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认为,浙江军政府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按照民主程序建立起来的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核心的地方民主共和政权,它积极参与了援宁、援鄂、北伐及筹建南京临时政府等革命活动,为倾覆清王朝、创建中华民国作出了贡献,在辛亥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在中国倡导共和,1894年他拟定兴中会章程时就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1905年,同盟会政纲上正式写上“建立民国”的文字,明确了国民革命的政治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次年,在《军政府宣言》中,孙中山对这个共和国作了具体说明:‘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意即以革命方式摧毁现政权,革除帝制,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国理想,在辛亥革命时期曾得到短暂的初步实现,那就是如昙花一现的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告,政府的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并重申:“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是一位真诚的民主共和主义者,他主张新国家要把政权完全交到人民手中,真正做到民有民治民享,认为西方的民权政治不完备,三权分立有流弊.西方的议会兼有弹劾权,牵制政府使政府无能,缺乏效率.鉴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流弊,孙中山在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已创新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与监察“五权分立”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在东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城头的枪声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貼革命的帷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资产阶级“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东北三省的革命党人在这一伟大斗争中同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道,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埋葬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民军,骨干人物多为原来的绿林好汉,在促成广东独立起过重要作用,但军政府成立后,民军被商民视为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革命党人从政治、财政、治安、舆论等方面考虑,除了把绝大多数民军遣散以外别无选择.后人对军政府解散民军政策的批评,很多脱离了当时广东的社会实际.广东民军问题反映出孙中山和他的同志面对的政治、经济、文化困境.革命党人的失败,主要不是因为某一项或若干项政策的决策错误.  相似文献   

5.
蒋翊武,这位积极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被孙中山誉为“开国元勋”的武昌首义主要领导人,在辛亥革命中的奋斗与失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贡献,及其失败的沉痛教训;同时展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要打破封建制度的桎梏,又为封建势力所羁绊;既全力以赴去夺取政权,又轻而易举地主动放弃政权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正>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强烈权势欲的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和大独裁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为了欺骗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尽快让出政权,由他来统一中国,所以在采取武力进攻的同时,复于1912年2月13日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假惺惺地表示:“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所公认”,要“永远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3月10日,他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又信誓旦旦地重申:“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但是,曾几何时,他这些话,  相似文献   

7.
重建的民主政治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专政是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和建立无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要成为统治阶级,就须粉碎资产阶级议会制和资产阶级民主。斯大林也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空地上产生,而且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第一要素”一--民主政治也须在空地上产生。在我国,尽管建国以前存在有解放区、根据地的民主政治,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基本的民主政治设施,民主政权关系,都是在推翻旧政权以后而逐步建立的。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建立起了大汉贵州军政府,由此开始了贵州从专制主义到民主共和的法制进程。贵州资产阶级创建民主共和法制的努力所遭受的挫折与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仿照西方民主构建法制的愿望是难以变成现实的。尤其在贵州这样的西部民族省区,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脆弱,加上封建势力、保守势力盘根错节,隶属于革命派的军事力量又极度衰微,这就留给了军绅政治人物建立独裁统治很大的空间,其后,贵州陷入地方军阀的统治长达23年之久都与这些因素有着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1917-1923年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反对军阀独裁统治、重建资产阶级共和政权的革命活动。其中的陕西靖国军是北方地区声势最大、持续时间最长(1917-1922年)的一支武装力量,在北洋军阀的围困中苦战五年之久,最终由于其内部貌合神高,缺乏统一领导,被北洋军阀分化瓦解。笔者以i918年8月为界,将陕西靖国军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仅就前一时期的斗争情况作一分析。一、反袁逐陆与陈树藩督陕自辛亥革命爆发以来,陕西一直是北方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十分活跃的地区。作为北方响应首义的第一个省份,革命党人建立的地方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一个政权要运作,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一个军事战役的发动,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军饷和武器。辛亥时期的中国革命党人缺乏财源,民国甫建,迅速出现巨大的财政需求和严重的财政困难,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时刻面临着军队解散和政府崩溃的危险。在南京临时政府以轮船招商局为抵押向日本借款等一系列努力失败后,孙中山对短期内获得借款已经绝望,不得不接受议和。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固然反映出革命党人对袁的本质认识不足,但主要原因则在于他们无力筹集为争取彻底胜利所必需的经费  相似文献   

11.
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实践及其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以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为立法原则,将制定新法与批判、沿用旧律相结合,仿效资产阶级国家主要的法律形式和民主原则拟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令、章程,以期积极建设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南京临时政府以其颁布的大量立法在中国法律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其立法实践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可贵探索与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2.
析同盟会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临时政府的夭折,革命军队的裁汰和同盟会的衰亡,是辛亥革命走向全面失败的三部曲。过去,史学工作者在研究辛亥革命的失败时,只着重强调政权的丧失,对军权的丧失和革命政党的消亡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本来,在某种意义上说,革命政党的消亡更应引起我们特别注意。一同盟会的衰亡是从革命党人的思想衰退开始的。武昌起义的胜利,各省的独立,民国的成立和清帝退位,这一切都来得很快,大出革命党人的意料之外。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革命党人的头脑,他们真的以为革命已经成功,从此不必再进行革命了。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二十一天之后,同盟会宣告自己革命生涯的结束,但感觉不  相似文献   

13.
国家权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三权分立”制度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实现过。“三权分立”只是一种形式,而分工合作以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才是它的实质。以“三权分立”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中国也曾试验过。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洋军阀统治,又到国民党反动政权,试验的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鉴往知今,试图把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重新引进中国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成果的否定,而且在政治体制上也是一种历史的大倒退。  相似文献   

14.
论南京临时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元旦,4月1日宣布解散,前后存在不过九十一天。但是这个短命的政府却标志着我国两千年封建专制政体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建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究竟它存在的时间为什么这样短暂,这是一个很值得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民主政府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八月十九日)武昌首义后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的近三个月内,湖北军政府一度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权,并直接组织和领导了英勇的武汉保卫战,鼓舞和支持了其他省区的起义斗争,对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和最终结束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有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这里,中国资产阶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九一三年的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发动的一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广东是二次革命的重要战场,探讨二次革命在广东的酝酿、经过和结局,对于认识和了解辛亥革命在广东最终失败和军阀统治局面开始形成,将有一定的帮助.一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告捷.胜利的消息促使广东革命形势重新高涨,同盟会香港统筹部在广东迅速作出响应,革命党人领导民军在各地起义,十一月九日,广东也告“和平光复”.  相似文献   

17.
如何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曾经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一问题上,他们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反满”到“五族共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中,概括说来,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是以“仇满”为中心口号的阶段;从同盟会成立后至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前,是以排除满洲贵族为中心口号的阶段;到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以后,则正式提出了体现资产阶级民族平等原则的“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划分,而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8.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了。参加起义的革命士兵和群众依靠各阶层人民的支持,短短的几天内就摧毁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在湖北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军政府。在这一光辉胜利的鼓舞下,各省革命党人发动革命军民从四面八方纷起响应。不到两个月,就有湘、陕、晋、滇、赣、沪、黔、浙、苏、桂、皖、闽、粤、川等省区先后宣告脱离清朝统治而“独立”。其他一些省区虽然未曾实现独立,但也通过不同的形式半真半假地与清廷脱离关系。同所有这些省区比较,河南显得特别“后进”,它与直隶、甘肃三省始终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之下而没有独立,一直到清王朝覆灭和袁记“民国”的建立。 并不是当时河南不具备革命形势,相反,同其他省区一样,河南的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河南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十分激烈,革命形势已完全成熟,客观条件已完全具备。 并不是河南革命党人吝惜自己的鲜血;相反,同其他省区一样,河南的革命党人完全意识到并且毅然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武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的政治构想,建立本党执政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孙中山为首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在护法运动中确立的实质性目标.1921—1922年“二次护法”期间,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仿照辛亥革命时期创立南京临时政府的先例,在广州组建“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表明推翻北洋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心,孙中山等人将自己组建的新政权称为“正式政府”.广州“正式政府”的政策和成就,充分显示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以后,旧民主主义革命在反对列强、反对封建势力、争取民主政治的进程中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政治水平,并为日后国民党走上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新路铺垫前进的基石,也为后人评估五四运动以后复苏延续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能量与局限留下了典型分折的素材.  相似文献   

20.
试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对民主共和政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自身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不得不将权力转交给在政治上更加保守和更倾向于传统的袁世凯北洋集团,民主共和政治遭到失败,国家政治走向分裂.此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政治建构开始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