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於菟”的音乐与文化内涵——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乡祭祀仪式音乐田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一些地区至今仍然保存着先民的宗教仪式、仪轨,这种传承与沿袭下来的远古文化的"活化石"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结构等等.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的"於菟"舞音乐中,我们可以更好地诠释原始祭祀乐舞中仪式音乐的本真和所蕴舍的文化内涵,以及阐释信仰、仪式、仪式音乐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卓仓藏族文化在有鉴别地吸纳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又顽强地保留了其本身悠久的文化传统,这在婚俗中表现得颇为突出。因此本文就以卓仓藏族婚俗为视角,通过对其仪式象征的表层结构如实物、行为、言语等象征的阐述,继而分析了其象征的深层结构,即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宗教观和族群认同观。 相似文献
3.
4.
田野调查贯穿了民俗学学科始终,而"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则是中国民俗学田野调查史上重要的一次调查.本文通过概述"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计划及其实施,从田野调查的角度总结"计划"的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彭兆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
治民族研究,民族叙事中"结构"必然是民族志的核心问题;而族源性纪念和祭祀仪式不仅成为一个民族叙事、表述和传承的"原生形式",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敌以瑶族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为例,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对瑶族仪式叙事的"根范式"进行分析;试图证明:任何一个民族重要的代表性仪式都存着特定的"原型结构",它既是存在,也是叙事,更是本色. 相似文献
6.
土库曼斯坦南部的定居村落是整个中亚地区青铜器时代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心.这里的丧葬仪式和祭祀建筑独具特色,且具有神秘色彩.研究中亚的祭祀建筑、丧葬形式、崇拜仪式,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宗教文化、风俗习惯及礼仪等方面的情况,弄清后来宗教体系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宁"仪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一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和在场性特点,在民族文化的保存再现和传承播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三年对箐口村哈尼族的"苦扎扎"(六月节)仪式的观察基础上,描述了该项仪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变迁,认为"苦扎扎"仪式在表达祈福消灾意愿时,特别强调社区中个人的生活目的及生存意义必须与有意义的神圣秩序系统相联系.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尤其是妇女在现实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已在改变着仪式的某些内容和意义.文章认为,神圣与世俗及社会性别等方面的界限确定及变化都是制度文化建构的结果.制度文化在规约社会行为的同时也为人们在其间能动地进行创造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人民在漫长的劳动与生活中凝结了无数智慧,其中萨满仪式"温吉尼"便是赫哲族人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留下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本文从赫哲族萨满仪式"温吉尼"的发展状况、历史演变以及演变影响因素三方面出发,对赫哲族"温吉尼"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现状,在时间、性质和内容三方面的演变以及两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呈现的"民间信仰热",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定义和理论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就"民间信仰"的概念、定义、特质及功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西北弓村"转灯"仪式的实地研究与描述,分析了仪 式在社区社会资本创建中的意义,认为社区民间仪式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合作水平和自组织能力.文章同时指出,社区仪式的衰退会造成社区社会资本的缺失,只有通过仪式创新或创建其他形式的组织或活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瑶族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本文通过分析瑶族度戒所蕴涵的道教思想 ,考察瑶族度戒十戒戒条的道经根据 ,认为瑶族度戒是道教授的传承和衍化。瑶族度戒源于早期正一道的授科仪 ,瑶族度戒仪式中的诸多道教因素 ,反映出瑶族宗教道教化的特质。道教在瑶族社会的传播及其与瑶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发生的衍变 ,通过在瑶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度戒可以得到说明。度戒作为瑶族吸取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仪礼 ,在瑶族社会中发挥的宗教功能 ,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简单探讨了民族民俗工艺品与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民族民俗工艺品不仅可以在市场中立足,而且能够借助市场获得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16.
在中原地区,一些回汉村庄结成数百年不渝、情同手足的友好关系,民间称之为"社亲".仁义、感恩、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是这种关系的道德基础,仪式化的情谊交流方式以及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的文化理念是这种关系的保证.回汉村庄的这种情谊扎根在传统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Western social scientists have fo-cused on the religion and ritual of China for a long time. Since modern times, a number of western si-nologists have committed themselves to conducting detailed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aspects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Chinese people. It is within such an academic background that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Arthur Wolf, a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compiled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religions and ritual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done by fifteen western scholars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The advent of this book not only characterizes the western academic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at era, but also causes us to reflect on current research. This book is a work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as well as serves as a model for the study of sinology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anthropology. 相似文献
18.
在甘、青、宁和新疆地区 ,在民间婚礼中 ,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 ,随着历史的推进 ,也出现了舞蹈历史兴衰的现象。本文以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婚礼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 ,在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试图分析《堆依奥依纳》、《宴席舞》、《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甘、青、宁和新疆地区 ,在民间婚礼中 ,曾经活跃着三种婚俗性的民间舞蹈表演。然而 ,随着历史的推进 ,也出现了舞蹈历史兴衰的现象。本文以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撒拉族、回族、维吾尔族的婚礼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 ,在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试图分析《堆依奥依纳》、《宴席舞》、《纳孜尔库姆》这三种婚俗舞蹈各自兴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