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泰陶文考     
新泰陶文是2002年出土于山东新泰的战国晚期齐国陶文.在对陶文的朔僕惄叔(牜)(月它)不宴等字进行考释基础上,对新泰陶文释文进行全面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秦印的研究经过历代学者的努力和90年代西安秦封泥的大批出土与确认,学术界终于认清了秦印的真实面目,建立了秦印的客观标准。秦陶文中有两类抑印陶文,风格特征与目前所建立的秦印标准大不相同,为战国晚期秦到统一秦时期很有特色的两类秦印。第一类为秦兵马俑上不规则的抑印陶文,风格粗犷,应当为用木片或陶片刻划成印后拍印到兵马俑上。第二类为出土秦陶器上的抑印陶文,应当为制陶工人的私印。这两类印为专用印章,它们的确认,丰富了对秦印的认识,扩大了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临潼新丰——战国秦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著录一批秦陶文,共90方.《燕下都新出土文物集拓》著录了一批燕陶文.这些新的陶文材料,弥足珍贵.其中个别陶文的释文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其补释,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将乐稥斋所藏的沂水陶文拓片与天津静海县西钓台遗址出土的陶量上的文字进行对比可知:沂水陶文应释作“陈枳尚”,与静海陶量“陈枳忐”,均读为“陈枝上”;“枝上”,即树枝之上,取高高在上之意;“陈枝上”为立事者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汉字文化意义考释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形体结构中往往隐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可以说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类比性表征.本文在前人已创的方法之外,进行了汉字文化意义考释方法的新思考,提出了字词参照考释法、汉字文化互证考释法和系统比较考释法.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有辉煌成果,文章从“实践与成就”“思想与方法”“地位及影响”三方面论述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契余论》《卜辞通纂》和《殷契粹编》等著作是郭氏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实践及成就。郭氏的甲骨文字考释思想及方法总结有六:古代社会研究与甲骨文字考释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跨学科综合考释甲骨文字、借助字形分析考释甲骨文字、结合辞例内容考释甲骨文字、利用汉字演变特征考释甲骨文字。他的许多观点及研究对甲骨文字考释影响深远,甲骨文研究的百年间取得的成就多与郭沫若的探索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7.
潮汕方言古语词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方言中存在着许多“写不出字”的词语,这些词语大多在汉民族共同语中已不再作为日常语使用,而只存在于古籍中。本文继李新魁、林伦伦的《潮汕方言词考释》之后,对潮汕方言中的另一些古语词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8.
蔡东藩作为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历史演义小说家,除了一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外,还有三类著作不为人熟知,它们是<中等新论说文范>等7部教育著作、<清代史论>等历史著述和短篇小说集<客中消遣录>及其它著述多种.  相似文献   

9.
结球甘蓝是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的蔬菜作物。由于引入渠道和品种形态多种多样,造成了结球甘蓝称谓较多较杂且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通过结合地方史志和已有的研究对结球甘蓝繁杂的名称进行考释,发现了一些引进作物的命名规律:以来源地命名、以植物形态特征命名和同名异物。  相似文献   

10.
南瓜原产美洲,与我国本土蔬菜作物相比引种时间不长,到今天也就五百多年的历史.南瓜和其他美洲作物一样,多渠道进入我国,加之其品种、形态的多样,造成了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南瓜名称丰富多彩又纷繁芜杂的局面既构成了中国佳蔬名称文化,又造成了读者乃至科技工作者的理解混乱.因此有必要从南瓜不同名称的读音、形义等角度出发,结合训诂、考据、民俗等研究方法,对南瓜的不同名称进行考释,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辣椒名称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在进入中国四百多年间产生了四十多种别称.通过考察这四十多种名称,发现辣椒命名基本符合古汉语植物命名规律,主要来自辣椒来源地与栽培地、辣椒果实形态与性味、辣椒同名异物三方面,以辣椒果实与性味命名的名称使用更为广泛与长久.  相似文献   

12.
山东新泰市出土的齐国陶文中有陈贺立事,贺字从贝,上部从口,戈声,可看作加字异体,见于齐文字。陈贺应读为田和,也就是陈齐太公和。新泰陶文中的陈不应读为陈无宇;陈宴应读为田婴。燕文字中的贺字与齐文字在形体上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地域特点所致。  相似文献   

13.
战国玺印由于距今久远,印文残缺,形制各别,常有误释或未释之现象。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对《古玺汇编》(以下称《玺汇》)中部分未释或误释官印,依据文献典籍与考古材料,或厘正旧说,或予释解,做出了新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等相关理论对五代墓志部分疑难词语进行研读,发现这些词汇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语言资料,可以纠正以往释义的不足,也可以为大型辞书修订提供有益的借鉴。墓志词汇研究价值巨大,应该引起学界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9,(5):1-4
陈直在《关中秦汉陶录》中著录一件汉代文物"汉小儿受赐陶盖",外围文字"小儿受赐天佑世昌",内围文字"长宜子孙",其中"小儿受赐"文意不明朗。对照相关文献,"小儿"可以理解为"受赐"所得。如此与"天佑世昌""长宜子孙"形成合理的逻辑关系。"小儿受赐"陶文与汉代常见的"宜子""宜子孙""长宜子孙""永宜子孙""保子宜孙"等出土文字资料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内涵。作为重要的文物信息,透露出当时社会在宗法制传统影响下对于"子孙益昌"的普遍而深切的期待,从而具有儿童生活史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福安方言是闽东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代表方言,它对周围其它方言的影响较大。文章对福安方言词的最初书面形式进行追索与考证。通过音义结合、方言比较等方法,分别从其词义、语音以及文字的历史与地域的流变上对其本字进行考释。同时列举了古代文献数据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释清代南部档案出现的两个疑难俗字,对南部档案的解读与研究以及《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河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区,保存了大量的古语词。本文举例分析河东方言中的部分古语词,考证其在古文献中的应用状况,从而为汉语史及河东方言的研究提供一定语料。  相似文献   

20.
淮北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古语词,这些语词保存并反映了淮北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对淮北方言研究与辞书研究来说,探究古语词的来源及发展应是重要内容和必要步骤。本文即对"佮"、"枵"、"捽"、"质"、"膏"、"搦"这几个淮北方言中常用的古语词进行考释,以为深入研究的资料及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