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克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4)
(一)题旨的说明由于去秋我国农业合作化开始了高潮,最近论坛上正在讨论着我国农业合作化是否符合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反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要求,这是任何稍为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知识的人都不会怀疑的。但是,人们对于当前从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的高潮是否符 相似文献
2.
胡寿鹤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3)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但是长时期来,我们对这条规律的认识基本上还只停留在定性的阶段。仅仅以这样的认识来指导实践,难免不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对这条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3.
建国三十一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经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左倾思想的影响。这种左倾思想的突出表现:一在生产关系方面,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急于过渡,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二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不顾现实条件和可能,急于赶超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4.
(一)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到来之前,曾流行过一种看法: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国农业的合作化必然在它的机械化之后,土改后的互助合作运动不过是为将来的合作化作准备,在相当长时期内还要靠小农经济吃饭,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張友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2)
在一切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規律,在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有經济規律中,是最直接最具体地决定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进程,最密切地关系到工人阶級的切身利益的。因此,馬克思主义經典作家对于这个規律有过較多的闡述,在一般的政治經济学教科书和科学論文中,对于这个規律也討論得比較多。而且,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經驗的积累,我們对于經典作家的有关指示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我們对这一規律的认識也在逐漸深化的过程中。但是,直到現在大家对这个規律的认識仍然有不少分歧,有些教科书和科学論文往往把这一規律的內容加以扩大,而把它当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統一的根本規律来闡述。也有一些教科书和論文对 相似文献
6.
袁亚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里,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性质”的适合,对“发展阶段”或水平的适合,对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适合等。这些都只是大体上揭示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的历史状况。进一步阐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什么才叫适合,什么才叫不适合,找出它们的确切的社会标志,建立正确地表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适合的完整理论,应是我们今天还需努力的事。这个问题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实践上意义也是很重大的。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或不适合的情况都是十分复杂的。例如: 相似文献
7.
陈兴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0,(1)
长期以来,许多版本的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等教科书,在讲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时,几乎都认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优越于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前者公有化程度高,后者低;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当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要使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对这些抽象的议论,人们过去并没有深入的思考,也没提出更多的异议,这似乎成了马列主义的常识。但是,恩格斯说:“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遇到最惊人的变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三卷六十一页)本文准备以四平市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为材料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蔡灿津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还有必要加以深入的研究。依笔者之见,可以把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一、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二、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三、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四、生产关系反过来还对生产力发挥巨大的能动反作用。对于前两个问题,拙著《试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求规律的两个问题》(载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编《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探索》一书)作了初浅探讨。本文再就后两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洪成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理。这个规律的基本点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它的性质。这种要求是客观的,强制的,绝对的。“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当它所给予充分发展余地的那一切生产力还没有展开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藉以存在的那些物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着生产关系已经变成束缚生产力的桎梏, 相似文献
10.
蒋学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5,(1)
自从—九五八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以来,农村人民公社在发展生产、战胜自然災害、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等方面,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在这个时期中,农村人民公社本身的各项制度,也经历了一个初步创立,整顿改进和日益巩固、日益完善的发展过程。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组织,有的地方是两级,即公社和生产队;有的地方是三级,即公社、生产大队知生产队。多数人民公社的组织是三级,实行三级集体所有制,其中公社和大队这两级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目前还是部分所有制,生产队则是基本的所有制单位。这就是说,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同一公社的各个生产队,都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生产队内部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各生产队之间以及生产队与大队和公社之间,在物资和劳动力的相互支援上,则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路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3)
人类为了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例如工人纺纱织布,农民种植粮食,都给人们提供了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人们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生存,并从事于其他的活动。否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2.
胡子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我认为除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两个规律之外,还有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这一规律。本文可以说是我写的《对经济基础“中介”论的探讨》的续篇。 相似文献
13.
吴朝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广大的农村,根据党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的精神,认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党领导农业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管理责任制,部分地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美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探讨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与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理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人类自身生产的一般规定 这里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自身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提法本身是否妥当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理论的简单化现象卡尔·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基石是:剩余价值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标志是其阶级斗争的观念和阶级分析方法;其基本理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十九世纪末,普列汉诺夫将马克思主义著作转译到俄国后,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取得胜利的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俄国社会革命的理论先导。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变成现实。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 相似文献
16.
顾肇基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矛盾运动,是决定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弄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对于掌握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仅就当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讨论中大家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之势比较迅猛,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理解和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产生及其运行,这不仅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规律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生和运行是生产关系与适应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合的根本结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昌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3)
马克思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和分工所具有的两重性的分析实现的。劳动,一方面表现为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表现,又是决定各种形式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了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许绍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一、关于生产关系的继承性 有生产就要有生产关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即原始公社制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这五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是按先后的次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生产关系在运动中有继承、或连续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唐远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源泉或动力在它自身固有的矛盾。从人类社会的诸种矛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这样一个范畴,是对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按照列宁的说法,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哲学笔记》第90页)人类社会的其它诸种矛盾是基本矛盾产生的;它规定了人类社会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