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顺土司及邓文茂考李楚荣(宜州市文管所)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明王朝析宜山县地置永顺正副二长官司和永定长官司,这是宜山县境内设置土司之始。永顺长官司第一任上官为邓文茂,最后一任土官为邓治住,永顺土司于民国二年(1913年)改土归流,寿终正寝,历...  相似文献   

2.
壮族赵姓土官群类观白耀天元、明二代,壮族赵姓土官有龙州、上下冻州、恩城州、养利州、龙英州、镇远州、果化州和崇善县,其地约在今龙州、大新、崇左、天等和平果县的西南。壮族本无姓,这些壮族赵姓土官由何而来,其后如何发展变化,当有一个明确的交代。(一)依姓群...  相似文献   

3.
土官或称土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在部分边疆地区,通过分封地方少数民族首领或权势者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司制度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土司或土官作为一种制度,最早出现于北宋皇佑年间的今广西西部壮族地区;尔后元、明、清王朝继续沿用,並广泛地把这一制度推行于中南、西南及西北等省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土官或土司  相似文献   

4.
明代壮族土官朝贡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内地汉族同广西壮、瑶、苗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壮族土官遗使朝贡,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就土官朝贡目的、朝贡使者、朝贡时间、朝贡贡物、朝廷赐物及朝贡的作用和影响诸问题进行论述,这对于研究明代汉族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交往以及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议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不解决,存在一千多年的广西土官制度和自宋以后的广西壮汉民族关系的历史就得不到正确的阐述。为此,1963年我发表了《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初探》(《民族团结》1963年2、3月合刊),1981年又发表了《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再探》(《学术论坛》1981年2期)。随后又发表了《广西土官制度的渊源》(《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2辑)和《过去土属地方修志应注意的问题》、(《广西地方志)1987年4期)两文,大量的史料说明广西西部的土官绝大部分都是“土酋”,是壮族的上层分子。  相似文献   

6.
忻城莫氏土官族属考略谈琪(广西民族学院)关于忻城莫氏士官的族属,有属壮属汉之争。主张莫氏土官为壮族的,其主要依据是莫姓是忻城壮族的大姓,而莫氏官族与莫氏壮族骨肉相亲。主张其为汉族的,主要理由,一是《莫氏官谱》说其先祖来自江南太仓洲;二是其先莫保元时原...  相似文献   

7.
安平土官的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研究壮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历史资料局限,致使其中有的问题,至今还不清晰。我们以亲身调查的资料和体会为主,与有关历史文献相印证,试图就安平土官及其封建领主所有制的兴盛衰亡,加以概述,把它作为一个窗口,用以探视左江壮族地区的社会历史状况,剖析土司制度在其各个时期的不同作用,供讨论研究时参考。一、历史的追溯安平土州,在今广西大新县安平乡和宝圩乡一带。其辖地不大,“东西相距六十一里,南北约五十里”。西与越南毗连,周围  相似文献   

8.
广西武鸣县清江、全苏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一个壮族社区的调查与研究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所)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曾对广西武鸣县清江乡(即今武鸣县马头乡清江村和全苏村)壮族社会历史情况进行调查,发表了《武鸣县清江乡壮族...  相似文献   

9.
壮族教育史略论李彦福,何龙群(广西教科所)(广西区党校)一、壮族教育史的分期壮族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客观存在,它是伴随着壮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壮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壮族教育史的分期是依据壮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划分的。目前的壮学界对壮族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广西土官制度的衰落时期,衰落的标志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比较明显的。 清朝对土官承袭的规定,基本是沿袭明朝的,但也有新的内容。顺治初规定土官承袭由有关总督、巡抚“具题”,并把将要承袭的土官的“宗图、亲供、司、府、州邻印信甘结及旧敕、印信、号纸送部”,由中央政府部门核实无误,方得承袭。康熙十一年又规定,土官子弟年满十五岁的才能承袭。其年未满  相似文献   

11.
元代广西的土官制度是继唐宋的羁磨制度发展而来的,也是明清时期广西土官制度的发端。元代广西土官制度是处于继往开来的地位,研究广西土官制度就不能不研究元代的,否则,对广西土官制度发展全貌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了解。早在蒙古贵族军事力量统一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前的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将领乌兰哈达曾经率领三千骑兵和“蛮僰万人”,在攻占云南后又沿滇桂边境进入广西,攻下了  相似文献   

12.
壮族古代人口发展情况,目前已难以确知。因为壮族正式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近现代的事,而史籍上有关人口的统计,是以地区计,而非以民族计(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而壮族先民分布区域内并非纯为壮族,其间杂有其他民族。其次是壮族地区开发比较晚,又地处边疆,中央王朝鞭长莫及,长期由当地土官自治其民,中央王朝只有治辖之名,并未真正深入壮族分布区域内的每一片地区。所以,在统计这些地区的人口时,错漏自难避免。更有甚者,羁縻地区的壮族先民并不向中央王朝申报户口数。唐代时期,壮族先民有诸多名称,如俚、僚、西原蛮(黄洞蛮)、乌浒等,今日的壮族即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土司制度的研究大都以西南土官为重点,对于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研究只限于简单的阐述.明代甘青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自身的特征,它与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官制度有着较大的区别.然而何以产生这样的差异,学术界讨论的并不多.本文认为明代甘青地区之所以实施以流为主的“土流参治”制度,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民族文化类型不同;二是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这些地区的治理程度明显不同;三是明初西北、西南地区所面临的边疆问题不同.  相似文献   

14.
唐、宋两王朝在广西部分地方实行的羁縻制度,是元、明、清几个王朝在广西部分地区实行的土官制度的窠臼,因此,我们研究广西土官制度各种问题时,就必须从唐、宋时期开始。 广西的土官制度,从唐、宋以至明、清,有的土州延续到民国初期才进行改土归流,它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土官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兴衰存亡,固然和各个历史时期中央政权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民族政策有关,但也和在这种政治制度统治下土地制度的变化情况有关,故研究土官制度就得研究土官统治区的土地问题。本文试就清代广西土官统治区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壮族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壮族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成因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1549万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还有一部分分布在与广西相邻的云南省文山、贵州省从江、湖南省江华和广东省连山等地,形成分布集中、地域相连的大...  相似文献   

17.
我于1985年8月3日到广西西林县进行社会历史调究,在该县定安镇大院内厨房门口水沟上发现清朝嘉庆十八年二月立的《奉宪严禁积弊告示》碑。碑长120厘米,宽68厘米,厚11厘米。碑的内容主要反映当时桂西壮族地区士流赋税之争的情况,对研究清王朝与桂西壮族当时的土官及其后裔成员的矛盾与斗争,亦有参考价值。下为抄录的石碑全文及其对碑文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壮族史研究管见白耀天(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壮族史,我是个老兵,也是个新兵。1958年当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时,就学写了一篇(壮族源流试探》发表在(史学月刊)上。现在近四十年过去,两鬓似霜,已近花甲之年,当算得上老兵了。可是,自那以后近三十年中我却与...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桂西壮族地区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入赘”风习,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县份,如田林、隆林、西林、凌云、乐业、东兰、风山、巴马等县更为盛行。所谓“入赘”,就是男子要“嫁”到女子家去生活。即使家里儿女皆全,也甘心情愿把儿子“嫁”出门去,将女婿招上门来。据说“入赘”是古代母系氏族沿留下来的一种习惯。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 (卷十)说,壮族土官结婚时要举行“入寮”仪式,当“婿来就亲,  相似文献   

20.
明代广西的改土归流出现较大的反复性,许多土州、县在改由流官治理之后不久又恢复了土官的世袭统治,个别土州、县在土、流之间反复更替.就其主观原因而言,当属明代封建中央王朝、壮族土官和各族民众彼此间在改土归流问题上出现较大的认同差异所致.广西明代改土归流出现较大反复性的深层意义在于,它在明代广西改土归流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为封建中央王朝与壮族土司政权在国家与地方认同关系上提供了持续调校的契机,为清代在广西成功实施大规模的改土改流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