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进入到垄断和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的许多新的剥削与控制形式,不仅使异化继续存在而且有普遍化的趋势,其内容、形式及作用也都有了新的表现.在此情形下,西方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异化的形态、归因和消除路径等问题的深入阐释,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异化理论新探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提法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提法大体有三种:异化概念、异化劳动理论、异化理论。我认为,前两种提法不够妥当,应该提异化理论。这是因为: 异化概念的提法,不能反映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丰富内容。黑格尔曾运用异化概念建立他的辩证哲学,费尔巴哈曾运用异化概念批判宗教,在他们那里异化起着哲学拐棍和杠杆的作用,是一个缺乏实际内容的空洞概念。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者,是把异化作为社会问题提出来的,但其社会内容却很模糊。德国左翼黑格尔派,在批判普鲁士国家的时候,把异化问  相似文献   

3.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在“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中的双重“自我异化”展开的存在论批判.因此,从现代哲学的生存论域出发,重新省思和审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建构前提,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到马克思异化理论中长期“被遮蔽”了的初始见解和本真涵义,还马克思异化理论以真相,使其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异化”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如果我们离开具体历史条件抽象地谈论异化,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本来,“异化”在霍布斯、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那里,都有很不相同的含义。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更是把它作为一个历史的、特定的范畴,用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后期则仅仅把它作为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补充概念来运用,其内容是十分明确的。有些同志把异化概念抽象化,并由此出发谈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就阉割了马克思关于异化概念的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有人还据此把异化永恒化、普遍化,论证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这就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本层面探讨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文章认为 ,技术异化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意蕴。在马克思看来 ,技术既是造成人的异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同时也是人类消除异化 ,走向自由、解放的动力与关键。技术不会自动带来人的自由、解放 ,而必须通过社会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  相似文献   

6.
朱丽君 《晋阳学刊》2002,36(6):45-49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沙夫研究和整理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系统,分析和驳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理论的歪曲和误解,并联系前苏东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仍然会出现异化的论点,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异化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 ,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 ,即从青年马克思的“道德评价优先”转向成熟时期马克思的“历史评价优先” ,而这一视角转换的前提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由于这一实质性的视角转换未被揭示 ,把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等同于整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误解则不可避免 ,从而埋没了成熟时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大价值。本文认为 ,惟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 ,认真地解读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 ,才能发现其异化概念发展中出现的这一视角转换 ,从而全面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异化视角分析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其概念随着时期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了董仲舒的异化思想,从本体论、认识论、天人感应论、伦理道德、历史观等几方面作了分析。虽然董仲舒的异化理论对汉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有着长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洪堡作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第一个使用“异化(Entfremdung)”概念的学者,在其教化(Bildung)理论的阐释中,展示了他对这一术语进行的辩证式哲学思考,丰富和扩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理论形态。对洪堡异化理论的分析可以成为对马克思之前的异化理论的一个补充,同时揭示了异化概念的教育层面内涵,使整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异化概念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清晰的继承与发展的脉络,并在对人类理想实现的共同关切上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互相呼应,对相关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东  林锋 《江海学刊》2007,(3):22-28
长期以来,在异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上,流行着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代表,以下简称《手稿》)中的不成熟思想,他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就根本抛弃了这一思想,并用新的科学概念替代了“异化”概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早期《手稿》中的人本主义异化观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想顶峰”,后来的唯物史观著作对异化问题的继续探索,是一个“创造力下降”的退化过程。这两种观点貌似合理,实际上都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根本曲解,它们都根本忽视了马克思后来的科学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及其手稿)对早期异化观基本思想的直接继承和重大发展。事实上,《资本论》及其手稿对异化问题的新探索,与早期《手稿》异化观之间,绝不是“断裂”关系,而是继承创新关系。它们既直接继承了早期异化观的基本思想,也在《手稿》初步探索的基础上,立足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赋予“异化”新的思想内容,填补了早期异化观的重大空白,使异化理论趋于完备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异化这种历史现象,并不是马克思首先发现的,异化这个范畴,也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的。人类思想史上的异化理论,并非始于马克思。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生产和经济领域研究异化现象,提出异化劳动的理论,并把它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从而使人类思想史上的异化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以异化劳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异化劳动理论的阐释中,涵摄着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思想和基本逻辑.当我们在异化理论的透视中领悟这种自由观时,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在确立自由观时遵循着理性人与自由人的理论前提预设.站在当代角度上重新审视马克思理论的前提及由此演绎出的理论内容,是我们力图穿越时空界限、走进马克思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研究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过去,一些西方学者往往把它们彼此等同起来,借以歪曲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近年来,某些西方学者虽然不再把它们混为一谈,但仍不免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J·Feuerlicht在1978年出版的《异化:从过去到未来》中说:“异化概念从黑格尔经过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不断地在扩大”。把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仅仅看作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的不断扩大,实质上仍然曲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历史地考察马克思怎样逐步地批判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具体地分析马克思如何汲取其中的合理因素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思想资料,才能科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阐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孕育、产生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我国学术理论刊物上,陆续发表了若干主张“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文章。其中一些文章提出,异化理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异化概念是指人作为主体同自己的行为、活动及其结果的关系,不能只限于指敌我矛盾;异化即是矛盾、一分为二、至今仍适用于我国社会、等等。现就这些论点试作剖析,并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一)关于异化理论是否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或完成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我们认为,象这样把异化理论理解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贯彻始终的重要理论,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忽视马克思在思想成熟时期对异化的看法,较之早期思想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实际情况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特别是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理论的视角看,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是性别异化的结果,社会性别角色的固定化是主要根源,父权制是最终根源。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是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分工来完成的,因此,根除和减少家庭暴力就必须消解社会性别角色的束缚;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扩大女性的政治参与权;增强女性防暴能力,同时,加强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处于"费尔巴哈派"阶段的著作,在这一著作中,虽然马克思在某些局部上开始超越费尔巴哈,萌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因素,但从总体性质来看,马克思还没有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从1845年起,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理论,这种理论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不同的.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不仅有质变,也有量变,而且正是量变引起了质变.马克思之所以能在1845年创立马克思主义,是与他之前的思想发展的量变相关的,这些量变,包括新世界观因素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并没有抛弃异化理论,而是把异化理解为一种社会与历史总体的异化,贯穿其理论的始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总体的框架内展开的。总体性是马克思为了克服康德、黑格尔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二律背反难题所提出的范畴,这一范畴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整体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社会总体和历史总体两个向度。从社会总体来看,马克思是把劳动、消费、分配、交换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异化过程来加以理解的;从历史总体来看,马克思是以异化的逻辑来统摄人类社会三大形态的转变和过渡的。  相似文献   

18.
俞吾金教授在其<"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一文中提出三个涉及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新见解:(1)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2)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一个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转换";(3)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不是象征性的、边缘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基础性的.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分析,现提出三个不同意见: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的绝大部分重要著作中都没使用过异化概念,俞吾金教授说"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不符合实际情况;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概念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由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已经放弃这一概念,因而他所说的情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实际上并不存在;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劳动)概念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因而它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批判,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高兹则在《历史的道德》中通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阐述了个体存在主义的异化观.高兹通过对马克思异化观的重释,提出了消费异化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异化观;同时,高兹的异化理论对异化的分析不够彻底,未能认识到产生异化根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似文献   

20.
异化理论研究在理论深度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如何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实践经验,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是不断提高马克思异化理论在中国的解释力和领导力的关键路径。在梳理马克思异化理论诞生的欧洲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其在"人论"上的古典情结和背后的革命情节,同时在对马克思异化理论面临着资本与社会双重困境的基础上,抽象出这一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理论价值进行调和式的重估与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