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承袭了中国的文化基因。《诗经》305篇中有数十首乡愁诗,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其内容看来,既有役者戍卒思乡感怀,也有女子出嫁思念故土;既有大夫官员故国之思,也有流浪异乡者所唱的哀曲。乡愁诗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人伦情怀与尚悲情结,呈现出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自古及今,歌咏昭君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不同时代的文人不断重复着这一故事,同时又给这一古老的题材注入新的艺术生命,使歌咏昭君的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倾向和艺术风貌。通过对所能搜集到的中国古代歌咏昭君诗词曲作品中雁、月、泪、琵琶、黄昏、胡的梳理,可以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风俗观念。  相似文献   

3.
产生于"丝绸之路"腹地的新疆当代诗词,有着对开拓创业情怀的激情表达,对开放包容心态的形象再现,其深层彰显的正是丝路文化的意蕴。这种意蕴的浸染,增添了新疆当代诗词的厚重及其魅力,也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到励志与滋养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所承传造就的文化精华,已远远超越了这一时代,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的华彩乐段.<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正是中华文化雕琢成的优秀女性,放射着民族文化的灵光.她像诗如乐、境界幽深、清雅浸人.  相似文献   

5.
6.
《娇红记》是元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本文认为,其超越前代众多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于恋爱过程、恋爱心理的细腻描摹与准确把握.小说反映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爱情,他们(尤其是娇娘)要求专一、平等、心意相通,要求爱情的纯粹,为爱而生,也情愿为爱而死--这是小说的感人之处.本文在分析人物时力求深细,在探求悲剧意蕴时力求观照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与家庭,认为社会道德规范,尤其是顽固势利的家长最终造成了申纯、娇娘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7.
月亮与中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文人们对明月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将月融于人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使月与人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不同的文人,不同的心境,各有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意象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以唐宋诗词为例,分析月亮意象的情感内涵和深沉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群芳诗词中,作者运用巧妙细致的写作手法,将人生的悲幻感受渗透其中,这里面既有佛家出世与空灵、"色即空"等悲幻意蕴,也有道家人生如梦、顺性适情和追求在世的诗意生存气息,同时它们也是《红楼梦》群芳们青春生命的写真。  相似文献   

9.
《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 ,《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 ,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 ,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时代人们欣赏情趣的变异,很少有人对《三国演义》诗词问津。本文以解放后整理出版的普及本《三国演义》保留的206首诗词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些诗词在全书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像章回中的“文眼”一样,涵盖了近百个历史人物性格和数十次历史事件的史论史评,包容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表现了小说家的艺术构思,构建了小说叙事视角。总之,其基本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艺术功能、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投降类型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用艺术化的手法重现了三国时期云诡波谲的历史面貌.各种情况下各式各样的投降事件和投降人物,成为一部"三国"贯穿始终的重头戏,演绎出一幅幅精彩纷呈、令人感慨万千的经典画面.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特定年代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起伏变幻和统治集团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从中揭示出战乱时期投降类型的文化意蕴以及古人对投降文化本身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老舍抗战时期的喜剧呈现出政治讽刺与文化批判相交织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三幕喜剧《面子问题》就是其中历史文化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它对"面子问题"这一"中国精神的纲领"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从而成为老舍的喜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部耐人寻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文学中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就是这棵文化之树上丰硕的果实,她们像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我们的肌肤;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形成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积淀;又像那丝丝缕缕的花香,浸染着我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读余秋雨散文总能给人一种宁静与厚重之感,寻这种感觉的来源:自然背景下呈现出的厚重的人文气息,无限沧桑和慧悟,哲学背景下显露的审美情趣。本文作者通过再读《文化苦旅》,从以下四方面来探历史背景下突出的独特审美心理,人生背景下显出的  相似文献   

15.
民俗描写使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刻画更准确、更真实、更生动,乡土作家不约而同在创作中强化了民俗描写,不仅营造了各具特色的浓郁的地方色彩,更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凭藉》通过“长坎子”一带“拜保爷”习俗的叙事,揭示了民俗主体——下层民众悲惨命运的深层原因,表达了对启蒙运动在边缘地区的鞭长莫及和民众彻底觉醒的隐忧.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一方面,有着现实性、丰富性、层次性、整体性、超越性等鲜明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态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它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性、审美性和哲理性等多重特质,饱含着浓郁的文化意蕴。解读《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对当今社会生态文化的中国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虹 《金陵瞭望》2009,(5):23-24
近年来.在市文明办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南京交通文明行业创建以“文化深化文明、品牌彰显品位、创新促进创建”为思路,紧扣主题,拓展载体,动态管理,提档升级,行业文明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
印章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从殷周时期发展到现代有迹可考的历史已经三千多年,一直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献通考》是这样描述印章的重要性的:“无玺书,则九重之号不能达之于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于所属。”印章的缘起是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以信物的身份出现的。但因其所依托的载体是汉文字,又主要依托于汉字中的篆字,使其极富于汉字造字原则的各种意义。所以印章艺术一如中国书法艺术,在其方寸之间,一样包含着“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常,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人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鸟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哲学理念。即是说,如同书法一样,通过印章艺术的演变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据之而寻绎出一个历史发展的缩影。其艺术、文化的意义从一开始就已经隐然地存在着。在那个艺术的创造尚不是自觉的古代社会,印章艺术展示了一种随意的、自由的、朴质的所谓“无意于佳而佳“的天然之美。可以说,印章艺术作为一种将图案或中国文字,透过印材表现有情、有意及有趣的方寸空间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变迁。至今仍然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表东汉时期的诗歌创造水平的《古诗十九首》相比它之前的《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等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在抒情艺术上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使五言诗基本成熟。文章从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上、人物外形刻画上以及诗歌语言等方面分析了《十九首》在艺术上对前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