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据《竹书》的君主纪年研究了殷纣四征夷方的史事:第一次是在纣王4年(公元前1099年),《竹书》、《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皆有记载;第二次是在纣王10年(公元前1093年),陈梦家的《殷虚卜辞综述》里的"正人方历程"就是此次的甲骨卜辞;第三次是在纣王15年(公元前1088年),以《三代》11.34.1的青铜铭文为据;第四次是在纣王21年(公元前1082年),郭沫若的《卜辞通纂》有此次甲骨卜辞。  相似文献   

2.
通过全面整理和分析《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祭祀动词双宾语和三宾语句型情况,并与其他甲骨卜辞的双宾语和三宾语句型进行比较,完善甲骨卜辞非祭祀动词双宾语句和三宾语句类型。  相似文献   

3.
帝辛十祀征夷方卜辞数量多,内在联系性强,据此可以编制帝辛十祀征夷方日程表。由于利用董作宾先生首创的甲骨复原法,对帝辛十祀征夷方的材料重新搜集整理,因而获得征夷方卜辞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本文结合帝辛十祀征夷方甲骨复原的实例,阐述甲骨复原法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缀合了殷墟小屯村南所出的三组甲骨:1.《村中南》337+《村中南》389;2.《村中南》366+《村中南》459;3.《村中南》468+《屯南》2118。从字体看,三组甲骨均属于午组卜辞,内容涉及祭祀与战争,这对午组卜辞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彦民 《文史哲》2001,(4):80-85
《明义士家藏中国文物展》中两片甲骨卜辞世所罕见。其中第22号版是第三期田猎卜辞,第24号版是第一期有关御祭禳病的卜辞。  相似文献   

6.
《卜辞通纂》三七五、《甲骨文合集》一四二九五、《甲骨文合集》一四二九四等殷虚甲骨刻辞都是韵文(诗歌)。尹家城陶方鼎上的铭文也是韵文(诗歌),且其时代比殷虚甲骨刻辞尚早一两个世纪。据此,可将有文字实录的中国文学史上推数百年。  相似文献   

7.
“[王]大令众人曰田其受年十一月。”(《续》2.28.5)是一条为人们所熟悉并被经常援引的甲骨卜辞。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界对于“■田”的认识是一致的——“■田”就是协力耕田。这种认识的主要根据是郭沫若同志在《由周代农史诗论到周代社会》中所提出的“■田”就是“大规模的耕耘”①的论断和《说文解字》中许慎对“劦”字所作的说解。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甲骨卜辞材料来看,“田”的“”字作协力解释是甲骨卜辞中  相似文献   

8.
子组卜辞缀合两例常耀华《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总计拼合不下两千余版,单《殷虚文字》甲、乙两编,就拼合了一千版以上”。在甲骨缀合复原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然而,甲骨拼合工作并没有做尽,近段研究子组卜辞,发现至少有两例还可拼合。第一例:《合集...  相似文献   

9.
论伊尹的出身及其在汤伐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初的伊尹,在先秦古籍和甲骨卜辞中均有显赫的地位。《尚书·君》云: “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古本《竹书纪年》云:仲壬“命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尚书序》又说:沃丁“既葬伊尹于毫”等等,大概都是可靠的。在甲骨卜辞中称伊尹为“伊”(《京》3892)、“伊示”(《续存》下766)或“伊,(《粹》828),伊是其私名,尹是其官名,所以卜辞中又有所谓“多尹”。卜辞中又称伊尹为“黄尹”(《前》1·51·5)、“黄”(《乙》3037),亦即《诗  相似文献   

10.
黄天树 《殷都学刊》2023,(2):1-6+32
甲骨卜辞的语气副词“其”字,只见于命辞和占辞中,表示未然(即还没有成为事实)的语气。而验辞是表示已然(即已经成为事实)的语气,因此,所谓“验辞无‘其’规则”是说验辞中是不用语气副词“其”的。笔者在2020年发表的《殷墟卜辞“其”字及其搭配和对举》一文中提出“验辞无‘其’规则”,限于篇幅,讲得十分简略。本文对这一规则作了详细的补说,以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甲骨卜辞。  相似文献   

11.
喻遂生 《兰州学刊》2009,(10):158-160
文章对《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疾”字的字形、词义和语法进行详尽研究,认为“疾”共有4种字形,“疾”在甲骨文中除常用义“生病”外,还有一些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2.
汐翁早年发表的《龟甲文》一文在甲骨学界影响甚大。虽然部分记述出入不多,但其中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还有的是信笔由之,引用者应辨析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书备受学界称道,一则该书所收甲骨刻辞极其珍贵,二则该书著录体例相当完善。其中《索引表》的编纂,极大地方便了学者利用这批材料。但有些许错讹之处,包括顺序号的脱漏与衍增;因字形误识而造成字头的脱漏与衍增;字头"原形"摹写的失真;撰写体例的不统一等方面,故而有必要对《索引表》加以增删、更正。  相似文献   

14.
徐山 《殷都学刊》2011,(3):111-114
"匄"字的甲骨文形体为"从刀、从亡"的会意字。"亡"的字形义为刀锋状。"匄"的形体中的部件"刀"和"亡"为"刀"义的叠加。"散"字的初文作" ",而"散"为"从 ,夕声"的形声字。"刅"字的金文形体中"刀"旁的两短划为血状,即受到创伤者所流出的血。"疌"字的小篆为"从屮、从又、从止"的会意字。"疌"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可重构为:向前方手执树干武器获胜[义素(1)]的人迅速[义素(2)]走去。  相似文献   

15.
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石刨,平面呈T形,由双柄和斧形刃部组成,均系打制而成,仅刃端磨光;可分为形体厚重、宽刃的A型和形体精巧、窄刃的B型。中国刨的出现约在距今6 000年前,它是单刃石斧的一种衍变形态,在史前工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法律基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目的,要求经营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是甚为广泛的;但经营者并不是消费者所有风险的保险人,经营者仅就"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对权利主体承担相应责任."合理限度范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立法上并未对其做出具体的规定或解释.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本文认为,在界定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范围"时,应结合具体的案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加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哈罗德、多马和索洛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经典文献,对哈罗德--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提供一个比较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包括:1、并不像索罗模型宣称的那样,它接受除不变要素比例之外的所有哈罗德--多马假定,而是通过引入新古典生产理论,消除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黄金时代"问题;2、并不像索罗模型宣称的那样,它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刃锋问题"(或称"不稳定性原理"),而是通过引入一种产品的总量生产函数和取消投资函数,从而取消了国民收入的会计恒等式和均衡条件式之间的区分,回避而不是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刃锋问题;3、资本-产出比也不像索洛模型宣称的那样,是生产函数的技术特征,而是关于价格机制的不同假定.  相似文献   

18.
基因组研究的伦理分析与道德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柏林 《云梦学刊》2001,22(2):20-22
基因组研究和应用,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因组研究的道德调控,强调从事基因组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应负的道德责任,使其自觉维护科学技术自身的纯洁与尊严.  相似文献   

19.
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关爱自然生命之存在,提升精神生命之意义,培育社会生命之和谐是高校教育的价值诉求。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与无知,彰显了高校生命教育的空白。所以,高校必须在反思中承担起对生命的价值关照。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校管理法制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场所,肩负国家和历史的重任,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就必须通过高校管理法制化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