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义的动结式短语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结式短语具有多义性,因语义指向不同而造成的动结式短语的多义性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属于简单短语的此种动结式短语的多义性不同于因两个直接成分的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简单短语的多义性,也不同于因两个直接成分的语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简单短语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2.
仝国斌 《殷都学刊》2008,29(4):128-135
粘合和组合是两种普遍的语言结构方式,粘合可以是两个直接成分的粘合也可以是两个间接成分的粘合。结构的词汇化必有粘合的前提,结构词汇化的结果是句法词。句法词的两个源结构是粘合式结构和跨短语粘合结构,粘合式结构词汇化结果的前提是由义位组合整合为相应意义领域的一个义位,跨短语粘合结构词汇化的结果往往伴随着结构形式性质的改变:通常是原动词短语性质向非动词词性演化。  相似文献   

3.
“论元”和“配价成分”是句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经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元包括可用论元和必用论元,而配价成分则是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名词性成分能充当论元,而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子句都可以做配价成分。论元是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配价则可能是主语、宾语、补语或状语。论元是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则包括施事、受事、经历者、受益者、工具、主题、目标和源头等。  相似文献   

4.
湛朝虎 《云梦学刊》2006,27(3):142-144
借用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英汉语名词短语的认知结构。英汉语名词短语在实际的句法实现中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主要表现在类型的本质规定性,概念结构成分的可选策略,概念结构成分的内部和谐和动作过程与名词短语的交互关系。个性主要表现在类型的投射模式,射体和地标的具体句法实现形式和名词短语的侧重特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副体结构李润桃副词能否修饰、限制体词性结构(此处的体词性结构包括名词、代词、数量短语、数量名短语和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历来争论颇多。绝大部分现代汉语语法著作都认为,副词可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而不能修饰、...  相似文献   

6.
试论教学语法中的短语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现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在短语分类上存在的一些不足 ,强调分类标准应该统一 ,并从内部成分结合程度、结构、功能、层次等角度探讨了短语的分类。  相似文献   

7.
双宾语结构是句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的目的在于对双宾语结构中宾语的基础生成位置进行再分析。自从BarssLasnik(1986)的研究以来,大多数的研究都注意到两个宾语间存在的非对称性成分统领关系。在此在分析以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宾语的基础生成位置是动词短语的指示语位置而不是动词的补足语位置"的假设。结合双层轻动词结构,对双宾语结构进行了再分析,并在Chomsky(2001)提出的特征赋值假设下分析两个宾语的结构格问题。  相似文献   

8.
歇后语是汉语中颇具特色的一类熟语,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本文结合内黄话从更微观的层次着重讨论了歇后语中"引子"的形式特点,具体表现为:句法上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结构为主;形态上分两类情况,动词短语倾向使用无标记结构,名词短语则必须使用结构助词"嘞";语音上必须大于三个音节。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除了语法著作普遍提到的兼语短语中的兼语之外,还有一种存在于某种复杂的偏正式动词短语中的兼语.两种兼语有同有异,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含有兼语成分的偏正式动词短语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音序列,语义关系和句法层次三个平面,提出了义配、位移、添词、粘着、紧缩、镶嵌等六种构成汉语短语的语法手段,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作用和特点。同时,依据短语内部语音序列和语义关系在句法结构上反映出的矛盾,分析出汉语短语存在的对接、包孕、套接、跨接、聚合等五种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古双音合成词与现代双音合成词有演变发展关系,即汉语词汇化过程。词汇性成分构成的短语演变为双音合成词是以具备语音性质、语法性质、词汇性质为条件的。在汉语词汇化过程中,古今同形双音合成词主要在语义和结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法关于中心成分的论述具有跟其他语法理论不同的特点,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侧面定子和背景设置成分.由此而产生的两种中心成分其实是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背景设置成分是完整的名词短语和小句的最高层次上的侧面定子.在认知语法中,表示屈折变化的后缀和很多派生后缀也被分析为中心成分,这些中心成分跟作为中心成分的动词和介词一样,都是依附性的.  相似文献   

13.
1.1 句子成分分析法作为传统的语法分析方法,由于长期服务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界一直倍受欢迎。这种分析法不承认词组可以作句子成分。它所规定的六种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每一种都必须与单个的词相对应。 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承认“一个结构层次只有两个成分”(弗里斯语),“单就句子本身而论,它的直接成分也只有主语和谓语这两样。宾、补、定、状不是句子的成分,只是句子的成分的成分。”(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2 直接成分分析法自从三十年代引入汉语语法分析起,逐渐吸收了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诸多长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法学界现行的句子分析方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的揉合。这种“合二为一”的分析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承认词组作句子成分;承认宾、补、定、状和主、谓一样是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4.
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汉语里,“动+名_1+名_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就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尤其是报纸的标题用语。目前,对这种结构的分析,一般都把“动+名1”看作述宾式动词,把“动+名_1+名_2”看作述宾短语。我们认为可以开放一点,把“动+名1”看作述宾短语,把“动+名_1+名_2”看作述宾短语带宾语,整个结构式可列为[(动+名1)+名2]。  相似文献   

15.
试论流行短语的生成渠道及其语用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全  徐瑾 《北方论丛》2003,(3):104-109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词汇的变化,而词汇的变异常常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观念的递嬗更新。改革开放以来,流行词汇大量涌现,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比较全面地认识流行词汇中的流行短语,本主要从语用的角度,考察分析了流行短语的五种产生渠道,并从内部构成的修辞性理据和运用中的修辞性效能两个方面描写和阐释了流行短语的语用效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为附加语的介词结构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虽呈现出一定的漂移,但并不是任意的。研究发现,如果介词结构后面修饰的是并列的几个分句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句首,不能处在主谓之间;如果介引对象为一个小句或者带有关系从句的名词性成分,介词结构也通常位于句首;介词结构与其核心动词一起构成动词短语,当整个动词短语受某些副词修饰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主谓之间;当介词结构受能愿动词修饰时,介词结构也不能外移至句首;当句子中谓语动词为光杆动词时,介词结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在语义方面,受事主语句中的漂移介词结构通常要放在句首;谓词性结构充当句子主语时,介词结构也不能位于主谓之间;主语与介引成分有“整体部分”语义关系时,介词结构也只能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17.
从非典型中间结构出发,比较典型中间结构与非典型中间结构的异同,结合区别性定义特征法和语义解析法探讨中间结构的本质。从句法结构上看,中间结构最基本的形式是[NP+V];从语义上看,中间结构表述事件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语义的实现离不开动作事件的发生,而动作事件的发生又取决于内外两个因素:非施事成份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隐含施事;再者,中间结构表状态的语义的实现有时还需要借助于附加成分,如副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否定、强调等。  相似文献   

18.
介词虽然是虚词,但在英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常用介词和不同的名词搭配构成短语介词表示不同的意义。有些结构相近,意思则相差甚远。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几组这样的句子,从而找出其间和差别,便于学者掌握其用法。1.inpossessionofinthepossessionofinpossessionof意为拥有,但是inthenossessionof意为归…所有。例如:Thecapitalistisinpossessionofalargefortune.那个资本家拥有大笔财产。Alargefortuneisinthepossessionofthecapitalist.大笔财产在那个资本家手里掌握着。这两个短语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主动意义,后者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静态短语观下的短语结构系统进行评价,指出它的弊病;提出动态短语观,并从动态短语观出发,从短语的生成方式入手建立了新的短语系统。  相似文献   

20.
对《论衡》中述宾结构的统计分析表明:《论衡》述宾短语在音节上呈现出四言结构特点;为了满足四言格式,《论衡》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1)添减"于"、"於"和"而"等虚词;2)双音述语与双音宾语配合;3)使用状语或补语等修饰成分;4)充当除谓语外的句子成分。另外,《论衡》中也呈现了二言格式的述宾结构才可以接受修饰成分,或充当非谓语成分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