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声韵学便览》是一部清末合肥方言韵书,全书按平水韵目编排,计平声二十五韵、上声二十四韵、去声二十五韵、入声十二韵。其中包含声母22个,韵母43个,声调5个。语音特点上,该韵书与现代合肥方言多数一致,但庄组蟹摄、遇摄、梗摄、通摄、咸山摄归入精组,庄组假摄、效摄、宕摄、江摄归入知_三、章组,遇摄一等和三等端、庄组与流摄端、庄组有合有分,果摄三等戈韵字"茄"归入假摄,"靴"仍为果摄,全浊声母上声字大部分仍读上声,与现代合肥方言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樊腾凤《五方元音》是明清时期一部韵书韵图相配合的等韵化韵书,是研究明清语音的重要资料。《五方元音》共有五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从编纂形式来看,入声是独立存在的,并没有并入平上去声中。但其入声的性质如何呢?是实际语音的反映?还是仿古的表现呢?对此学术界的看法不一,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入声在近代汉语的空间分布,从方言入声发展的动态着眼,重新审视了《五方元音》入声的性质,认为《五方元音》保留入声是实际语音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段玉裁创立了古韵十七部,第三部是入声觉部和屋部相合以承阴声幽部,第四部是阴声侯部,也就是侯部没有与之相承的入声。段玉裁有他的押韵理据,但这个理据是片面的,而且不符合语音系统性的原则。用押韵和谐声可以证明以屋部承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古入声字归调的分期及相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要讨论普通话古入声字归调的分期,必须首先知道现代北京语音从何时开始。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看到有人作明确的论断。但如果把古入声字归调不是归入平(阳平)、上、去三声而是系统地归入阴(阴平)、阳(阳平)、上、去四声作为一个标志,那就可以说,现代北京语音在产生《李氏音鉴》(1810)以前即已奠定,而《李氏音鉴》便是第一部比较全面地记录古入声字在现代北京语音中归调情况的专著。五十年前,已故著名语言学家白滌洲氏作《北音入声演变考》,就以《李氏音悭鉴》为上限。确认了北音入声演变的现代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全清、全浊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较之我们所拟定的中古音和上古音,较之于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少了入声、少了全浊声母、舌根鼻音(古疑母)没有了、爆破音少了(现代汉语舌面塞擦音是从古塞音分化而来)。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与汉语各方言进行比较,方言中都或多或少地保存有古音中的浊音成分或入声等。本文立足于普通话舍口呼零声母唇齿化现象研究。从发音学和音韵学角度探究舌面音发音部位前移的原因,提出舌面音发音部位前移是语言各要素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将现代吴、闽方言的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音进行历时比较,分析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非入声韵的衍化问题。现代汉语阳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部分中古阳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阴声韵;其二,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阳声韵;其三,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鼻化韵。现代汉语入声韵与中古非入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两种典型情况: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变。  相似文献   

7.
《集韵》、《类篇》反切比较反映宋初入声韵尾-P、-t、-k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消变。同一韵摄内部入声的换用表明相同入声韵尾不同韵部韵母的主要元音已经相同或者相近,它们在宋初就已经开始合并;不同韵摄之间入声的换用表明不同入声韵尾的韵母也开始合流了。-P尾塞辅音弱化消变的有缉韵入声字,同时,咸摄三、四等与山摄三、四等入声字混同;-k、~t尾消变趋势是臻摄、山摄入声三、四等-t尾,与其主要元音相近的-k尾梗、曾两摄入声三、四靠拢混同。  相似文献   

8.
《南曲九宫正始》是一部南曲格律谱。南曲区别于北曲的主要特征在于保留了入声字。通过对曲谱中所有入声乐字的考察,得出不同位置入声乐字的唱法及作板情况。同时,对于因入声乐字产生的三种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南曲的语音基础已由闽、浙之地转移到了苏州。  相似文献   

9.
明代江西词人用韵大体可以分为14个韵部。阴声韵7部,阳声韵6部,入声独立为1部。词作主要反映明代官话语音,同时有方音流露。其中有的用韵特点反映了江西赣方言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入派三声”说是《中原音韵》(1324年)的作者周德清提出来的。可是自明、清以来,对此说的看法一直有争议,甚至到现在也未能够取得完全一致的见解。这里,有主张“中原之音”本有入声的,也有坚持当时入声已经消失的。本文想从略析周德清本人关于“入派三声”说的论述着眼,兼及稍晚于《中原音韵》时代的朝鲜语言学者申叔舟(1417—1475)关于当时中国北方话语音的描述,来表述一下自己对当时有无入声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古人曾试图描写所谓"入声调"的调值,唐释处忠称"入声直而促",明释真空称"入声短促急收藏."后世专家多承之,分汉语声调为"促声调"和"舒声调".由此,阐释汉语四声的性质便采取两套分析标准:平、上、去三声以音高为标准;入声以音长为标准.笔者以为:第一,各取标准分析同一语音现象,方法欠妥当,结论难成立;第二,古今汉语声调基于音高,入声"短促",非声调特征,"急收藏"更说明是韵母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代山西古体诗的韵母系统可以归纳为19部,与同时期中原一带的韵母系统基本一致,从总体来看反映了当时通语的语音系统。和中原音韵相比,这个韵母系统具有3个特点:入声仍然作为独立的韵部存在,山摄还没有分成桓欢、寒山、先天三部,车遮韵、支思韵尚未形成。古体诗用韵研究对于汉语语音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叶前后的南曲韵书,一直相沿<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之旧.这与有明一代南曲演唱用韵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王文璧<中州音韵>的"入作三声",实乃"唱作",而非"变作"三声,并不会磨灭所据方言语音中入声的实际存在.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性质的讨论中,当前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是怎样解释“入派三声”,如杨耐思、李新魁主张《中原音韵》有入声,认为当时入声仍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宁继福、刘俊一则认为《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派”入是根据实际语言进行的。二是“入派三声”是否符合语言实际。主张《中原音韵》入声已经消失的当然认为符合语言实际,主张有入声的则在不同程度上表示怀疑。李新魁以为“入派三声”只是“‘广其押韵’、‘庶便学者’所采取的权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日本语对汉语入声字的转读和中古汉语语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语音读单个入声汉字时有两个特点:一,读成双音拍;二,第二音拍通常是くつきち与四个假名之一,带有入声汉字的标识性质,并和中古汉语入声字[-p][-t][-k]三种语音韵尾之间有对应转读之关系。两个日本汉字组成一个单词时,如果前一个汉字是汉语入声字,那么,该汉字的第二音拍有时候读成促音。入声字转读也存在一字多音现象。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入声在一些方言中保存下来,其中以粤方言保存得较为完善.此外,壮语的塞声韵、英语的不完全爆破、日语的促音等语音现象的发音跟古代汉语入声韵的发音原理相同,这些为我们学习和识别入声提供了条件和方便.入声作为调类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中早已消失,但作为记录古代汉语入声音节的文字却一个不少地流传至今,入声字是识别入声最重要、最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若问汉口方言有几个声调,汉语音韵学、语音学或方言学界的专家们很可能会一致答曰:“四个:阴、阳、上、去。”有入声否?曰:“无入声,古入声已归阳平。”看来,这个问题早已有定论,而且事实上这种定论已载入有关专著和高等学校的现代汉语教材。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和廖序东两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协作教材《现代汉语》,都在其语音部分刊用了同一内容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声调对照表”,兹摘录其中有关汉口方言声调的部分以为证:  相似文献   

18.
入声的研究过去基本上着眼于音系内部以语音条件为转移去考察其消变的规律,文章着眼于入声的文白读和入转舒在老中青三代的演变过程,从六个方面论证邯郸方言的入转舒属于叠置式音变。  相似文献   

19.
新诗有用韵和不用韵之分,旧诗大都用韵,其中律诗绝句偶句只押平声韵;韵书也有新旧之别。《九道辙》是据现代普通话语音编著的改革新韵书。普通话虽无入声,而按音值,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分明,作律绝依然适用。据调查,旧读入声常用字1313个,派入上声、去声的704个,入声字仍为仄声,派入平声的615个入声字(阴平159、阳平456)仅占《九道辙》全部常用韵字的12.5%,并且该韵书为每个旧读入声字右上角都嵌有小六号‘入’字以便识别。从总体看,在7696个常用韵字中,平声3909个,仄声3787个,平仄交替基本相当。而从押韵看,615个入声字派入平声,扩大了平声字群,也就扩大了押韵的领域范围,为今人写律诗绝句提供了方便。《九道辙》对写新旧诗、格律体都是一部新颖而实用的韵书。  相似文献   

20.
《中原音韵》"入派三声"之说,引起后世许多争议.通现专家们的诸多讨论,多以此"入"为四声之一,又兼韵的性质为基础,论其怎样地派入平上去三声.笔者以为,汉语言入声不是一种声调而只有韵类的含义.周德清"入派三声"之说,其实质不在说明声调演变,而是详密地归纳整理了元初汉语共同语韵类演变的重大事实:入声韵变为阴声韵,汉语共同语的韵类由中古阴、阳、入鼎立的格局演变为阴、阳对立的格局.周德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