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申论写作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首先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大的前提和总的框架。在大前提和总框架之下,申论应试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分别使用以下五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公选面试中的自我介绍,看似简单,但要富有特色、形成冲击力并非易事.自我介绍一般在两分钟内完成,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全面展示自己,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大有学问.出色的自我介绍不仅会给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将对面试的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本刊倡议并与中国写作学会、写作杂志社、领导科学报社、聊城大学、聊城市社科联共同主办,聊城大学承办的“全国公选作文与公务员申论写作理论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山东聊城召开,来自湖北、河南、山东、湖南、新疆等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公选作文与公务员申论写作”这一主题,就公选作文和公务员申论写作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中所起的作用,写作的形式、特点以及命题趋势、写作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与会代表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国家公务…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公开选拔干部、招录公务员的笔试中,都有申论写作一科,应试者为掌握申论考试的要领和技巧,以求考出好成绩,都下了很大功夫.虽然考绩的评定基本上准确,但因为申论是主观题,在具体组织考试的整个过程中,其成绩的高低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出现非科学的失准现象,这对应试者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5.
面试是公选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检测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变与创新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通常情况下,面试考官对考生回答问题只是一边听,一边评判,然后给出相应的分数。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考官"追问"的情况。作为应试者,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当立即注意从三个方面把握好自己,避免失去不应该失去的分数。  相似文献   

6.
2000年初,我作为人大代表旁听了武清县举行的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的面试.现以外经贸委副主任的竞聘面试为例,以该考场三名考生的答问作为典型进行评析.他们的成败原因或许能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7.
曹长远 《决策》2011,(7):82-83
“引”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引”的目的是为了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引申出论题,因此可以说,取舍材料的标准,就在于是否能合理地引申出论题。  相似文献   

8.
<正>申论是干部公选和公务员招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且所占分值较高。但从历年申论阅卷和考后分析情况看,考生的申论成绩一般都不太理想。阅卷专家称,立意不新,人云亦云,是多数考生写作失败的主  相似文献   

9.
刘树信 《决策》2008,(9):54-55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的核心是逻辑推理和辨析能力,主要考察应试者能否把握事物的本质,思维的条理是否清晰,思维的过程是否敏捷和流畅,尤其是应试者有没有较强的辨析能力。 在领导干部公选考试的面试中,结构化面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而结构化面试主要是测试,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和办事计划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分值权数最高。因而,是应试者在结构化面试中,应该优先和重点把握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笔试侧重于对应试者知识水平的考察,那么面试则更能反映出一个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因为面试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素质乃至个性、形象、气质的综合考评。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几点心得。一、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应扎实有序首先是知识准备。扎实深厚的知识功底是面试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想在面试中有不俗的表现,知识准备必不可少。面试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不像笔试那样范围明确,但也不是无章可循。应试者可根据公选的类型确定大的复…  相似文献   

1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近几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它贯彻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而对拓宽选人识人用人渠道,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年轻干部不断进取、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综合近年来部分省市已实施的公选情况,其程序不外乎……  相似文献   

12.
彭勇 《领导科学》2006,(22):24-25
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全面深入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主要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对公选成本的构成要素及核算机制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公选成本过高的办法和措施。一、建立公选成本核算机制的必要性。首先,建立公选成本核算机制是中央降低行政成本的总体要求。传统观念认为,公选工作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是一项政治任务,推进这项工作不应考虑成本,这也是有的地方不计成本搞公选的思想根源。这与中央精神是不相符的。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把降低行政成本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27日,中共南京市委正式任命我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这标志着我作为一名公选干部,已经顺利通过了试用期的考验.回首一年多的工作,对公选干部如何渡过试用期,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冯小茹 《领导科学》2002,(12):33-34
由于选择题具有灵活性大、知识覆盖面广以及采分的客观性强和评卷速度快等优点,因此,现在的各种考试中均广泛地采用了选择题,并且所占分数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15.
该如何设置公选第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一种参与、一种经历、一种对干部制度改革的身体力行,我参加了2002年1月20日广东省第三次公选副厅级干部的笔试.笔试之后,围绕着公选干部的第一关究竞该如何设置,我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飞霞 《领导科学》2005,(13):26-27
近年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已逐渐被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笔者曾多次参加多种职位的公开选拔,对笔试、面试等考试环节有些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注重日常积累与临场发挥相结合笔试在公开选拔中虽只占综合分30%的比例,但这是第一道门,过不了这一关,那就什么都免谈。因此,对于应试者来说,笔试显得十分重要。注重积累。虽然有《考试大纲》、《试题荟萃》等参考资料作指导,但公开选拔时更多地是要考察应试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对应试者来说,必须注重日常积累与考前必要的突击复…  相似文献   

17.
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高考能力要求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解析能力,是历史老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相似文献   

18.
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高考能力要求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解析能力,是历史老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第一步要阅读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问题以及相关的知识。这是解题的第一步,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应该多读几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9.
金俊荣 《领导文萃》2009,(12):122-125
申论是什么?“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即说明、申述;论,即论述、论证。申论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从而发表见解、意见,进行论述、论证。申论对古代选拔人才的“策试”有一定的借鉴。从西汉初年汉文帝开始用“策试”选拔人才,被选拔者根据一定的问题.在简策上逐条应对,如果见解恰当,析理透彻,确有辅佐之才,就可被朝廷录用。  相似文献   

20.
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高考能力要求之一。信息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