步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潮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杭州的省立第一师范,成为当时全省新思想最活跃的中心。以进步学生宣中华、徐麟书(白民)为领导骨干所掀起的“一师风潮”,震动全国,是1920年全国学生运动中最突出的事件之一。一师的不少教师和学生,成为我省建党初期的著名活动分子。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红楼梦》写的人物真,使的笔墨准。如果作者不能将灵魂──这个支配人物全部行为的统帅稳稳握住,“真”便无所据,“准”亦无从比。因此,探求一下《红楼梦》的心理描写是必要的。一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明确地提出了自已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五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日而反失其真传者。” 结合他的创作实践看,所谓“追踪蹑迹”,不只是追寻事件的原委和人物行动的外在形式变化,而且是通过种种艺术手段追踪到人物的潜在意识中去,将那些深埋在人物内心底层的隐秘揭示出来,从而达到为人物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