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的立体功能与汉语的多维效应元鸿仁以往研究汉语汉字,多以微观入手,各取一端,故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孳生出了比较文字学①,运用比较文字学方法研究汉字,就可以在广阔的视野上观瞻人类全部文字产生演变过程,以整体上进行比较分类,为各种...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9):173-175
汉字是习得汉语的基础,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由于汉字的特点,对外汉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本文以五种具有较大影响的汉字教学方法为研究重点,对对外汉字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王作新 《求是学刊》2002,29(1):91-97
先秦巫道研究对于中华文化史 ,特别是文明的起源 ,包括汉字的起源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由古汉字的结构理据解析入手 ,以文字与考古学有关资料相互印证 ,对原始巫道观念及行事进行了考察 ,为认识先秦巫道及研究先秦史和古汉字提供了有益的认识途径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旗帜。汉字构造的表意形态使其区别于印欧语系,并在“汉文化圈”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汉字的光荣传统;使用标准化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主权和尊严的象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汉字失范现象严重。强化民族意识,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是汉字规范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字母文字与汉字具有相同的组构层次。汉字学经典《说文解字》中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理论,完全适用于解析所有字母文字。当然,字母文字与汉字也有不同,其不同点主要在于:汉字是以部首偏旁的象形为基础孳乳字义,而字母文字则是直接以字母的象...  相似文献   

6.
刘凡夫 《日本研究》2011,(3):124-128
在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为借助日本学习西方新文化、新知识,汉语从日语中借入了众多的汉字词。这些词在甲午战争之前,多以学者们的客观介绍为主,之后逐渐变为以中国留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使用与传播。大量涌入汉语的日语汉字词,不仅要受到中国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诸要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语言内部规则的制约。因此,日语汉字词被借入汉语后,尽管对汉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最终融入到汉语的词汇体系之中,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淘汰与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丽芳 《生存》2020,(7):0098-0098
在语言汉字的教学中字理认字教学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它是从汉字的形、义、音的关系入手,依据汉字的构成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对汉字的结构动因,如面向对象的汉字、理解性汉字、指向性汉字、形声字的分析,着重突破汉字的难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汉生 《社科纵横》2009,24(10):112-115
汉字与政治权力有着不解之缘,与经济科技有着天然情结。汉字作为工具,只能听命于使用工具的主人。政治权力的掌握者和科技文化的传播者是它的主人。汉字能够沿用至今、长盛不衰,这基本上是由主人安排的。汉字是古图文明的“活化石”,同时还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华夏文化。汉字既然已将自己的生命融汇于华夏文明之中,那么汉字就不可能从华夏文明中分离出来,走告别华夏文明的另一条完全陌生的道路。改革汉字只能走尊重汉字的历史和命运、维护汉字的属性和职能的道路;唯其如此,才能将汉字改革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日“家”的历史考察洛阳外国语学院肖传国中日两国都有“家”这个概念。由于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汉字文化圈,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而中国的家和日本的家又均以同一汉字作标记,所以,二者就具有了同样的外形,这表面上就给人以类同的感觉。但就其深层来说,二者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的报业,是政府汉字政策实施的重要阵地。在积极参与汉字的制定工作的同时,报业人士以汉字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依据,向国语审议会提出了补正汉字的要求。通过报刊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重点谈及报纸与战后日本汉字政策之间的关联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字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要了解汉字“简繁之争”的实质,必须回顾历史。从中国古代汉字崇尚的历史,到20世纪初汉字问题的三次大辩论,再到建国以来的汉字改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汉字异读现象由来已久。产生异读现象的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古今昔变,二是地域之别,三是区别词义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广韵》所收的异读汉字话音读的意义联系人手,探索词义发展的轨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积累一些素材。《广韵》这部音韵学上的经典著作,学者们更多地看重它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上的价值,而对它的释义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它既不如《说文》专说本义以便追本溯源,又不及后代辞书收罗之富以备查考。其实《广韵》一书在释义上也是颇具特色的,尤其在异读字的释义上,不仅比较完整反映了中古时代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而且在概括…  相似文献   

13.
关于“汉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5月1~2日在美国宾州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世界著名汉学家,宾州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教授VictorMair(中文名“梅维恒”)主持。来自美国各地和中国的汉学家50多人参加了会议。梅维恒教授致开幕词以后,学者们登台发言,按发言先后顺序为:1、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RickHarbaugh:《使用汉字的经济性》;2、曾任联合国英文翻译、现任高威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汉字的著名美籍华裔学者吴文超:《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汉字输入法和内码》;3…  相似文献   

14.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15.
原始宗教的结构化呈现──汉字构形的文化解读申小龙在人类的各种文字体系中,汉字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尤其是产生于殷周时代的古汉字,几乎每一个都可以解读一部分文化史,包括字形的解读和字义的解读。在这个意义上,汉字是原始文化的真实镜象。原始宗...  相似文献   

16.
朱庆华 《生存》2020,(12):0074-0074
汉字蕴含着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教师在开展小学识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识字理解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可以在字理识字中融入思政元素,感受汉字的文化底蕴;可以在蒙学识字中融入思政元素,感受汉字的文化厚度,而从培植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李俊伟 《生存》2020,(9):0114-0115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智力低下,无法自主学习。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组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智残、脑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汉字,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点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体验多样的活动,轻松地获取汉字,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和文化教学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帮助智残、脑残学生扎实地掌握汉字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字的起源、发展、体系、性质及形、音、义的关系,几千年来,历代文学巨匠们,都在挖掘、总结、研究和提炼,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总结归纳为六种汉字规则,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并分别下了定义,进行了举例说明,为后人所公认、学习和运用,如“日、月、山”等文字,属于象形宇,它是随着物体的形态特征演变而来的,“江、河”属于形声字,它是以物体的形和声为特征演变而来的,中国的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在六书规则的范围之内,无一例外。“人”字属于哪一类?按照六…  相似文献   

19.
汉字认知及左形右声合体字形成和发展的神经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字形是汉字认知心理过程和形声合体字研究的起点 汉字与拼音/字母——音素文字(以下简称音素文字)截然不同,汉字以形写意,而且形声义一体,是平面文字。而音素文字则代表声音,形不写意而写音,是线性文字。重形象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习惯,重形(象)也是中国文字的一大特点,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无论是古体的“文”,还是现代的字,都以形为基础,就是占汉字90%以上的形声合体字也是在形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其实形声字中形旁(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汉字已高度抽象化、符号化,但因为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起来的,它至今仍保留象形象意…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仁善  尚侠 《日本学刊》2006,(5):142-148
战后日本汉字的平民化问题,是近代以后日本为脱亚而全力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一桩个案。自明治维新前后,为废除汉字、实现国语的言文一致,日本政府与知识界便一直保持着共识。然而,最终能够做到的只是限制了汉字的使用数量,并且在战后以“汉字假名混合文体”作为国家统一的书写模式,推向社会的终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