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而来的.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原有宗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发生了碰撞和冲突,从而显示了与中原内地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基督教①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快的传播.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广泛地建立了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它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 ,基督教 ①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较快的传播。作为传教的重要手段 ,基督教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 ,广泛地建立了教会学校。教会学校的建立 ,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 ,它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萃与信息     
基督教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的影响钱宁在《思想战线》1998年第8期著文,论述基督教的传播对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首先,在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领域,由于宗教信仰和伦理价值观的对立,传教士极力反对少数民族生活中受原始宗教意识和文化习俗支配的经济活...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同少数民族产生了非常密切的关系,离开少数民族谈论中国基督教是不全面的。对中国少数民族基督教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传播方式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和变迁,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史、文化史和民族史。  相似文献   

6.
试论西方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西方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李世平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于明清时期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朝末年,天主教传入广西壮族地区,这是已知最早传入西南民族地区的西方宗教。清雍正年间,天主教又从四川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边疆少数民族社会与封建中央王朝的政治、经济关系,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心理需要等方面,对云南八个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的问题作社会学的分析,以揭示基督教何以被边疆少数民族接受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从19世纪末期这里就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呈现出教徒数量多、分布广、情况复杂的特征。因此,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云南石林海邑中寨村天主教传播与发展情况的田野调查,对天主教在石林的传播情况、方式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揭示天主教在初期传播的原因,以及对彝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基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宣教活动的成功,基督教传教士将福音的传教对象指向了云南回族。当时的云南回族曾积极地回应了基督教传教士,其中著名经师马联元的回应之作《辨理明证语录》较为典型。《辨理明证语录》一书影响了云南和全国的回族社会,也影响了基督教传教士。  相似文献   

10.
教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显赫位置。女子基督教教育在云南民族地区曾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直至终结的历史,对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教育的观念、模式、习俗以及女性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梳理云南民族地区女子基督教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总结其成功的教育经验,对我国当前少数民族女子教育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非常现实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黔西北苗族地区的基督教传播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历史地简单追叙了基督教内地会在上一世纪初在川滇黔交界地区苗族同胞当中的传教过程,以及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该地区苗族皈依基督教的大致情况;本文特别关注的是考察为什么苗族同胞会表现出对海外宗教传播的“亲和力”。作者从社会历史的背景上寻求和基督教迅速传播开来的原因。本文在考察方法上借鉴了宗教社会学的和赛义德东方主义批判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季,在中国本土发生了一场成功的“回儒”文明对话之同时,曾在回族伊斯兰学者马德新与天主教云南教区法籍主教古若望司铎之间展开过一次重要的“回耶”两教间的哲学本体论对话。马德新从回、儒、道、释、耶五教本体论的比较角度,以两封长信回答了古司铎关于天主教的“性理”学说,两信合刊为《据理质证》一书。本文结合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以马、古二人的交往和该书文本为基础,对马德新在这场“回耶”对话中所秉持的平等开放、宽容博大、和平友善的文明对话观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基督教开始在云南地区传播,原始宗教在傈僳族社会的核心地位逐渐动摇。该文在传播学视域下将傈僳族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传播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怒江傈僳族宗教信仰变迁的深层原因:1)基督教教义表现了普世宗教的巨大包容性激起傈僳族人的强烈共鸣;2)基督教入世宗教特征使其能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信仰两个方面对傈僳族宗教信仰产生全面的影响;3)基督教立足于贫困社会最底层多途径的传教路线,使其在傈僳族社会中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14.
欧美基督教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化,是西方基督教在上海的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上海现象”之一。它历史地具有上海社会、城市文化的区域特征,构成了“海派基督教”的社会性内涵。所以,欧美基督教在近现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既指基督教的中国化意义,亦可与当今基督教学界关心的处境化问题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之风日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日渐活跃。张资平在小说创作和自传中对基督教的认识和理解,代表20世纪初期部分中国人对基督教的看法:肯定宗教于人类生活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认为基督教优于本土宗教和佛教,基督教传入中土正可以取佛教而代之。张氏的小说与自传呈现出中国基督徒为物欲驱使而信教的世俗图景,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国人缺失宗教热情的民族性格和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缺陷。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民国早期的教会人士而言,云南是一种地理和基督教文化意义上的双重边荒。中华国内布道会的宣教工作发轫于云南,后来扩展到内蒙古、黑龙江等边疆省份,其中女性基督徒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传递了强烈的妇女意识、基督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信仰的支持下,这些女性基督徒产生了边疆布道的强烈愿望,选择认同并自觉诠释着一种全新的社会性别角色,在广阔的舞台上从事着服务基督同时也是服务社会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基督教一个分支的亚述教会于7世纪(唐朝)传入中国,始称波斯经教,后称景教。亚述教会的波斯传教士似乎是借用佛教中莲花这样的标志,向中国民众介绍这种新的宗教。莲花的出现也使人们对于两者之间的联系产生了猜想。自9世纪开始,亚述教会开始在中国衰落,直到13世纪的元朝都没能成为一种有影响的宗教。元代亚述教会信徒身上佩戴的铜质十字架上出现的万字符标志也成为两种宗教间密切关联的一种证据。而在中国发现的亚述教会的标志----莲花和万字符,可能是波斯人从中亚带来的雅利安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不一定是取自中国本土佛教并与之结合的产物。由此看来,两种宗教间的联系可能要比原本设想的少得多。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基督教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先后进入了中韩社会,开始了与传统的东方儒家文化的接触与碰撞,冲突与交融。但是,基督教在有着相似社会背景和相同文化类型的中韩两国的传播进程却有很大差异,较之中国,基督教在韩国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究其原因,两国的政治环境、文化特点以及基督教在两国进行文化本土化的程度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他对上帝和基督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