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来,海内外攻治中国古典小说史的学者代不乏人.且已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所以.当治现代小说史的杨义先生将其视界延伸到中国古代小说领域时.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只有超越这些成果,他才能在这个领域竖起自己的界碑.当我读完他悉四年之苦功写下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毫不怀疑他的成果已使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汪澍白教授,湖南长沙人,1922年生,194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经济系,历任南京《新民报》《新华日报》编辑、《湖南日报》秘书长、湘潭大学教授、副校长、湖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现任厦门大学哲学教授。他的名字和事迹被录入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录》和《世界名人成就录》。汪澍白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研究。近十年来,他发表了《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香港商务1990年海外版)《文化冲突中的抉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的版)等专著  相似文献   

3.
(三)王绘,字质夫,元好问说他是"天会二年进士"(《中州集》辛集第八《王太常绘》),但所撰《大圣院记》,自称为皇统九年进士,这已由薛先生指出(参见前引薛瑞兆《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应从其本人之说.  相似文献   

4.
<正>张岱年先生撰写的《中国哲学大纲》,195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再版。1996年收入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全集》第2卷。全书主要分为宇宙论、人生论和致知论三个部分,共50多万字。有日文版和台湾繁体字版印行。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宏志所著的中国抗战战争史系列著作,第一卷《抗日战略防御》(25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记述了从“芦沟桥事变”到武汉失守的史实;第二卷《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54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记述了从武汉失守到1943年底的抗战史实;第三卷《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28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记述了从1944年初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投降的史实。全书三大卷共107万字,已同广大读者见面。它是我国目前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抗战战争史专题巨著。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随着以开封和杭州为代表的封建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工商业者的组织——行会较前代更加发展,行会数量和入行人数大大增加。加入行会的工商业者叫做行户、行人或行铺,他们对官府承担着供纳物品、配借钱物、提供工役等义务。由于履行义务采取的是按行业和户等轮差的方式,故称“行役”,凡行户应役叫做“当行”。 傅筑夫先生所著《中国经济史论丛》(以下简称论丛》,三联书店一九八○年第一版)是我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不乏严密的论证和独道的见解,但在论及宋代行役问题时,由于对个别史料的理解不够准确,致使有些立论难以成立。以下就与行役有关的几个问题与《论丛》商榷,不确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吴海林、李延沛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其中所载历史人物之生卒年,有多处与史载不合。我前作有《孙蕡的卒年》(见《学术研究》八二年第三期),今又作三条如下。一、谢迁的生年该书第271页说:谢迁生年1450年(景泰元年),卒年1531年(嘉靖十年)。定谢迁的生年为1450年(景泰元年),值得商榷。李贽《续藏书》卷11《谢迁传》、《明史》卷181《谢  相似文献   

8.
汤明檖著《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一书,已由中州书画社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出版了。这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汤明檖副教授是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五十年代,他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的助手。参加《中国历代户日、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这部巨著的编写工作,检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之后,他在梁方仲教授的热情鼓励下,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最后编著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以下简称《经济史》)。在这部书中,著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分析,精当地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历史过程,阐明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经济问题,并精辟地说明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政经济制度、政策、法令,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是一部理论性较强、综合贯通、精炼慎密的封建社会经济史。它的出版,为大专院校的经济系、历史系的师生和经济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部新教材,对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手录》佚文一则李裕民1992年我在日本内阁文库查阅《增广司马温公全集》时,发现了司马光日记,日记分两类,一是《日录》三卷,保存完整,二是《手录》八卷,仅存前二卷。以上材料已整理成《司马光日记校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手录》记事较详,...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出版的有关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历程的著作中,中国现代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教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经济史》)部头最大、论述最为系统、详尽,堪称这一领域的台柱之作。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刚从一个行动陷入迷乱的年代走来,又面临着开创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使得80年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历史思索的时代”。进行历史思索,让历史告诉未来,是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经济史》试图承担这一历史使命。首先,它系统地反思了1949—1984年间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1.
孙蕡的卒年     
孙蕡字仲衍,号西庵,广东顺德人。《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第253页)说:他的卒年是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此说不知何据? 孙蕡,《明史》有传,见卷285《文苑传》,他死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898年)的“蓝玉之狱”中。洪武二十二年,蓝玉督修四川城池(见《明史》卷132《蓝玉传》),时“蓝玉之狱”未兴。  相似文献   

12.
薛瑞兆教授在《金代科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列本科进士7人:胡砺、李天吉、边元勋、苏仲文、高昌福、雷嗣卿、乐著。除李天吉、边元勋、苏仲文、高昌福无更多的史料外,胡砺、雷嗣卿、乐著尚有史料可增,需补充的有边伯勋、韩锡:(一)本科状元胡砺。字元化,本是被掳者,因用燕京人韩昉的乡贯,被误取为状元(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七,第4页,“影扫叶山房”本)。《金史》卷一二五有传,说他是磁州武安丛井村人,天会“十年,举进士第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五,第13页)称他是山东密州人,少被虏,韩昉放从良,状元及第。盖本住山东密州。被掳放良后居住在磁州武安。据《金史·胡砺传》:他登第后,授右拾遗,累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同修国史、翰林学士、刑部尚书,年55以疾卒。葬于武安县西义井里(《嘉靖河南通志》卷一九《陵墓》)。尝于贞元三年撰《谥议》(张玮:《大金集礼》卷六,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第35册,第303页下),又撰《鼓山常乐寺佛殿记》,碑在武安县,立于正隆四年(1159)四月(见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卷七,毕沅《中州金石记》卷五,第103-104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相似文献   

13.
郑振满博士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教授的高足,以明清经济史研究起家,专攻闽台地方史,作品宏富。这部《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博士论丛”,1992年版。以下简称《变迁》),即是根据他当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修订而成。  相似文献   

14.
霍松林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古典文学专家。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论著有教科书《文艺学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及其增删修订本《文艺学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以及论文集《诗的形象及其他》(长江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与《文艺散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相似文献   

15.
吴承明 《中国学术》2000,(4):282-287
斯波义信教授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汉学家,也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宋史专家之一。1968年他的《宋代商业史》问世,一举成名,遂即被译为英文版和中文版。此后20年,斯波先生又在一系列研究中国经济史著述的基础上,于1988年出版这部巨著《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本书视野广阔,广征博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罗隐的生卒年 ,史料记载也有分歧。宋薛居正《旧五代史·梁书》卷二十四 (列传十四 )载 :“年八十余 ,终于钱塘。”计有功《唐诗纪事》也云 :“年八十余 ,终余杭。”《吴越备史》卷一、《浙江新城县志》卷十四“人物传”、《浙江通志》卷一百七十八“文苑”中则称罗隐“卒年七十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华书局 1992年版 )“罗隐”篇中注明其生卒之年为“833~ 910”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亦如此标注。然而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 196 3年版 )、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中国经济史研究会最近在武昌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研讨。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分期问题。有的同志同意现有的通史和专史的划分方法,即将1957年以前划分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1957年以后划分为“大跃进”和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期(1976—1983)。这种分期方法与目前流行的国民经济计划原理教课书中关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沿革的分期大致相似,主要是沿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的划分方法。《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七卷本)除了战争  相似文献   

18.
刘经华教授刘经华,男,1949年3月生,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福建省经济学会理事,经济思想史专业、中国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以及经济史、国际商法等本科生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思想史、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侧重于中国近代盐务和民国财政专题研究)等。近年来主要承担《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唐宋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环境关系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及《多卷本中国财政通史》横向课题。主要著作有:《中国  相似文献   

19.
霍松林同志《西昆派与王禹偁》一文(载《文艺散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一月版),有这样一段话(该书第三○五页): “……而比杨亿等人年纪较大的王禹偁,则在创作上继承了杜甫、自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抗  相似文献   

20.
宋代有个苏洵,《千字文》中称赞他:“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后来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古文家.今有唐文起(1940-),从四十一岁起发奋从事江苏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三十几年后终于卓然成家,出版了《江苏近代经济史探讨》(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成为江苏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