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任职时间最长、威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校长,他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办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李达作为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生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李达充满着为真理和人民利益而献身的强烈感情,他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无私无畏直到献出生命。  相似文献   

2.
李达的学术生涯可分为上海时期、北平时期、湖南大学时期和武汉大学时期。在李达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而奋斗的近半个世纪革命学术生涯中,有五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湖南大学度过的。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方面的几个重要成果,都是在湖南大学工作期间完成的。湖南大学时期是李达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成果巅峰期,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展教育实践的鼎盛期。  相似文献   

3.
李达同志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名学者,是热心教育事业的专家。在他任职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个人因为工作关系,和他接近较多,他那种想将我校办成国内外先进大学的愿望和精神,对我教育很深,现仅就几个问题,回忆如下,以表对李达同志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法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他是我国新法学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 ,是一位少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研究李达的法学著述 ,领会其思想精华 ,掌握其基本特点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达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从教 40年 ,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他主张实行平民教育 ,提出“进步思想 ,健气体魄 ,科学知识”三位一体的办学方针 ,倡导教学相长、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 ,积极推行改革 ,对于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校老校长李达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诬陷为武汉大学“三家村黑头目”、“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被戴上“叛徒”、“地主分子”的帽子,并被开除党籍,遭到残酷迫害,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含冤去世,终年七十六岁。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批准公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李达同志的三封信手迹。一九八○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共湖北省委的决定,为李达同志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恢复名誉。李达同志参加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一九二○年李达同志在上海与陈独秀等共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一九二一年参加了党的“一大”的筹备工作,并作为代表出席了“一大”,经选举,担任党中央的宣传主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史学、法学理论进行了大量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抵制了林彪鼓吹的“顶峰论”,坚持了正确的观点。他在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担任校长期间,认真执行党的教育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一九八○年十月是李达同志九十诞辰。《李达文集》第一卷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校广大师生职工深切怀念李达同志。这里,我们选辑了李达同志生前部分留影、手迹、遗著片断和我校一些教师的忆念文字及座谈纪要,藉以纪念敬爱的老校长李达同志。由于编选时间匆促,疏失必多,祈读者鉴谅。  相似文献   

7.
参加过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李达同志,不仅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而且也是忠诚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担任教学和教育行政领导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他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办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是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参加过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李达同志,不仅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而且也是忠诚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担任教学和教育行政领导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他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办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是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李达同志诞辰九十五周年,1986年5月17—1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了李达同志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李达同志的生前好友、学生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武汉大学三百余师生听了大会发言。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李达同志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和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大学有关学科的部分学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发展》、《毛泽东国家学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精要》、《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经济变革与发展思想研究》和《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等六本专著,构成《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对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的献礼。武汉大学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就把研究、阐发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职责,写出了包括《<实践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工人运动也在中国兴起。李大钊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国际工人运动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劳工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和独特的思想渊源,是一个内容上熔知、情、义三种教育于一炉,目标上集政治革命、社会进步和人的完善于一体的思想体系。这既是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社会伦理思想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初步探索的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民老师的地位,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心,主要任务是农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脱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国家机关和共产党员的文化建设,是解决苏维埃俄国全部经济任务的关键。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论述孙中山的教育思想,指出孙中山针对国民素质低下的一些表现,提出了提高国民素质的目标:一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养成具有较高素质的国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大力推行普及教育,积极提倡教育平等,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热情支持女子教育,极力促进教育改革,同时非常关注社会教育。从孙中山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思想中,可看到中国传统与西方文明的多重影响,并有与时俱进、与国情结合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课时与学分的萎缩,师资的不足,教师地位的不受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乏,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呈现边缘化趋势。在重视和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给《大学语文》课程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必须对此提高思想认识,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学校的灵魂 ,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是关系到高校如何以德治校 ,以德育人的重要课题。从实际出发 ,逐步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寻找德育最佳切入点 ,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理论构想和具体内容。从分清层次——完善办学规模,到完善体系——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再到培养目标——全能型知识结构和能力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支持和具体设想,为高师音乐教育面向21世纪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希望以此能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心理学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德国留学时,曾经学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和哲学。这段经历影响了他的心理学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很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他是现代心理学积极的倡导者和扶持者:在北大创建了心理学系,建立第一个心理研究所,重视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关于心理学的性质,他继承了其师冯特的观点,认为心理学采用了实验科学方法,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作为教育家,他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提出了五育及完全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按照儿童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这些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心理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美育是蔡元培思想中的一大特色,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他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提出将西方心理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他的心理学思想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化”“科学化”,以及职业教育要培养“善良的公民”等职业教育思想对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型大学应遵从职业教育的社会性、科学性以及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围绕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科学规划,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