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顾笑寒 《学术交流》2004,(4):123-124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宝库,她蕴涵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丰富要旨。从其反映的历史来看,自先秦到明清,绵延数千年,可以看出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发展史;从其反映的内容看,汇集有儒、道、法、墨、佛诸家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意识。可以说,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2.
陈国友 《社科纵横》2008,23(4):128-130
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对象性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人实现了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随着私有财产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分工的日渐深化,人与自然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全面异化;异化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却是暂时的,随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制度的积极扬弃以及对"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克服,人类会在新的更高基础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冯立鳌 《探求》2010,(2):56-59,80
思想文化历来是文化系统中最深层和最有决定力的内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内容上大致由政治文化、伦理文化、谋略文化及科技文化等部分构成。这是一个良莠混杂的系统,它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效。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应当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革命性的"扬弃"。  相似文献   

4.
丁文 《学习与探索》2001,4(1):122-127
同许多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社会及其向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这主要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模式,特殊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规范,特殊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中国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存在着两大争议:“异化消亡论”与“异化转换论”。“异化贯彻论”认为,异化问题通过经济批判的路向一直贯穿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资本论”(《资本论》及手稿),即《44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到“资本论”的“雇佣劳动”,其本质性的内容没有改变,都是对资本社会的生产本质的提炼,只是后者对前者进行现实的论证与理论的推进,体现出异化研究的“贯彻性”。  相似文献   

6.
贾淑品  邬瑞钰 《阅江学刊》2022,(4):98-106+173-174
数字劳动作为科学技术和数字资本把持下的新型劳动模式,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仍然没有摆脱劳动异化问题,资本的增殖逻辑并未改变,数字劳动者遭受着更为隐蔽和深刻的剥削。由此,有必要结合现实分析数字劳动异化现象,以探求并反思其异化本质,并以此对数字劳动的发展进行合理展望,探索新型劳动伦理规范,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劳动秩序,寻求数字劳动异化的积极扬弃与解放,以实现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贺 《唐都学刊》2013,29(3):116-120
在诗歌题材上,李洞发扬了贾岛善于吟苦与悟道的诗歌传统。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李洞延续了贾岛师法杜甫,将杜诗技巧移入五律。在意境营造上,李洞沿袭贾岛善取幽寂清雅的意象以营造幽微纡曲、深情绵邈之境。李洞顺应诗歌发展规律,通过对贾岛诗风的扬弃,完成了自我诗风的建构。立意上,李洞的诗歌较贾岛更新警;语言上,较贾岛更奇峭精切;风格上,李洞在贾岛“清新典雅”的基础上新创“玄远幽微”一格。李洞对贾岛诗风的扬弃为晚唐苦吟诗风注入了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大家的创作积累的经验,具有重要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多个层面对全球化进行了理论和现实剖析,力图说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为宣传,旨在摧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主权以及国家意识。中国必须弘扬自己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做到经济自强、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9.
蒋黎 《社科纵横》2013,(1):203-204
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代价的付出。尤其是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滥觞,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发展过程中代价问题越加凸显。社会发展代价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因素,因此要实现对社会发展代价的扬弃就需要从人的本质出发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最终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是忽略了人.萨特提出一种既有对历史总体的宏观概括,又有对历史总体中的具体个人、事件和对象的微观确认的前进-逆溯方法,试图通过受动与授动的双重规定的人学辩证法填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的空场.由于萨特混淆了马克思对个人与历史所作的严格区分,其人学辩证法的底层仍潜藏着一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予以批判与扬弃的异化论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闻彤 《社科纵横》2009,24(10):170-17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约定俗成的,能够反映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学习一种语言,不但要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还要了解该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等,即他们的社会文化。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语言与了解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张菲  陆卫明 《唐都学刊》2004,20(3):142-144
胡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双重角色,这使得他的中西文化观凸现出复杂多变的面貌。胡适认为在现代世界,文化是立国的关键。他主张用"评判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进行双向扬弃,最终再造中华新文化。他预见了世界文化的形成,并再三强调了自由和容忍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水性与盐色——从中西文化原色管窥简论华人的文化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栾栋 《唐都学刊》2003,19(1):110-114
人们知道中国有12属相,其实华人还有一个母体属相———龙种禀性即水之华。水文化构成了中国人水的根质,水的智慧,水的柔情,水的威力,水的化性,水的局限。与西方"盐人"文化的创制更新特点相比,水人文化更接近生命本根。水文化陶冶生态品性;盐文化造就科技精神。水文化重视天人合一,无为有为,于化感通变处留有可持续发展的余地;盐文化崇尚征服自然,披坚执锐,在积极进取中创造走向未来的利器。水文化和盐文化特色明显,利弊杂陈,各有千秋,刚柔相济。在第三个千年地球文明向宇宙文明过渡的历史进程中,水文化与盐文化以及与其他文化的通和致化,是人类突破自身局限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4.
曹春梅 《社科纵横》2006,21(4):105-107
汉语文化不仅仅指汉族人的文化,还应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古代西域就有汉语文化传统,西域各民族或是学习汉语,用汉语承载各自的文化;或是通过汉译,传播各自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化与古代西域各民族语言文化共存互生,互为资源,互相学习,互动并进,充分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汉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于1998年底接受绍郡中西学堂督办徐树兰之邀,担任该校总理,一年后,又因与学堂部分教习及督办徐树兰本人发生冲突,终至离职出走.对此,以往均从新旧冲突的角度进行解释.本文在史料发掘和辨析的基础上,对蔡元培主持校务时的作为及造成冲突的原因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合乎事实的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韦林珍  钟海 《唐都学刊》2005,21(4):61-65
牟宗三从“道德的心”这个文化生命“本原形态”出发,对中西文化进行阐释和抉发。他认为,中西文化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在西学东渐冲击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破”后如何去“立”的问题,他提出了一条更加注重开出科学和民主的“新外王”文化发展之路。他的关于文化和文化发展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当前文化和民主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学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开展社区传统文化活动为依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孝悌、礼义、诚信等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在社区治理中建立起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通过居民个人学习和社区组织学习所构建的和谐发展的社区。创建国学特色学习型社区,应通过构建组织机构、整合文化资源、加强环境建设、开展社区国学活动、开发社区国学课程、培养社区文化骨干等多种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哲学是在西方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其路径主要有三条: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欧美科学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科学哲学;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和"东方文化主义"则构成了中国现代保守主义思潮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背景。中国现代保守主义思潮又包括两个流派: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形成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学;"其二则是政治保守主义的"三民主义哲学"及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9.
张阿利  吉平 《唐都学刊》2007,23(6):68-71
西部电影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历史感、文化感和较为深刻的人生意旨与生活哲理,其影片中物象的表意功不可没。生理象征类物象使西部电影在人的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生存本能和性本能之间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询,也因此影片在人性深度和潜意识领域中总有着一种前瞻性的眼光和前导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西学术研究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中西学术的源流和体系不同。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比较注重科学性,中国学术比较注重人文性。中西学术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学术传统历两千多年而不衰,表明其适合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研究。在21世纪,中国传统学术一方面要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要充分吸收西方学术中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以尽快提升中国学术研究科学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