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探究和阐述语词理据 ,必然要给它分类。本文依据“由因得果”和“由果推因”两种基本途径 ,将语词理据分为真实理据和假定理据两大类及其各自的小类 ,同时还讨论了考证理据和纠正理据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词语的理据性解释了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按照Ullmann的理据分类,英汉新词语的理据性在拟声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三个方面存在着异同之处。根据英汉语言结构特点和构成新词的方式,汉语词汇的理据性大于英语词汇的理据性,并且汉语新词语的理据性逐渐加强,而英语新词语的理据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理据性,从语言符号的不同层面以及符号与符号、符号与客体的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看,语言符号有三类理据: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4.
英语新词构筑理据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生活脚步加速,新事物出现频率日益增高,与此相适应许多新词以各种构筑方式——主要有复合,派生,转化,缩略,借用,旧词新义等不断出现,但这些新词的构筑并不是毫无原因和规律的,相反,每一种新词的构筑方式都是有理据的,比如:有的符合类比理据,有的符合隐喻理据,有的符合语言接触理据等,有的可能存在多种理据。  相似文献   

5.
变异修辞是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其理据就是在修辞活动中激发语言使用者采取偏离常规的修辞手段的动因。修辞是基于逻辑而存在的,而偏离常规的逻辑思维更能突显语言表达信息,这就是变异修辞的逻辑理据。理解变异修辞离不开语境,而变异修辞的存在也满足了人们对言语美的一种追求,这就构成了变异修辞的语用理据和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6.
词义的理据就是事物现象得名之由,主要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在介绍这三大理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将词义理据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指出了该理论对于词汇教学所起到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临时变异是基于其原型而产生的一种新颖言语表达形式,常出现于日常言语交际中,且多与习惯用语相关。现代汉语习语就常常出现这种新颖别致的临时变体。它们基于其原型而生成,因此与其原型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据。汉语习语产生临时变体的理据大体可分为三种:语义理据、语法理据和语音理据。这三种理据常常独立发挥作用,有时也集体发挥作用。三者的运用又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词汇和语法手段,这些手段概括起来主要有:换词、增词、减词、重组、肢解等。  相似文献   

8.
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对现代汉语复合词的理据进行了探讨,把它们区分为显性理据和隐性理据,分析了语言自身发展,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对复合词理据的影响,并指出了词的理据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经过世代相传,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生活、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英语也不例外,也是在原有语言基础上,按一定的构词方式结合,因而具有一定的语义结构,是解说词语的理据基础。所谓词语的理据(motivation)是指词形与词义之间的联系,即词义形成的可释性。从理据的角度来说,大部分英语词都是没有理据的,因为它们都是沿袭下来的,任意的语言符号。然而,有一小部分词可以被认为是有理据的,可以很容易看到这些词的词形与词义之间的直接联系。一、英语词语的理据类型一般地说来,不同种语言的理据是不…  相似文献   

10.
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的种类繁多 ,千差万别 ,在国际间的交流中造成相当大的障碍。本文分析中英两种语言中语音与构词方面的特点及其理据性和非理据性 ,希望这些事实能有助于人们对这两种体系完全不同的语言有更多的了解 ,找出差异 ,从实用出发 ,推测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理据性量词非理据性用法是一种借助量词的可感性,来表达抽象事物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人们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汉民族感性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基础,为理据性量词的非理据性用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内的语言理据研究,历经古典阶段的萌芽产生与现代时期的停滞倒退,目前正处于给力的复兴之态.具体表现是实践方面,它已取得包括专著、词典、论文等在内的诸多成果,而理论上更形成了理据的语言类型考察等稳定的核心议题.虽然尚存在探索不够深入等缺点,但它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既有助于当代认知功能语言学范式的深化,也有利于中西兼容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建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语言符号的非理据性特征基础上探讨文学符号的理据性。文学符号所指意义理据性地依附于能指之中。文学欣赏过程即是文学符号理据拾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语言符号的一种属性和语言研究的一种视野,理据性可以从语用角度考察,这样做有助于解决语言理据的历时存在与经验考证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理据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词据或语源研究存在明显的弊端,有必要探索解决的途径。基于系统语源学思想,以证实、证伪、计量等多种方法,通过立足于太阳概念词"日"的语源实例分析,提出并论证语源关系的系统指标、语源信度,可以将语源研究朝有向性、确证性方向推进一大步,提升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组织”理论认为语言的生成、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据性。本文综述了词语理据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语词的理据性;语词理据可分为语词内理据和语词外理据;语词外理据是语词内理据的基础,两者交融,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词汇丰富的语言,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各种抽象的概念范畴都能通过严谨的内在理性机制表达出来,悲伤义语词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表达"悲伤概念"的词语进行条分缕析地描写,从而深入探讨汉民族的思维基础和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9.
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东华译<飘>中所采用的归化翻译主要体现在语汇和句法层,方法包括音译、改译、略译、用汉语中的俚语或方言译、用富含中国文化特点的词语翻译等五种.傅译中的归化翻译可以从社会符号学、图式理论和德国功能主义中得到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理据研究在当今语言研究中属较前沿且冷门的领域,可以尝试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网络新词语现象。在充分收集和准确界定网络新词语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调查等方法探讨相关的词内理据、词外理据、理据特征等问题,为网络新词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