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的文化交流必然使外来词汇出现在语言中。由于俄、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系统吸收外来词的情况有所不同。俄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借入了来自古斯拉夫语、鞑靼语、法语及英语的一些词汇,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受到了英语的强烈冲击;汉语也吸收了佛教用语、日语、英语等外来词。外来词的借入,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反映了各自民族的交往心态:俄国人一心向往西方,中华民族则经历了文化优越——认同西方——学习西方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其发展变化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外来词的吸收同样受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汉日外来词的吸收在数量和内容上基本相同,但在吸收方式上,与日语外来词从意译到音译的一次性转变不同,汉语外来词在经历了意译和音译的几番竞争之后以音义兼顾的形式实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汉语外来词引进的一个高潮期,在《汉语大词典》中收录了一些从英语、法语、满语等外国和外民族语言中吸收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涉及的领域众多,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不过,日源词和科技词语的收录较少,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大词典》的一个缺漏,因此从《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补录了近500个外来词。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提供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与异域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一种语言吸收外来词时主要采取音译、意译、音意译结合、原词移植等方法.外来词在其译介和使用过程中,将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从当代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方法、领域,分析其所蕴含的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对我们了解域外文化,促进中西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时期是汉语吸收日源外来词的一个高潮时期,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史无前例,后无来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汉语对日源外来词的吸收也从未停止过。由于各种文化、语言的原因,这一时期被吸收进汉语的日源外来词在意义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研究这些日源外来词意义方面的变异,对研究近代中日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状况,以及对研究汉语本身的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是汉语吸收日源外来词的一个高潮时期,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史无前例,后无来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汉语对日源外来词的吸收也从未停止过。由于各种文化、语言的原因,这一时期被吸收进汉语的日源外来词在意义上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研究这些日源外来词意义方面的变异,对研究近代中日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状况,以及对研究汉语本身的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概况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吸收外来词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外来词借用到汉语的方式,认为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外来词;外来词的汉化,表现为语音形式、结构形式和词义的汉化;外来词的规范,表现在读音、构词方式和书写形式方面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外来词是汉语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译名深受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文中拟通过分析汉民族认知心理探究外来词的汉化途径,指出汉民族根据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通过音译、音义译以及音义译兼创译等途径对外来词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如此极大提高了外来词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就产生了外来词。英语外来词大约有80万,而汉语外来词仅有1万条。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是由社会与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语言自身差异造成的。其中,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外来词的出现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现象。本文以翔实的例证阐述了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次大规模外来词涌入浪潮,反映了其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外来词对于汉语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对汉民族文化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对外开放以来,大批外来词涌入我国,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本文在界定外来词概念的基础上,列举并分析了外来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种表现形式,探讨了作为西方文化传播载体的外来词对我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指出外来词的产生是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语言现象。文化接触产生的外来词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利多弊少,我们对其应持积极欢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计量方式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的5个版本的字母词收词情况,可以发现英源字母词占了大多数。在相邻版本中,英源字母词在保留、修订、新增的字母词中也有明显优势。越来越明显的纯字母词趋势,说明外来词进入汉语时“汉化”过程在减少。汉语吸收外来词的这种新形势是与英语全球化直接相关的。英语全球化使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文化向心力,它不仅给汉语,也给日语、韩语带来了很多字母词。  相似文献   

13.
外来词是汉语从其他语言中吸收来的词语.外语中的词语在被汉语吸收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受汉语的"本土化"改造,逐渐具备作为汉语词语的一些特点,成为汉语词汇的成员.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一般都会对某个词是否属于汉语固有的词有一定的认识,我们把人们将一个外来词看作汉语固有词的程度称为外来词的"本土化认同度".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调查人们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外来词的看法,进而分析影响外来词本土化认同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音译词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译是汉语吸收外来语言的最基本方法,音译词中渗透着诸多的文化因素。汉语音译外来词,需从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心理角度去进行分析,取字用词需考虑到中国人的语言文化传统。要正确音译外来词,译者须深谙汉语言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否则就可能出现不可挽回的偏误。本文通过对音译词进行文化透视,分析了汉语音译词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5.
汉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强势语言——英语的影响,引进和吸收了数量可观的英语外来词,同时利用自身的强大力量对这些外来词进行改造,以适应自身的语言体系,这一过程即是汉语化.从语音、语义、语法方面对英语外来词的汉语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晚清著作反映了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这七十年左右的时代特征。欧美以及俄、日殖民主义者用炮舰打开了闭锁的古老封建的中国大门。在海通过程中,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对中国封建文化起了极大的冲击作用,汉语不得不大量地吸收外语的成分。因此,在《晚清文选》和《晚清文学丛钞》这两部书的收词工作中,如何抓住这个历史特点,处理好外来词的选收问题,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关于“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的英明论  相似文献   

17.
在同各民族长期往来中,汉语不断吸收外来词,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体系.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主要有音译法、音译意译结合法、意译法、西文字母法以及直接借用法.汉语吸收外来词主要有三个时期:汉魏至隋唐时期、晚清至民国初期及改革开放以后.汉魏至隋唐时期,主要来自西域、匈奴和佛教;晚清至民国初期,主要来自欧美和日本;改革开放以后,主要来自英美,部分来自日本,此时出现了大量的西文字母外来词.我们既要善于合理吸收外来词,又要善于通过外来词的吸收和语言的交流来进一步促进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这个词乍一看很像是个外来词 ,因为“地中海”这一事物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其实 ,“地中海”不能算是外来词 ,至少不是纯粹的外来词。首先 ,我们可以从外来词的概念入手 ,看看什么叫外来词。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对外来词是这样下定义的 :“外来词是指本民族语言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既然是“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 ,那“语言”又是什么呢 ?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理论。他指出语言单位是一种由“两项要素联合构成的双重的东西”。这两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外来词汉化轨迹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词也称借词 ,是语言接触文化交流的产物 ,体现不同语言之间抗衡与妥协、异质和同化的过程。外来词的汉化 ,是指外来词从源语到汉语语言上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语音、语义、语词结构与字形等的变化。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时也存在着一些规律 ,对这些规律的揭示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自身的发展规律 ,以及推进外来词的合理吸收和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汉语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汉化”.外来词的汉化按语言三要素可分为“语音汉化”“语义汉化”“语法汉化”.同时,汉语受外来词的影响,也会产生“外化”现象.“汉化”与“外化”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