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理、价值、情感是塑造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核心要素。其中,真理是根本,价值是关键,情感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的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精髓,是构成政治信仰的关键;爱国情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洪救灾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抗洪胜利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佳选择,万众一心是中华民族的凝聚标志,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保护环境是居安思危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是容纳思考与思想开放的地方;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国家神殿,是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大学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源地,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情感的桥梁;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圣地,是造就和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是科学技术的源泉,是科技产业的孵化器,是知识经济的宝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4.
从宗教学视角看,伪善是法利赛式,是一种根本恶;从心理学视角看,人具有道德伪善动机,伪善是道德做秀;从社会学视角看,伪善是自我欺骗的社会生存策略,道德脱离产生伪善;从伦理学视角看,伪善是对道德法则的颠倒,是只顾动机、不切生活实际的德行意识,是平庸之恶,是为善而善。总而言之,伪善是恶的一种隐存样态,是道德做假与道德欺骗,是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冲突的结果,是道德信念与道德行为背离所致。  相似文献   

5.
思维在检验真理中也是起作用的,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总的理由是,检验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具体理由有三点:第一、从反映形式上来说,再认识是思维的产物。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从形式上来说,认识是人脑思维的产物。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过是一个再认识过程;同样,经过检验产生的结论,也是一个认识,不过是一个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发展的理论,是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它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发展的理论,是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一)所谓时向思维,是指受时间因素制约的思维,因此时向思维具有显著的时间特征。 思维是主观的东西,是对客观的反映,时间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客观的东西。时向思维,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时间特征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时向存在的反映,因此,时向思维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但其内容则是客观的,是受客观事物及其时间特征制约的。  相似文献   

9.
梁振南 《学术论坛》2008,31(2):7-10
和谐是系统里的稳定,是多元中的统一,是关联中的协调,是组织问的协同.是运行中的有序,是发展中的均衡,是分化中的整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体现了和谐发展的规律性和和谐美的基本要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0.
何顿的《抵抗者》营构的深层隐喻结构是 :诞生是神圣的 ,活着是重要的 ,不管生命是显赫腾达 ,还是平庸卑微。活着 ,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是人的原初本能 ,是人类永恒存在的自然共通性 ,任何剥夺生命的行为 ,都是残酷的、野蛮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存的渴望与顽强坚守 ,正是人类得以繁衍发展的根本 ,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最高哲学 ,也是《抵抗者》隐喻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主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决定因素 ,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保证 ;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是我国民主政治追求的目标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进步 ,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加强人文素质是对我国历史传统的继承,是科技强警的要求,是文明执法的要求,是紧密联系群众的要求,是公安工作创新的要求,是民警自身心理良性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事业的主导价值,是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过去所谓中国文化是指中国封建时代文化,所谓西方文化是指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是文化的时代性。中国封建文化与西方封建文化也有区别,这是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比较是个复杂的问题,既要注意民族性,又要看到时代性。过去有一种流行看法,认为西方文化是外向的,主动,是物质文明;而中国文化是内向的,主静,是精神文明。这种看法是片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一个战略性命题 ,它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一个政治性命题 ,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一个时代性命题 ,它体现了发展是带有世界历史性的客观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是一个规律性命题 ,它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是我党执政实践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论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艳华 《东岳论丛》2005,26(2):195-197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据、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是作为整体人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作为个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个体的人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古超贤 《南方论刊》2010,(9):75-75,82
和谐是美,和谐是诗,和谐是圆满,和谐是幸福。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公路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是推动公路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搞好安全生产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构建和谐公路事业是个系统的工程,也是个永恒的主题,需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理性是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基本特征,作为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对人随心所欲的情感的约束.因此,理性是礼的灵魂.在礼文化中,克己复礼是自我理性的追求,以礼治国是社会理性的追求,致中和是理性智慧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司马迁的立场和学派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他的立场是反动的,完全是为封建地主制度服务的;有的说他是超阶级的;有的说他是反抗统治阶级的,是人民的歌手.有的说他的学派是道家;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他的中心思想是渊源于其师董仲舒;有的说他是儒、道、法兼容并蓄,等等.我则认为,司马迁实际上是倾向墨家任侠的,是比较进步的,既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和法家.  相似文献   

20.
"人是什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问题。亚里斯多德认为,人是政治动物,人生活在城邦中。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劳动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