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关于“画眉阔”一词的解释─—《古代汉语》注释一点商榷张忠达“画眉阔”一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北征》。该诗云:“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来铅,狼藉画眉阔。”(见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第957页)。《古代汉语》将“画眉阔”注释为:“唐代风俗,妇女...  相似文献   

2.
警惕新“洋泾浜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泾浜英语”( pidgin English)指的是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时产生于我国沿海几个通商口岸的一种混合语,其特点是词汇多半来自英语,而语法却基本上依据汉语,如 one piece house(英语无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搭配,这里的 piece纯属汉语习惯), I no can(应为 I can not我不会)等等。“洋泾浜”原为上海的一条小河,鸦片战争后,英国驻沪首任领事巴富尔胁迫当时的上海道台宫慕久签定土地章程时,提出“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于英国商人”,因而便有了洋泾浜租界。后来应运而生的所谓“中西合璧”的混合式英语就被冠之以…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中的“于是”是一个用法灵活、意义复杂的词或词组(短语)。说它用法灵活是指它在句子中位置不定,语法作用较多而言的;说它意义复杂是指它在句子中的词性不定、译义各异而言的。考察“于是”的用法及词性,我们发现,“于是”一词的词性,不外乎连词和介词结构。那么,连词和介词结构又怎么才能区别开呢?下面我们就以《史记》为例,从形式、功能、意义上分析一下。一、连词。主要用来承接上文。(一片于是”类。这个“于是”是指译成现代汉语后的意义,也可以译为“这样一来”等。现代汉语中的连词“于是”正是从古代汉语的双音…  相似文献   

4.
“梵我一如”的演绎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照 《南亚研究》2001,(1):67-72
在古代印度 ,始终贯穿着一种神秘主义的思想方法。到奥义书时期 ,这种神秘的思想方法逐渐理论化 ,系统化 ,从而形成了古代印度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思想。其中“梵我一如”是在奥义书中提出的哲学命题 ,成为奥义书的哲学精华 ,同时也是古印度哲学的精华。它影响到沙门思潮甚至六派哲学的形成 ,以及今日的印度宗教。所以 ,想了解印度从古到今的宗教与哲学之思想内涵及其背景 ,对于“梵我一如”之思想的学习与把握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奥义书以前的“梵”与“我”之意义1、吠陀时期的“原人”以及“我”的意义一般学者把吠陀时期划分在大约公…  相似文献   

5.
肖晓晖 《唐都学刊》2003,19(2):96-100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语言现象 ,它是汉语双音化和词汇化的产物。区分传统所说“偏义复词”中的几种不同现象 ,对“偏义复词”概念提出明确的界定 ,应该把词汇层次上的偏义词和言语层次上的临时偏指用法区分开来 ,有些所谓的“偏义复词”其实并不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从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对汉语“意译”现象的描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同化”外来文化的内在机制。第一部分大致介绍汉语中的意译现象:译词的存在、意译的定义以及类型。第二部分以英语作为参照系,说明意译是汉语所独有的语言现象,并从符号学角度论证其原因。第三部分从汉字的表意特征和部首所代表的宇宙分类图式说明汉语的意译现象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第四部分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佛典的汉译和佛寺的中国化为例,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和上述汉语“意译”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对语言学的摧残是不遗余力的。其中尤以借批林批孔为名对《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进行的“围剿”为最。影响恶劣,流毒深广,不可等闲视之。七十年代初,国务院有关部门鉴于文化大革命以来字典词书长期停止发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同意将《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作为“试用本”在内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里“可”字约略出现1770余次。同早期和同时代的白话小说《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比较,《红》里“可”字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也较为复杂。就其来源看,较多的是属于当时通行的普通话,但也有历史汉语语言成分的残存,北京地区的方言土语在书中也有反映。这样,由于普通话和方言,共时与历时等问题都纠缠在一起,再加上汉语复合词的构成方式与词组的构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致的,这就给我们考察“可”字的用法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试图从词(词素与词素的组合)、词组(词与词的组合)、句子三个不同平面上来探讨“可”字的功能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英国理论语言学的拓荒者J.R.Firth的结构与系统理论,阐明了把该理论运用到词的搭配方面.即通过分析词的内在关系来掌握词的应用及搭配,有利于避免犯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并且强调在分析、观察词与词的内在关系时,要搞清词语的结构,注意收集、化分词汇的所属“系统”,明确非同类“系统”的词汇之间不能随意替换。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社科纵横》2012,27(12):121-122,130
“顿时”是现代汉语中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目前学界关于“顿时”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共时平面探讨“顿时”的语义内涵、句法特征和语用环境,本文拟从历时的层面分析“顿时”一词的词汇化历程,并结合单音时间副词“顿”的虚化探讨其演变动因.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语典》收有“课钱”一词,该词条下共列出4个义项:1.税金。2、卜金。3.占卜时用作卜具的钱。4.债款。在“卜金”一项内引了两个书证:元王晔《桃花女》楔子:“近因年老,做不的甚么重大生活,只教他管铺,无非开铺面,挂招牌,抹桌凳,收课钱。”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刘我是岳府中,请你卜卦。【丑]就去。【末】少待。[禀介相见介老旦]取深浅来。这两个例证中,第一个是正确的,第二个却弄错了。按,剧中写岳飞母亲得一不祥之梦,因此叫仆人寻一【、卦先生以占吉凶。这里扮岳母的老旦所说的“取课钱来”,指的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很多,什么“生活学”、“口才学”……什么“三国学”、!‘水浒学”、“西游学”……真是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其实.要成为一门“学”是有条件的,不是想设什么“学”就可以设什么‘哮”。那么,《红楼梦)研究为什么可以成为“学”呢?“红学”这个词,最早是晚清时候出现的。有个叫朱昌鼎的文人,很爱看{红楼梦),人家问他“洽何经”?他说“系少三曲者”(实际上是少一画三曲),那就是“经”字去掉“一画三曲”.成了“红”字,所以他说:“吾所专攻者,盖红学也。”可见那时候“红学”这个词还带有调侃的意味。后来才…  相似文献   

13.
佛教“差别”一词,涉及佛教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注意。如果研究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也许应该讨论“差别”中包含的佛教哲学问题。 (一)“差别”一词的表现形式“差别”一词的应用范围,从地理区域上说,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从民族语言上说,分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佛教专用语。黑格尔在《逻辑学》著作中,曾经反复论述“差别”一词的哲学意义。他认为,“区别一般已经是自在的矛盾”,因为区别既有统一,又有分离;没有统一就不是矛盾,它只是区别或差别(参看《大逻辑》第220页)。他的意思是说,要严格划分矛盾统一的差别性以及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元音占优势”的问题翟光在讲述现代汉语语音特点时,差不多都首先提出“元音占优势”的说法。较早提出“元音上优势”说的是王力先生。他在解放初期出版的《汉语讲话》中,在“汉语的特性”一节里讲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元音特别占优势”。他说:“在许多语言里,辅...  相似文献   

15.
试论《马氏文通》中的“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文通》对“读”的解释最为含混,其作者马建忠究竟想用这个术语表达什么概念,研究者们说法不一。本文对《马氏文通》中各种类型的“读”进行认真的爬梳,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马氏文通》中的“读”是比附英文语法的从句“创造”出的汉语语法中的“畸形儿”,它结构形式不一,或以句子,或以词组,甚至以词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6.
“毋宁”未必都作“宁可”解曦钟“毋宁”,亦作“无宁”。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常用在“与其……,毋(无)宁……”的句式中,意思相当于“宁可”、“不如”。但是“毋宁”还有一种用法,意思恰好相反。如明代张元益称王畿是;“宁为阔略不掩之狂士,毋宁为完全无...  相似文献   

17.
译者按语,日本经济自70年代持续高速发展,到了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泡沫现象,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股票投资者红利满盈,大公司、大企业乃至中小企业大发奖金,百货商店奢侈品琳琅满目,高尔夫、保龄球成了普遍的时髦,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饮食业、服务行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剧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批的中国人,或以就读语言学校的方式(就读生),或以就读大学、专科学校的方式(留学生),在就学之余,同以各种形式进入日本国土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就业者一起,活跃在日本的饮食、服务、建筑和制造行业中。大致在这一时期,“由托里”一词在日本流行起来,“由托里”问题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由托里”现象也映照着日本社会的各个侧面。“由托里”一词,是日语“” 的汉语音译。这一词语不同于大多数有汉字结构的日语单词。而只用假名作为字符。其汉译大致为“宽裕、余地”。但它的社会学含义却十分灵活和宽泛。本文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东京学艺大学蓬见音教授就“由托里”问题的研究所作的演讲,它涉及日本社会的许多方面。故译出以使我们对“由托里”现象有适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虽属不同的语系,但它和汉语一样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本文用大量的例证,总结了“笑”和“哭”的种种表达方式,并配有汉语翻译,可更深刻地体味两种语言的独特之处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南山”一词,在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敦煌汉文文书中屡次出现,敦煌学界的学者们对之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初步确定它既是指地方,也是指一个部族,但其源流到底如何,却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看法: 1、吐蕃说:敦煌研究院的施萍亭先生持此观点。她根据敦煌研究院所藏归义军《酒帐》中提到的“南山”使者及《新唐书》卷二一六“赞普徙帐南山”的记载,推断“南山”可能是吐蕃在党河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丛长福引言现在地球上常用的文字有几十种.但是能经受沧桑史变的考验,从原始文明开始,至今仍古今一统记载历史。使现代人仍能读得懂并且仍在传承文明与传递信息的文字,非汉字莫属。深究其中的奥秒,是由于汉字是符合人类认识世界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