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面术"主要有相眉、相目、相额、相耳、相鼻、相嘴等."相面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尽管中国古代的"相术"具有迷信成份,但是也不可否认它反映了古人对于复杂事物的一种朴素的认识,也反映出我们民族注重直觉体验的传统思维方式,反应了当时条件下古人从人的五官、骨相、声音、体态等表象认知人本质的经验总结.并且中国古代的"人脸认知"对现代的"人脸认知"仍然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继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之后,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认知转向".奎因的"认识论的自然化"是这个转向的开始,而认知哲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则是这个转向的基本目标.因此,从语言转向到认知转向,是哲学认识论的形而上研究向科学化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幅"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常用的量词,本文在分析"幅"的认知语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的例证把其意义细分并作出解释,并进行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中,中国古典美学侧重于时间运动中的空间建构,强调在对客观世界的总体把握当中,注重主体对客体的自由性认知、体悟、把握和超越.中国古典美学的时空观也多侧重于对主观表现性因素的强调,多偏重于对艺术表现性功能的强调,所呈现的是一种"心灵时空"、"想象时空"的艺术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5.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往往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重要的表现形式,隐喻在诗歌中普遍运用.唐诗中关于"草"的隐喻可以说比比皆是,并且隐喻丰富;与其它时代诗词中"草"的隐喻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论证莱可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单向性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整合西方体验哲学、中国传统心学思想和当代神经心理学的感觉统合理论,提出以隐喻认知思维体验性特征作为隐喻源域类型划分标准,通过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这一个案,探讨从单一目标域指向多种源域的反向映射认知模式,从而与莱可夫和约翰逊从单一源域指向多种目标域的单向映射认知模式构成双向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印边界战争是印度政府长期推行扩张性"前进政策"的结果.在认知理论的视野下,印度基于对前进政策的认知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使中印边界问题从一场外交争端发展为冲突进而升级为战争.印度对前进政策的认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在诸多因素中,信仰、环境、学习过程等则是影响印度决策者认知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8.
对"非典"时期江西民众社会心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民众的疫情风险认知、认知水平、心理行为变化、对政府举措的评价、经济发展的预期等8类指标为基础,对"非典"时期江西民众的社会心理行为进行了两次调查,通过对两次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江西民众"非典"期间社会心理行为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络思政教育的出现,虽然拓宽了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提供了便捷的交流空间,共享了海量的思政内容,但同时却在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树立了认知屏障,主要表现为缺乏积极有效的主客体互动,从而导致网络思政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基于网络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以及网络自我互动的全新主体间性理论,为克服网络思政教育认知障碍提供新视野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转向"以人类的认知和理性存在的本体论为基底,其哲学根本是体验哲学与历史事件.认知语境具有认知与语境的本体论特征,体现客观实在性和认知相对性的统一.认知语境转向从翻译的言内认知语境和言外认知语境及其互动的关系出发,考察翻译主体的认知、语言、存在的互文顺应关系,在宏观和微观上探索译学发展途径,避免译学"语言学转向"的语言泛化、"文化转向"的文化泛化等倾向,把焦点集中在解决译者思维与文本、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翻译研究的"认知语境转向"的取向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认知转向"视野,也有利于译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与张爱玲齐名的"孤岛"时期的女作家苏青,被评判为"汉奸文学"范畴,或称其作品"无益无害",这样的评判是错误的,不公正的.苏青的认识价值是另类的,不可替代的.由于苏青言语的实录性、再现性,使得她的言语具有历史认知价值,为了解"孤岛"时期的文坛亦或文化界,了解日本人的文化侵略,了解日踞时期的民众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认识的中介系统除了工具系统和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这两大要素以外,信息也是联系主客体的中介系统中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主要根据是:第一,信息作为事物属性、关系和意义的表征,不同于联系主客体的物质手段和精神要素,它是认识中介系统中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第二,任何认识都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的,从本质上说,认识是主体运用自身的相关生理结构和认知结构能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第三,以信息作为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具有广泛的解释力,可以解释所有认识活动和过程,包括认识的自我反思。坚持信息是认识的中介系统中的基本要素,首先有助于真正揭示认识发生和发展的现实过程和内在机制,揭示认识的本质,克服以往的一些错误提法;其次,有助于揭示认识的信息化的本质,并有助于我们自觉地促进认识的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认知理性的人本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最终却将人归结为与物毫无区别的直观的、抽象的存在物.马克思从实践论的视角出发,把人看作是生成的、展开的、自为的存在,弥合了个人与社会、人的现实性与历史性的割裂,发现了摆脱"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的秘密,为"全人类的解放"乃至"人是目的"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绿色德育"即是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德育。"绿色德育"旨在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广大中小学校在实施"绿色德育"的过程中,需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落脚点,以道德心理结构为切入点,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德育课程做出调整和建设。具体而言,学校要引入传统国学经典,提升道德认知水平;组织主题班会课,增强道德情感体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道德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逻辑的视角看,邓析的"两可"既不构成逻辑矛盾,也不构成悖论,而只是构成了一个推理的"循环",但"两可"之中已经包含了对事物的辩证认识.我们可以发现,与"矛盾"问题有关的一些思想,可以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则辩论故事中找到萌芽.对邓析"两可之说"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两可"思想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知:价值冲突与认知模式——以"愚公移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认知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二语习得中,不同的文化认知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文化冲突.本文以愚公移山为例,展示了中西两种不同价值观对这则寓言的理解,并试图用认知模式来解决文化冲突,促进学习者的二语文化习得.  相似文献   

17.
"观察渗透理论"命题认为不存在中性观察,任何观察都负载着理论,该命题为西方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广泛认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实验主义则对之进行驳难.其实,通过分析新实验主义的论证可知:理论对观察或实验有所渗透,只是在渗透的方式与程度上会有不同;从认知模块及其封装性上来看,中性观察可能存在,但这种理论只是在当代认知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假想与猜测,若新实验主义要推翻"观察渗透理论"命题,只能依赖将来能够做出确定认知模块具有封装性的判决性实验.  相似文献   

18.
赵猛 《兰州学刊》2013,(3):13-19
认知研究中的认知主义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将认知看做与物理身体无本质关系的信息处理过程。具身化认知的进路挑战了传统认知主义的这一立场,提出认知研究必须将身体纳入考虑之列。然而,具身化认知研究者们对在认知中发挥作用的身体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仅仅考虑作为认识的物理和因果基础的身体,有的考虑身体在认知中的功能性作用,而有的则将身体性的意识体验纳入研究之中。在具身化认知进路中,自然化现象学主张将传统现象学自然化,以便在认知研究中吸收其研究成果。根据基本的立场的不同,自然化现象学又分为"激进的方案"与"温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中国学者对后现代后殖民问题的研究,大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迄今未达成共识.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当代学界已经走出了一元文化模式,而进入多元文化氛围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后学"自审意识的缺乏,思潮的交互出现成为时尚景观,"追新逐后"成为时代风向标.这意味着,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场在意义世界和认知地图上出现了新的"战国"状态,没有任何一种声音能够成为主流声音,没有任何一个流派能够主宰局面,没有任何一种话语能够成为当代话语的中心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礼"的传播,在表征上存在失序的状态,认知方面的异化与西化的倾向较为突出。中国人知"礼"传承在教育层面仍处于摸索前进的进程中,全盘复古儒家理想化生活缺乏可行性,取法于西方文化行不通,也缺乏文化自信。礼的复归关键在于时代化的重塑。以愉悦的意义输出方式,结合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营造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以示范、教育为主,不生硬,不强制,内容上尽量去繁就简。内化于心,塑造"养之成德"的伦理秩序;外化于形,强化"齐之以礼"的社会管理;物化于情,夯实"礼尚往来"的社会联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