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全面、系统而又科学地论述北京历史面貌的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开始出版发行。十卷本《北京通史》,资料翔实,结构宏大,全书三百余万字,内容丰富,记述完备,系统完整,是一部纵贯北京古今的大型史学专著。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通史课题编写,曹子西主编。目前,已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了其中的第一卷《远古至魏晋北朝卷》(曹子西、王采梅、于德源撰著)和第三卷《辽金卷》(王玲撰著)。其他各卷,今明两年陆续出齐。《北京通史》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列入“北京社科规划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是北京市史学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北京通史》课题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六五”、“七五”期间的科研项目,也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院级重点项目。经过该课题组全体成员近十余年的共同努力,已陆续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一批北京史研究资料专书和专门学术论著,《北京通史》十卷本也已基本完稿。《北京通史》第一卷《先秦至魏晋北朝卷》和第三卷《辽代卷》已公开出版,第四卷《金代卷》和第五卷《元代卷》正在排印,第六卷《明代卷》、第七卷《清代卷(上)》、第八卷《清代卷(下)》、第九卷《民国卷》和第十卷《当代卷》已经脱稿,第二卷《隋唐五代卷》即将完成。为了介绍这项系列科研成果,兹将1988年12月26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通史》编撰工作研讨会”上,由《北京通史》课题组长兼该书主编曹子西、副组长王玲、魏开肇等人所作的汇报,该书学术顾问侯仁之、单士元和特约编审戴逸、何兹全、徐苹芳、彭明、林甘泉、刘北汜、于杰、赵其昌、陈述、陈高华、许大龄等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载,供中国地方史志、区域史、城市史、都城史工作者、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史研究的重要成果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十卷本《北京通史》的出版,并视为近年我国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通史》编写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自己过去做过一点北京史的研究工作,对于其...  相似文献   

4.
<正> 1988年12月26日,我们院召开了《北京通史》编撰工作研讨会。到会的各位专家对《北京通史》的十卷目录框架进行了讨论,对全书的构思和我们以往所作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不少宝贵建议和具体修改意见。会上所提的问题,有的我们曾经有所考虑,已经在具体工作中逐渐解决,有的引起我们许多新的思考。会后,我把这些问题做了一些归纳,连同我的想法整理为如下十条,供《北京通史》课题组各位同志考虑,并恳请各位专家继续给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据法国《世界报》1980年10月10日报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由国际科学委员会撰写的《非洲通史》前两卷《方法论和史前史》(896页)和《古代非洲》(922页)最近在法国出版.全书共八卷.《非洲通史》援引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内有浩繁的索引和书目提要,内容涉及非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社会发展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有关非洲发展的书,为我们了解非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非洲通史》的前两卷将同时用英文和阿拉伯文出版.第3卷将在今年年底出版.  相似文献   

6.
《北京通史》的编撰工作和思路曹子西(《北京通史》主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会长)一、编撰工作简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10卷本《北京通史》,已经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公开出版。分担各卷撰著的北京通史课题组成员共有14人,即:第1卷的曹子...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教材张传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编写出版的《北京通史》共有十卷330余万字。此书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若干年来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撰写多卷本城市通史的创举。我在粗读了本书之后的初步感觉,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8.
北京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北京通史》学术座谈会纪要编者按:一部系统完整地研究北京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全十卷,共330余万字),最近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部分历史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十六年的不懈努力撰...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史研究会成立的二十年中,出现了大批学术论著,可以说这二十年也正是北京史研究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二十年.其中,<北京通史>的出版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部"标志性的著作".我想进一步说明的是:<通史>不仅仅是对北京历史发展过程和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以往情景的简单描述,而且,有它自己的学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据苏联《近代现代史》1986年第5期报道,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苏联历史学家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论述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著作,其中主要有:1.《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年》(共12卷),由苏联国防部军事史研究所、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苏联科学院通史和历史研究所三个单位于1973年联合组成总编委会负责编写.撰稿人都是苏联当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将领.围绕这一题目,编写这样大型的历  相似文献   

11.
纵横辨惑解索新颖──读曹永年著《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孟古托力明代蒙古族历史的资料奇缺、分散、梧。对它的探讨不能不有较大的难度,这是长期以来难以取得全面、深人的成果之重要原因。曹永年先生经多年研究,终于写成《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简称《通史》第三卷),...  相似文献   

12.
兴衰沧桑系中华──读十卷本《北京通史》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生在北京,算是北京人,因此《北京通史》的出版,使我感到特别欣幸。记得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学俄文,曾看过莫斯科市史;是厚厚的大本。当时我就想,中国的首都北京也应该有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 刚才,《北京通史》课题组的总主持人曹子西同志向大家汇报了我们这个课题十年来的准备情况和提交大家审议的《北京通史》三级目录框架形成的过程和指导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工作有一个由浅入深,纵横交叉的研究过程;我们的队伍,也有一个由小到大,逐步锻炼、提高的过程。《北京通史》是一项开拓性的巨大工程,它不仅需要充分的资料准备,而且需要较深的理论准备。如何处理好资料和理论的关系,是编好《北京通史》的一个重要关键。在现代史坛上,曾出现“史料学派”和“史观学派”的对立。我们感到,要编好一部大型的北京史书,应消除这种对立,把史料和史观结合超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文学通史》(彭放主编)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近200万字的四卷本巨著,插图400余帧,展示了黑龙江文学从古代到当代、从主流到民间、从华夏民族到异民族的上下干余年的历程,凡发生在黑龙江土地上的文学现象,凡是有过影响的文学人物和作品,尽收其中,而且编著者精心编写,形成思想贯注、观点鲜明、史料翔实的整体面貌,堪称写作上大格局、大气象、大手笔、大制作。这部文学通史,不仅时间跨度长,纵贯古今,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黑龙江文学历史发展的全貌,而且科学地总结了黑龙江文学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展现出它不同于中原和南方文学发展的轨…  相似文献   

15.
<正> 《北京通史》第八卷属于晚清时期的北京,第九卷属于民国时期的北京。这两卷虽然各具特色,而它们的基本特征颇有类似之处。且从城市建设角度看,许多新型项目兴起于晚清,发展于民国时期。因此,我在汇报第八卷基本构思的同时也兼及第九卷。首先汇报我们的构思经过。开始有个问题颇费思索,就是同中国通史相关联的重大政治事件,写不写、如何写的问题。因为解放后的三十多年间,对于近现代史研究,集中的专家学者最多,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数量也很大,其研究之深度和广度也要大大超过其它各段历史的研究。如果我们再写这些内容,就可能重复,水平也可能不高。如果不写这些内容,回避同中国通史的重复,那写出来的稿子就算不了北京通史,最多不  相似文献   

16.
地方史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祝贺《北京通史》出版郦家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曹子西同志主编的三百多万字、十卷本巨著《北京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学术界值得庆贺韵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正> 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远祖炎黄阪泉之战纪念地在北京延庆.这是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它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史学问题,是历史学领域,尤其是北京史研究的一个突破. 司马迁所著《史记》开篇《五帝本纪》记载:"轩辕 (黄帝)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可见"阪泉之战",是奠定黄帝取代炎帝成为诸部落首领的著名战争之一.然而,阪泉址在何处,却成了后世子孙不易确定的一个难题.因为不少史书记述涿鹿城东一里之泉,即古阪泉.而北京市延庆县城西北十五里亦有阪山、阪泉.以往学术界多以为河北省涿鹿城东一里之泉,即为黄帝战炎帝于阪泉之野的阪泉,或曰既有可能是涿鹿县境之阪泉,又有可能是延庆县境之阪泉. 我们着手编写《北京通史》,就注意到对这个问题的探讨.1989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北京通史·远古至魏晋北朝卷》第一章第四节第一目 (王彩梅撰写),力排众议,明确地提出了"阪泉之战"在延庆的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日益重视,各地涌现出纂修地方史志的热潮,上海、浙江、山东、四川等地的大型地方通史系列相继问世,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地方文库也正在推出。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传承悠久的文明大国的首都,北京更需要一部能够反映时代气息、集北京历史文化研究之大成、与文化中心地位相称的代表性著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通过多年来的学术成果积累以及队伍建设能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修撰一部《北京断代史》可谓正当其时。2012年12月8日上午,《北京断代史》纂修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举行,到会指导工作的中共市委副秘书长傅华代表市委宣传部鲁炜部长对与会者表示感谢,就如何编写  相似文献   

19.
<正> 北京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六五"、"七五"规划项目《北京通史》研究,已近十年.自一九八七年进一步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之后,研究工作取得大步进展.目前,已出版《北京史研究资料丛书》三集,另两集正在印刷中.《北京历史纲要》  相似文献   

20.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这是潘润涵、林承节新著的《世界近代史》中提出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应该说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但它所挑起的问题,再次引起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世界通史的构架这类世界历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话题的思考。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20世纪60、70年代通行于全国的《世界通史&#183;近代部分》中称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