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尽管有它很大的自由度,但话题作文的审题依然非常重要.它影响着一篇话题作文的话题内容和方向,或者可以说话题作文的审题是审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愿望。  相似文献   

2.
所谓话题作文,是根据既定的话题自拟文题写作文章。本文主要从命题形式技巧、命题审意技巧两大方面、六种方法进行阐述,着眼于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两方面去寻求解决初中生话题作文命题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5年国家教育部继续下放命题权,这样,各省市自主命题卷加上三套全国卷,今年共有16套语文试题。综观这16套作文题,尽管风格各异,命意千差万别,但其骨子里仍然是宽泛意义上的话题作文,换言之,话题作文从最初的发轫,经过这些年的演变,已经到了后话题作文时代,那后话题作文有哪些发展趋势呢?下面笔者对此作些简要的分析与归纳。一、命题型话题作文其特点是虽然明确给出了作文题目,是命题的,但它同时又具有话题作文主要的特性: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体裁不限,是一种更宽泛意义上的话题作文。如今年北京卷的“说安”,天津卷的“留给明天”,对于这些…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作文题目,出现一种新题型——供材料题意作文。从写作实践看,这种作文有效地解决了材料作文审题偏难和话题作文开口太宽的问题,作文的内容侧重材料的含意而又不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这样命题的好处是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可以预见,这种作文命题形式将会在以后的高考命题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仅就供材料题意作文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谈一下供材料题意作文的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5.
时间递嬗,光阴荏苒。2006年中考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笔者对2005年全国50多个省市区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探析,对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做出了几点预测,供同学们借鉴参考。一、命题形式(一)话题作文阵营继续壮大,稳坐“霸主”地位。一是话题作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像的翅膀,可以开启考生情感的心扉,唱出自己心灵之歌。因此说,话题作文是与考生心灵最为亲近的作文命题形式。二是因为它体现了高、中考作文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是在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后广泛出现的一种命题形式。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中考作文中的热点.话题作文这一形式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中所占的比例一年大似一年。形式的开放性.体裁的自由性.内涵的丰富性等特点是使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的主要原因。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话题作文具有立意自由、选材广泛、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不拘文体 ,不囿标题 ,让学生于无限的空间 ,尽情的想象 ,独到的推断中绽吐才华 ,展示魅力 ,这种大开放式作文命题改革 ,极大地鼓励了考生构思立意、语言表达、文体选择的自由度和创造性 ,可谓我国作文考试着眼并鼓励人的发展的一次革命。一、话题作文的优势第一 ,降低了审题难度 ,命意不命题 ,节省了审题时间 ,使考生可以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显山露水 ,展示才华 ,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中心和主旨往往是很隐蔽的 ,学生对命题和材料及其提供的信息进行反复的推敲与理解才能明…  相似文献   

8.
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作文部分,没有任何改动,这说明考查的仍是话题作文。从命题形式来看。尽管连续两年作文命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采用了关系型的话题,但创新是主流,发展是必然,根据近几年的话题作文的走向,我认为2005年高考作文会有一定的变化,对其命题走向猜想如下: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高考话题作文出现后,大家对这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话题形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中考作文如何命题,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的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以前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较小,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从这几年中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准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在高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异军突起,命题作文风光不再,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走向绝迹的势头。但近年来,高考命题者重新审视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等不同作文形式的利与弊,结果使命题作文复苏。而且越来越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9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许多都是命题作文。山东语文作文命题就是其中的典例。究其根源。在于命题作文有紧贴时代脉搏,回归生活本身两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因其写作范围的宽泛性。命题的开放性、启发性和形象性.颇受中高考命题者的青睬和师生们的欢迎。它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氛围,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展示才华、进行创新的舞台,但它也是一种既开放又有所限制的命题方式。话题作文到底怎么写?教材上没有明确的说明。考了这些年.学生也练了这些年。有些学生仍抓不住话题的本质,只是糊糊涂涂随意为文,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下面根据自己几年来对话题作文的理解和探索.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是指命题者提供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写作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它的理解和感悟得出话题,然后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来进行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相似文献   

13.
作文命题研究一直是作文教学研究的话题。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随意性命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写作篇数虽多,但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因此,在作文命题设计中,要有科学的方法:1.要切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2.要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3.要把真实健康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4.要新颖、灵活、富于启发引导;5.要与中考命题设计趋势结合。  相似文献   

14.
时间递嬗,光阴荏苒。2005年中考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面对中考考场风云的变幻,各位考生打算如何从容应对呢?笔者通过对2004年全国很多省市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一番研究探析,从中探索出一些命题趋势和规律,供同学们借鉴参考,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吸取营养,获得启示,在2005年的中考决赛场上一举获胜。1.话题作文阵营继续壮大,仍是主力军。一是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可以开启考生情感的心扉,唱出自己心灵之歌。因此说,话题作文是与考生心灵最为亲近的作文命题形…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2004年河南省中考考试作文给两个题目让考生自主选择:(1)我找回了________(自信、自尊、母爱、友谊),(2)信念与成功。这种"二选一"、半命题、话题式相结合的作文命题方式,给考生作文选材、立意营造了自由的空间,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受到了初中教师和学生的好评。河南省的中考考试作文题,除了顺应当前作文命题"开放性"的主流之外,还有两大特点: 一、贴近学生生活。作文命题鲜明地体现了  相似文献   

16.
探索者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从2000年起,不少中考命题有志之士在作文命题形式和内容方面不倦探索与创新,一时,作文命题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从2003年起,广大命题工作者冷静思考,认真总结作文命题的得与失,努力完善各种命题方式。可以说,从2004年、2005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题来看,少了形式上的盲从和内容上的跟风,命题形式和内容注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在命题格局上呈现出稳定和延续性。笔者统计了2005年各类作文数量和所占比重,在所收集到的70多套中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14题,占19%;半命题作文18套,占26%;话题作文32套,占45%,材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话题作文以其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自由性备受各级语文考试命题者和广大师生的青睐。有少数人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的“开放”、“灵活”,就是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没有审题的必要。其实,和命题、半命题作文一样。话题作文在写作前也必须慎思明辨地审题。一般而言,话题作文的题目由材料语、提示语、指令语(有给定话题和自定话题之分)和要求语等四部分组成。按一定步骤。运用一些技法全面分析、准确把握这四部分所提供的信息.是成功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出现了开放度较大的话题作文有所减少、全命题半命题作文明显增多的新趋向,“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总结这些失误作文的类型并剖析其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今,话题作文因为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个性的发挥而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首选形式。但是,从实际情形看,不少学生写不好话题作文。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没有掌握好话题作文的应对之策。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回顾 1、话题作文渐有式微 霸主地位依旧不改 话题作文由于其“三自”优势,从2000年引进中考以来一直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随着话题被大量的练习、猜题押题导致可以用来考场话题库相对的缩小以及出现了大量的宿构甚至是原文抄袭的作文,它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风光无限了,在五年间至少下降了两层,特别是以一个话题作文单题出现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