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分析发现,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仍是产业结构问题,表现在:1.从产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非常突出。经济改革25年来,我国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变动较以往有所加快,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提高。但是,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较多,产业结构水平低,在农产品中粮食作物多,经济作物少,显示西部地区农牧业经济特色明显;第二产业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三次产业从业…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辉  李晓青 《统计研究》2007,24(12):18-21
摘  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优势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轻型化特征,区域重点扶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产业结构演进预测及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性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广东省产业结构总体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广东省产业发展正处于"二、三、一"向"三、二、一"后期工业化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广东省2010年及2015年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并据此剖析了产业演进转型中的偏差与问题.最后给出了广东省推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战略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从产业结构上看,四川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的差距,差就差在工业化程度太低,产业与产品竞争力太弱。  相似文献   

5.
采用统计方法对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产业结构转型变动进行测算;对产业关联度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产业生态化进行定量研究.围绕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生态化的目标,以典型省份的统计数据测算为基础,给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杰 《四川省情》2009,(11):38-39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是西部地区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其中,就旅游业而言,成渝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结构完整,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在西部乃至全国独具特色,享有优势,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是四川工业化、城市化更为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群不断崛起,区域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更加集聚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间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跨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这些都将对四川区域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四川经济区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是四川工业化、城市化更为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群不断崛起,区域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更加集聚发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区域间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跨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这些都将对四川区域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四川经济区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9.
功能定位: "两区两基地一枢纽"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的地区.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可以根据为"两区两基地一枢纽",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西南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教育、商贸物流、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渝经济区将力争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经济区的两大主体省市,四川和重庆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壁垒,把成渝经济区定位为一个整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首次将区域发展优势变量加入到传统SSA模型中对该模型进行计算维度的扩展,并将其运用于中西部能源产业发展进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SSA模型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及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表征意义更加显著、内涵更为丰富,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能源产业正在逐步向西部转移的结论;析出了西部各省区具有产业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且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产业部门;比较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于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力的区别,并指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各省区应该重点考量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11.
县域产业结构过度同质化所形成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导致供给侧资源要素低效配置和需求侧市场恶性竞争。产业重叠造成了市场供给过剩的磁性效应,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间产业布局实现高效协同而非产业重叠。有效化解产业重叠并缓解其消极经济影响需要准确识别各县域产业重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产业重叠程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从制度经济发展视角分析县域产业重叠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测算各大城市群所覆盖县(市、区)的产业重叠程度,并检验不同因素对产业重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方面,东部城市群所覆盖县域的产业重叠程度低于中西部区域,市场化水平和产业成熟度能够有效抑制县域之间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在影响因素方面,区域产业重叠主要归因于政治晋升与县域竞争,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也是致使产业重叠程度提升的因素。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环境容忍度的收缩,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容错空间,进而加剧了县域产业重叠程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弱化产业政策对产业重叠的助推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产业政策导致产业重叠的可能性越低。基于产业重叠形成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各省份2001-2015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分析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结构等因素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从全国层面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正向空间外溢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存量也能促进产业升级,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其是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存量一定时,随着基尼系数的增大,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变小.从区域层面看,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是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是正向影响;西部地区初级人力资本的负向外溢效应比较明显,中级人力资本在东部地区会阻碍产业转型,在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对产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高级人力资本会显著促进各地区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及其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泰尔系数分析东部、西部两大区域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并对利用外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差距明显高于其内部的差距,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本地区大量引进FDI的原因,而西部利用FDI的过程中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孙群力 《统计研究》2008,25(8):40-44
 本文采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78~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表示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显著负。空间结构变化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正。  相似文献   

15.
六月底,全国媒体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祖国的西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正式获批无疑是2009年经济生活领域的一件大事。该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并列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将成为西部经济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李颖 《统计与决策》2006,(13):162-163
一、企业技术进步是新型工业化的技术支撑 1.企业技术进步是解决经济结构矛盾的主要途径 多年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加之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导致当前社会总体经济结构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区分工协作松散;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低,总体发展进程滞后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必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康庄大道,四川应该围绕“新”字,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包括新机制、新体制、新增长方式、新发展模式等,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三位一体”,形成统筹、集成协调和互动效应。营造四川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营造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成渝经济区已经规划为我国国民经济今后的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因此,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布局中,四川要抢抓成渝经济区战略机遇,构建成渝经济走廊,使成都、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实现经济链接和互动,并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得到中央在政策、项目和投资上的…  相似文献   

18.
已有产业结构同构化指标适用于两两地区之间的同构化测度,缺乏从整体角度提出多个地区的测度方法。运用成分数据统计理论,在三元图直观反映产业结构整体演变的基础上,提出结构中心和结构离散度指标来整体测度产业结构同构化,并对中国31个省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同构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1个省份整体同构化程度比较稳定,东部区域同构化程度最低,而不同区域则呈现出不同的同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对比分析三个地区地方财政收支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得出结论:东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对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力度不大,而西部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会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完善现行的地方财政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广西与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说明广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鉴此,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重心演变路径模型,对广西在东、中、西部这三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水平和人口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的重心空间演变路径,进行测算和比较,探寻广西分别在三种区域划分视角下核心战略实施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广西在区位选择上应该划入中部地区,才是目前广西核心化的最佳选择.各项经济社会重要指标改进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齐头并进,才是广西跟上中部地区实现核心化目标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