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是一个伟大的认识武器。《文集》真实地记录了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事农村调查的伟大实践,系统地提供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方法。学习并且掌握《文集》这一伟大的认识武器,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继承和发扬党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贯彻党的辯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观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等时期,逐渐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依据《毛泽东选集》1~4卷,和《毛泽东文集》1~8卷之观点,将其不同历史 时期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与归纳,使人们能够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毛泽东的中国资产阶级观。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文稿是研究毛泽东的重要文本依据,拓宽和深化毛泽东研究离不开对第一手文本资料的占有。对国内学者而言,我们主要依靠的是中央核定出版的选集、文集、文稿和各种专题文集,但个别较为严谨的“国际版”文稿集也有其特定的参考价值,值得重视。日本学者竹内实根据“原”与“全”的原则主编了《毛泽东集》,将其收集的第一手文稿以简体中文的形式编辑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解读毛泽东本人思想演变历程的可靠文本依据。这种编辑原则客观上为毛泽东著作的版本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深化和拓展毛泽东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从严治党是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从严治党的诸多论述,不仅大量见诸出版的选集、文集等著作或已公开发表的讲话、报告等文献中,而且大量反映在他的日常口头谈话中。毛泽东日常口头谈话中的从严治党观,大致可归纳为严格要求党员、加强思想教育,严明党的纪律、严惩贪污腐败,严肃党的作风、开展整风运动等方面。通过挖掘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从严治党思想内容,可进一步深刻领会毛泽东的从严治党观、深化和拓展对毛泽东从严治党思想的研究,以服务于今天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结构的形成及其特点。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结构就其形式看,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中有进步意义的成分和马克思主义三部分组成。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以政治为主体的文化模式,具有强调人的意志力的文化特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结构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科学总结,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哲学升华。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由理论到实践,由精神力量到物质力量的转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7.
页2 14 25 3043期77l1 215223241,且,上Q曰4丹O︵b内匕九O作者李景鹤等肯超然郭用宪等张汉清薛汉伟等孙小礼黄宗良等沙缝孙肯超然春阳闰志民等冯国瑞 篇名中国的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中国十九一世纪未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与中国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论马克思的不断革命思想马克思与数学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问题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问题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坚持、发扬毛泽东思想,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伟大的认识武器—读《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文学…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及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的经济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它揭示了中国经济制度在经过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规律,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在中国条件下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指导我们的经济工作。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于商品经济的认识,一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二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索,对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我们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早在核武器刚出现时,毛泽东便将它与中国的安全和未来联系起来,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成熟的核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是在内外合力的催生下形成的。这种合力是由毛泽东追求强国地位的推力与应对外部威胁的压力共同构成的。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随着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的变化而愈加全面和深刻,呈现出人民战争思想与核威慑思想相结合、由政治军事上的战略藐视向战术重视的深入以及反对核战争到主张核裁军等主要发展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毛泽东认为合作化道路是人民得到解放、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并且认为中国农业通过合作化走向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毛泽东合作化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虽有失误,但具有不容否认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斯图尔特·R·施拉姆(Stuart·R·Schram),国际最权威的毛泽东研究专家和最著名的毛泽东著作翻泽家。1924年出生于美国,1944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195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中国问题研究。196以后长期担任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政治系教授,兼任该院现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他的主要著怍有《毛泽东的政治思想》(1963)、《毛泽东》1966)、《未经修饰的毛泽东:谈话与书信集(1956-1971)》(1973)、《对毛泽东的初步重估》(1984)、《毛泽东的思想》(1989)等。1989年后应聘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持英文版《毛泽东集》的编纂工作。现由他主编的10卷本英文版毛泽东文集《通向权力之路》的第1-5卷已于1992年以后陆续出版,第6卷、第7卷也将于近期付梓,最后3卷也已翻译完毕,等待出版。这是由施拉姆主持、许多西方学者精心编辑和翻译的学术杰作。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研究员评价说,这套英文版《毛泽东集》虽然无法收录毛泽东的全部文稿,但当它全部出齐后,英文的毛泽东文稿将比中文已出版的还要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业,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作为一种科学命题来说,是近十几年来首先由邓小平提出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但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则是由毛泽东首先倡导并一贯遵循的。如同他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一样,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是毛泽东思维、决策和实践的重心。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毛泽东为我党领导经济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二、毛泽东为我党领导经济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三、毛泽东的经济改革思想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由潜流变为公开潮流的大变革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决定了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社会主义方向。深入了解青年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演进史就不难发现,实现人类“大同”是他追求的终极目标。可以说,寻求实现“大同”世界的途径、方式和手段,不仅是推动青年毛泽东政治思想不断前进、不断升华的动因之一,而且也是他认同并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主要思想机制。研究青年毛泽东对“大同”理想的孜孜追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早期政治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从而深刻理解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思想,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明确了必须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观体现了综合的、协调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制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军制思想虽然在理论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军制理论为基础的,但是在民族形式上则植根于中国传统军制思想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军制思想的一个内在的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军制思想是毛泽东军制思想的“根”,毛泽东军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军制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毛泽东德治思想的产生过程 ,可以看出 :中国源远流长的德治思想传统是毛泽东德治思想产生的思想土壤 ;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 ,是毛泽东德治思想的实践来源 ;马克思主义的德治理论 ,则是毛泽东德治思想直接的理论来源和指南。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毛泽东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以德治国的基本方针、基本途径、基本任务 ,提出了“思想和政治是灵魂 ,是统帅”,“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等一系列闪光的观点 ,强调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党、以德治政和以德育人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德治理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生理论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毛泽东民生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尊重人民群众是民生主体的历史地位,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重视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对于处理和谐社会中人的发展和各项建设的关系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革命主题论、反封建核心论、反封建根本问题论及文化革命论等内容组成。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及新中国前 2 8年反封建斗争实践的指导思想。但是 ,我们还应该看到 ,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发展的完整思想体系 ,他长于对物质制度层面封建主义的批判 ,而对思想意识层面封建主义的批判则严重不足。这构成了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从近代以来探索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性变化。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科学认识了工业化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间的辩证关系,预设了未来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提出通过革命完成工业化政治前提的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随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推进,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实现了由理论设想向大规模现实实践的转变,并对苏联工业化经验进行了全方位学习,这标志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全面推进。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问题的暴露,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实现了由“全盘学苏”转向“以苏为鉴”,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塑造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历史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屯垦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屯垦戍边的历史经验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客观要求。毛泽东屯垦思想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生的前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实践毛泽东屯垦思想的成功典范 ;邓小平对毛泽东屯垦思想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从战略高度规定了兵团的任务和具体组织形式。这是在新形式下对毛泽东屯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