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亚东干文学一方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另一方面,由于处在前苏联多民族文学的文化语境中,它也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化的历时传统与共时语境影响下,东干与俄罗斯战争文学在英雄主义主题、人道主义的叙事视角及悲剧的审美意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东干战争文学又受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教宗教文化与中国回族独特的民族心理的影响,凸显出一些独特的民族精神个性.  相似文献   

2.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给俄罗斯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宗教文化的分析和它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体现,揭示宗教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宗教是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方面.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在讲述惊险离奇的浪漫故事时,不只是写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战火中的爱情,更遵循俄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在人物、语言、意象、情节等方面都可找出与圣经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整部作品成为一个象征结构,传达出民族心态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文学与俄罗斯文学的密切关系来看,池田大作在青年时代特别倾心俄罗斯文学,他认为俄罗斯文学最大的特色是始终把文学究竟能对全体民众的幸福、解放、和平的理想做些什么当作自己的目标,他特别欣赏俄罗斯文学的"守护苦难者"的传统。俄罗斯文学传统和宗教传统中的和平主义、博爱精神是池田大作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5.
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宗教文化对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影响王本朝西方文学创作拥有绵延深厚的悲剧美学传统,在创造生成它丰富的悲剧意识内涵里,浸润渗透着酉方文化复杂的宗教思想观念。古希腊悲剧显露出的那不可知的定数和命运;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隐藏着丰富的沉沦和救赎观念;陀斯妥耶夫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市场化的特点。新的趋势是俄罗斯作家的媒体化、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和文学语言的晦涩化。这一时期文学的3个热点板块是新侨民文学、宗教题材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19世纪最出色的文坛巨匠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离不开他自身的宗教思想,在宗教对文学产生着影响的同时,文学也对宗教教义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因为宗教和艺术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宗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性格特征,而托尔斯泰对宗教情有独钟,在自己的作品中宣扬宗教思想,或者借助于宗教教义塑造人物形象。本文从宗教思想、文学形象、爱情观以及托尔斯泰主义几个方面对他浑然天成的文学艺术风格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列斯科夫踏上文坛以后 ,十分关注当时俄罗斯文学界关于民族悲剧、民族戏剧的文学论争 ,并且在《走投无路》中公开表明俄罗斯普通人完全可以成为民族戏剧的主要人物。列斯科夫许多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都具有悲剧色彩 ,但是《姆岑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是上述观点的集中体现 ,作家以细腻的笔触逐步揭示了小说主要人物的悲剧及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时代仍有悲剧,但权利方与资本方无意承认.否定前政治的悲剧成为权利允许的主流,如"17年"、"文革"的历史悲剧,新时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政治悲剧.消费时代由于市场的需要,好来坞大团圆模式成为主流.消费主义时代的悲剧书写变形,张承志、史铁生的理想主义悲剧带有宗教思辨的超越性,残雪的现代主义悲剧置入人生人性的悲剧思辨与文革政治变形.罗伟章的人道主义悲剧展示了消费主义时代农民命运悲剧与人道主义严峻性命题.灾难书写是悲惨.第三种悲剧在中国缺乏作家的深刻表现.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生命悲剧意识是在宣传生命悲剧的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其文学形态主要体现为类似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创作。其生命悲剧意识不仅是丰富系统的,并且也是深刻独到的。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侨民文学是20世纪俄语文学的组成部分,其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显示出与苏联国内文学迥异的风格特征,而且作家人数之多、创作成就之大,为世人瞩目。通过对俄罗斯侨民文学三次浪潮的成因和成就的梳理,揭示俄罗斯侨民文学与苏联本土文学的根本不同在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不同社会制度的选择、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界定。俄罗斯侨民文学不同于苏俄文学的品格为:不满当时国家的社会制度或文化政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尊重传统,接受异域文化。伴随着俄罗斯侨民文学回归的欢乐景象,其消亡是必然的。侨民在侨居地不可能创建自己的文化,侨居地仅仅是保留个别侨民作家及其创作的地方,没有读者的艺术家注定会成为愤世嫉俗的孤独者。境外俄罗斯文学的回归可能成为俄罗斯侨民文学终结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安娜·卡列尼娜》真实地反映了俄国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小说女主人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代表着当时俄国贵族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却以悲剧结束。社会因素,自身因素和俄罗斯宗教文化引导着安娜生活的悲剧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俄罗斯文坛“传统派”主将的拉斯普京,其创作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宗教传统,几乎在他的每部作品中都会流露出一丝宗教情结,即“东正教救世”意识。作者把这种宗教意识完美的融合到具有俄罗斯优良传统美德的“老人形象”之中,可以说两者相得益彰,使作品更具感染力与震撼力。拉斯普京的宗教意识是与众不同的,它经历的是一种由自发到自觉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借贷还贷的情节为线,从犹太律法发展和文学人物塑造角度,叩问并解读中世纪末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激烈冲突的实质。文学喜剧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宗教迫害的悲剧,而犹太律法也正是在这一场场悲剧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森林——лес的民族文化内涵。结合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方面,分析了俄罗斯独特的"森林文化"与俄罗斯民族性格之间关系,指明俄罗斯"森林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充满了喧嚣与躁动 ,然而并非杂乱无章 ,其基本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追问死亡危机 ,哲学与宗教情结 ,隐藏文学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霍桑的小说大多主要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着重探讨社会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作者通过其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清教社会的宗教伦理观,抨击了清教社会伦理观对性爱、婚姻的严厉惩罚。霍桑的作品中包含了许多伦理因素。本文以《红字》为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通过对小说中悲剧人物的伦理身份及复杂的伦理关系的分析,解读霍桑小说中人物悲剧的成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桑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发生在清教社会伦理背景下,悲剧人物改变各自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身份,违背了清教社会宗教伦理道德标准是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在20世纪发生过许多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件:经历过数次惨绝人寰的战争,爆发过震撼世界的革命,尝试过多种迥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说俄罗斯在现阶段的人类历史舞台上,扮演着最耀眼、最卓越,也最壮烈的悲剧演员角色。这样的历史进程也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使文学呈现出多种姿态多重面孔。从宏观上讲,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分三个部分,这就是世纪初的“白银时代“文学、“十月革命“后的70年苏联文学,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文学。而70年的苏联文学又分为显流文学、潜流文学和侨民文学。文学现象如此复杂,再加上受各种意识形态影响,因此,20世纪俄罗斯文学其真实面目很难得到真正呈现和厘清。最近刚刚召开的山东省俄罗斯文学学术研讨会,其主旨就是要对这阶段俄罗斯文学历史加以再认识和再评价。本组笔谈选择了与会三位学者的文章。张中锋剖析了高尔基对尼采思想的误读;李建刚对安德烈耶夫的创作风格定位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皮野对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小说《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做了重新解读。这组文章对于厘清俄罗斯百年文学历史的变迁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只是一种部分地还原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本来面目的一种尝试、一种企图,并期待着这种尝试和企图能够引起学界...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在20世纪发生过许多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件:经历过数次惨绝人寰的战争,爆发过震撼世界的革命,尝试过多种迥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说俄罗斯在现阶段的人类历史舞台上,扮演着最耀眼、最卓越,也最壮烈的悲剧演员角色。这样的历史进程也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使文学呈现出多种姿态多重面孔。从宏观上讲,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分三个部分,这就是世纪初的"白银时代"文学、"十月革命"后的70年苏联文学,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文学。而70年的苏联文学又分为显流文学、潜流文学和侨民文学。文学现象如此复杂,再加上受各种意识形态影响,因此,20世纪俄罗斯文学其真实面目很难得到真正呈现和厘清。最近刚刚召开的山东省俄罗斯文学学术研讨会,其主旨就是要对这阶段俄罗斯文学历史加以再认识和再评价。本组笔谈选择了与会三位学者的文章。张中锋剖析了高尔基对尼采思想的误读;李建刚对安德烈耶夫的创作风格定位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皮野对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小说《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做了重新解读。这组文章对于厘清俄罗斯百年文学历史的变迁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只是一种部分地还原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本来面目的一种尝试、一种企图,并期待着这种尝试和企图能够引起学界...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在20世纪发生过许多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件:经历过数次惨绝人寰的战争,爆发过震撼世界的革命,尝试过多种迥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可以说俄罗斯在现阶段的人类历史舞台上,扮演着最耀眼、最卓越,也最壮烈的悲剧演员角色。这样的历史进程也影响着文学的发展,使文学呈现出多种姿态多重面孔。从宏观上讲,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分三个部分,这就是世纪初的"白银时代"文学、"十月革命"后的70年苏联文学,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文学。而70年的苏联文学又分为显流文学、潜流文学和侨民文学。文学现象如此复杂,再加上受各种意识形态影响,因此,20世纪俄罗斯文学其真实面目很难得到真正呈现和厘清。最近刚刚召开的山东省俄罗斯文学学术研讨会,其主旨就是要对这阶段俄罗斯文学历史加以再认识和再评价。本组笔谈选择了与会三位学者的文章。张中锋剖析了高尔基对尼采思想的误读;李建刚对安德烈耶夫的创作风格定位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皮野对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的小说《从莫斯科到彼图什基》做了重新解读。这组文章对于厘清俄罗斯百年文学历史的变迁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只是一种部分地还原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本来面目的一种尝试、一种企图,并期待着这种尝试和企图能够引起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