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网架结构是一种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重量轻、杆件单一、制作安装方便的空间结构体系,在近一二十年来获得蓬勃发展,并在大跨度、大柱网、大面积的公共和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对钢结构工程的网架节点、剪应力等方面的检测技术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分析,重点研究了大跨度钢网架结构的各种检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普通节点和腹板开孔型节点两种不同的节点形式建立三维的空间钢框架模型,进行有限元的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钢框架模型的破坏形式、承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强度及刚度退化性能。研究表明,腹板开孔型节点可使梁端塑性铰外移至梁端腹板开孔处,避免梁端焊缝处应力集中导致发生脆性破坏,增加了结构延性,但同时会降低结构承载能力;腹板开孔型节点等效粘滞阻尼系数与普通钢框架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进入屈服阶段后由于应力重分布,其刚度及承载力退化速度较普通节点钢框架较慢,腹板开孔型节点钢框架具有梁铰延性破坏机制,抗震性能较好。研究内容可为腹板开孔型节点在空间钢框架的应用和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天津乙烯工程大跨度管廊过河钢拱桥设计的具体介绍 ,探讨了钢拱桥具体结构尺寸的选取 ,结构的合理布置 ,杆件的设计及重要节点的技术处理过程 .对钢拱桥平面内整体稳定和分肢的稳定分析及平面外整体稳定构造措施 ,对同类工程的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潍坊高等专科学校人行天桥工程介绍了网架结构用做桥梁结构的一些技术方法、受力分析、施工措施及经济指针。说明了网架结构用作人行天桥具有造型美观、受力合理、经济节省、工期短、施工期间对桥下交通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载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既有线钢桁梁桥高强螺栓节点螺栓断裂问题,以长东黄河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带螺栓的实际节点板局部有限元模型,对其在轴力作用下的传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螺栓缺失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列高强螺栓接头在轴力作用下各排传力比呈马鞍型分布;在螺栓连接的计算中应考虑一排内螺栓传力的不均匀性;螺栓缺失后只对局部范围内的螺栓传力比有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其相邻的两排螺栓,但若传力比较大的螺栓排缺失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极易使剩余螺栓所受剪力超过其抗剪承载力而出现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增量理论出发,推导了空间网架结构物理非线性问题的变分不等方程和相应的线性互补方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对常用的几种型式网架结构的算例分析表明,网架结构有较好的极限承载力性能,且不同型式网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有很大不同,破坏路径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正放四角锥网架的模型试验,验证了计算理论以及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节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介绍了4个钢加强环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模型试验,其中边节点1个,中间节点3个,详细介绍了试验方案的设计、试件的制作、加荷方式、试件的裂缝发展情况及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了解节点的承载能力和传力机理,主要的试验结果为柱节点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常认为钢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在最近的几次大地震中许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梁柱连接节点处发生严重的破坏。这说明传统的刚性连接框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对刚性节点的形式以及抗震的能力进行探讨,并作出改进的措施,给以后的设计、施工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钢框架加腋节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绘制了加腋节点中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图,对比地分析了加腋节点和普通节点中各种应力分布规律;并利用ANSYS立体切片显示功能,沿着定义的路径来分析应力分布,判断加腋后对节点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某长宽比为5.1∶1的大跨度钢网架双坡屋面结构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得到了结构在不同风向角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了该结构体型系数分布规律、脉动风压系数分布规律以及结构内外表面风荷载分布规律,依据体型系数的不同对结构表面进行了分区,给出了各区域的代表值。结果表明:结构边缘一定宽度范围内,体型系数受流体分离影响较大,其余区域所受影响较小且随风向角变化不明显;结构迎风端脉动风压系数较大,其余区域较小;结构周边建筑对结构体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内压系数分布等有一定影响,设计中应考虑周边建筑对结构风荷载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1.
螺栓结构的连接状态与轴向力密切相关,而轴向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在拧紧或者松动过程中不断变化且无法做到无传感器实时监测。首先,基于螺栓的外螺纹轮廓方程,建立了精细化的螺栓有限元模型。其次,基于此模型研究了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牙型角、螺距对于螺栓预紧过程及松动过程的影响规律。最后,关联松动角度和轴向力,结合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将螺栓的轴向力信息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拧紧和松动过程中,螺栓轴向力实现了可观和可控,同时螺栓在预紧相同角度的情况下,其轴向力随着螺距和牙型角的增大而增加;其预紧力矩随着螺纹接触面摩擦因数和螺距的增大而变大,但会随着牙型角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方钢管榫卯节点。对由该节点连接的钢框架结构进行了静力载荷试验,得到梁跨中和端部节点荷载 位移曲线,以及框架不同部位荷载和应变图,分析了试验的结果;并根据试验模型进行了计算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节点处构件不同截面尺寸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方钢管榫卯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将它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接近。试验表明 :这种新型榫卯节点承载力高,从设计原则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1):100-102
二级电压控制根据中枢节点电压预设值调节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案。二级电压控制的目标是将负荷节点电压偏离降至最小,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而中枢节点的选择是二级电压控制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中枢节点选择的新方法——K-优化贪婪算法,并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型电视塔塔筒结构中,大直径圆筒一般用纵向法兰板和摩擦型高强螺栓拼接为受力整体,在工程当中一般不考虑连接的不连续性而仍把结构视为连续圆筒,先进性整体分析得出结构的应力然后再确定螺栓规格和尺寸,由于这种连接螺栓数量众多,接触复杂,因此确定摩擦面和高强螺栓的受力状况十分困难.所以对于这种连接的整体性和螺栓群的受力情况及其分布规律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这种连接形式作了分析,得出了法兰接触面上的剪应力分布特点和螺栓内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风力机塔筒法兰联接螺栓作为风电机组重要的联接件,其疲劳强度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安全性能和疲劳寿命。针对法兰整圈分布螺栓数目较多、螺纹有限元分析过程复杂、螺栓内应力计算困难等问题,以某2.0MW直驱型风力机塔筒第三法兰段联接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工程算法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和流程在塔筒法兰联接螺栓疲劳寿命分析上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四分之三球体穹顶单层网壳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网壳模型直径3m,高2.33m,共有节点156个,杆件440根,荷载采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分级加荷,测得了在荷载作用下的节点位移及荷载与杆件轴力,杆件弯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主要充电设备,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为保证充电桩稳定安全地运行,定期对充电桩进行检测非常重要。针对国内目前对充电桩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考虑充电桩现场检测的需求,根据2015国家标准和充电流程标准,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便携式直流充电桩自动检测系统。阐述了充电桩检测系统整体结构,介绍了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进行了现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方便快捷地对直流充电桩进行常规测试,提高了充电桩的检测效率,可确保充电桩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对嵌固式节点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嵌固式门式框架在不同的荷载工况条件下节点的M θr曲线。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得到的M θr曲线进行比较可知,节点刚度随着荷载组合的变化而变化,但两个方向框架中嵌固式节点刚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综合考虑门式框架嵌固式节点M θr曲线的特性,对多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M θr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拟合公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透过相关指数可知提出的嵌固式节点M θr曲线的拟合公式是可靠的,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嵌固式组装钢框架的力学性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通过对进口捆钢机的消化吸收与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研制成功的BD650型全自动捆钢机,特别介绍了其结构和控制系统.它设置了多点检测,并实现了单道与双道无扰动捆扎的PLC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复杂应用环境中簇头节点失效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簇头K连通抗毁拓扑结构构建方法。通过节点连通可靠度选举多个簇头,当簇头节点失效时,临时簇头集合中权值最大的节点自动升级成为簇头,同时利用K连通检测算法检测出关键节点并调整其发射功率实现K连通拓扑构建。该方法节约了簇头节点失效后网络重新进行簇头选举所耗费的时间及能量,并且增加了关键节点与周围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边。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基于K-Means算法的普通分簇拓扑构建方法,该方法可使网络丢包率降低15.63%,端到端时延降低20.1%,提高了网络的抗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