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海南省)中的237位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呈现总体有效需求不足、对居家医疗服务需求强烈、对居家生活照料服务和居家心理慰藉服务需求较弱等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土地出租或承包收入、社会保障状况、子女情况、老年人孤独感等因素会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基于此,提出重点保障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医疗服务供给、以农村空巢老人中的困难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注重居家养老服务的流动性、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山东省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产生显著影响。与独居老人相比,与配偶和与子女同住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并在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咨询、上门看病等具体需求上存在异质性。同时,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将居住安排变量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分析框架,通过精准识别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并将独居老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通过采取多元思维化解其养老困境,积极构建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老树 《老友》2020,(2):11-13
近年来,各种媒体上老人鞋的广告铺天盖地。很多生产厂商瞄准了老年人的脚,大力推销老人鞋,让一些老年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不可否认,有些品牌的老人鞋对老年人的健康确实有帮助,但是老人鞋市场的乱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关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能,防范不法商家借助发展银发经济的热潮,销售伪劣产品,损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让"老人鞋"成为"坑老鞋"。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失独老人面临着生活、社会保障、心理抚慰等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有助于失独老人"自助"能力的提升,基于社会失范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和社会隔离理论的分析,从失独老人的社会心理特征、家庭结构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失独老人拒绝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原因,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对策:加强对失独老人的悲伤辅导、建立失独老人互助小组、加强对失独老人个人支持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构建尊重失独老人的社会文化氛围,帮助失独老人认可和接受社会工作服务,重获生活希望。  相似文献   

5.
以外出务工农民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调查了121位农村老人,总结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不同模式下,农村老人所面临的不同养老问题。在农民个体向城市流动的模式下,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主要以情感关怀不足的为主;在家庭化流动模式下,留守老人承担家庭看护、孙辈照料与家务劳动等任务,存在严重的身体与心理负担,面临严重的生活照料缺失问题。而对子女的牺牲精神则遮蔽了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在举家迁移模式中,随迁老人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但异地养老存在严重的城市参与不足和乡村依恋问题,随迁老人生活满意度不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针对不同流动模式下农村老人养老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需求,需采取类别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期照护: 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此,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大多表示认可。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与长期照护服务与筹资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而体育运动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调节效果是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经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状态和适合老年人的六项体育项目的心理效应予以分析,探讨了患有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空巢老人应选择哪些项目进行改善,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以促其增强幸福指数,愉快地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的原因.本研究为中国和美国的社会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家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抵触程度,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策,实施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害怕与专业帮助人员亲近量表”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中国的社会工作者更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而且可以促进美国的专业人员更好地帮助在美华裔,并将增进中美两国进行跨文化的研究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刘先枝 《社区》2012,(2):20
年近八旬的赵奶奶在二毛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利用社区为老年人设立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与远在外地的女儿进行视频聊天,赵奶奶激动地说:"社区干部真是我的贴心人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区为老服务已成为新形势下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共有老年人31970人,其中退休老人19300人,空巢老人6347人。赛罕区政府通过自筹与市级资金相匹配的形式切实将为老服务资金落到实处,逐步完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服务是城市社区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能更好满足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建构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已十分必要。以城市社区老人为服务对象,围绕心理保健与促进的目标,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实践服务为基础,建立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SSEM"三维立体服务模式,探索社会工作特色的技术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青少年犯罪有其主、客观原因,我们教育界应当把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时代特点进行法律教育,帮助其确立公民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由对我国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引出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通过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面向老年群体开展的各项服务,提出我国图书馆在为老年群体服务时首先态度要积极主动;其次活动的开展必须根据各地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发达地区可把重点放在增设图书馆基本设施和服务项目上,而不发达地区则应放在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和吸引用户上,并分列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使用OLS模型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居住方式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以及代际支持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以独自居住的老年人为参照组,与子女居住(B=-1.963,P<0.01)和与非子女居住的老年人抑郁水平均较低(B=-1.691,P<0.05),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能获得更多的代际支持,得到家务支持的老年人抑郁水平较高(P<0.05),与子女见面频率高的老年人抑郁水平较低(P<0.05)。结果表明,居住方式对抑郁水平有显著性影响,代际支持在居住方式和抑郁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成人教育立法,才能确认成人受教育权利的法律地位。在社会发展和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成人受教育权利应逐步得到法律上的确认。本文结合我国成人教育现状,指出国家应尽快完善成人教育法律制度,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外教学点与成人高教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外教学点在成人高教办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在新的形势下,成人高教积极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于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众多校外教学点。建设校外教学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以优质规范管理提升发展力和服务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消费社会,娱乐经济对电视媒体的强力渗透,有一定的合理性。观众的心理满足感、生产者市场竞争的需要是促成这一现状的主要驱动力。问题在于娱乐话语的过度喧嚣与品位低下,已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强调营造充满朝气的电视文化精神氛围来引导青少年积极健康地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人高校大学生是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承担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与心理冲突,必须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与心理调试。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高等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兴起为成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对成人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要适应形势 ,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 ,力求做到思想观念创新、内容方法创新、办学模式创新、人才观念创新 ,开启一个全新的成人高等教育局面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成人课堂外语学习的因素除了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情感因素外,还涉及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等非智力的礼貌因素。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入手,探讨影响课堂师生及生生交流的礼貌因素"面子",分析其对成人课堂外语学习的影响及具体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成人外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对滞后,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